■“无任用推荐”是在干部选任的初始提名环节征求民意,不设定具体任职岗位的情况下,进行非定向推荐。西安市委组织部对年度考核中运用“无任用推荐”方式获得的后备干部得票情况进行汇总研判,形成市管后备干部名册,每年度更新一次
图为《民主推荐党政领导班子正职后备干部人选表》。 姜洁摄
1.无任用推荐干部,防止拉票、领导干部“引导”干扰群众意愿
3月2日上午,西安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目标责任综合考核总结表彰大会,通报全市2011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和考核结果,对47个2011年度目标责任综合考核优秀单位和12个争先进位单位进行了表彰。
与此同时,西安市委组织部也对年度考核中运用“无任用推荐”方式获得的2011年度各市级部门和各区县民主推荐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得票情况进行了汇总和研判,形成市管后备干部名册,正职后备干部一本,副职后备干部一本。这两本市管后备干部名册,每年度更新一次。
所谓“无任用推荐”,就是在干部选任的初始提名环节征求民意、不设定具体任职岗位的情况下,在区县和市级部门普遍进行正副区(局)级职级的非定向推荐。按照“非定向推荐结果在一年内有效”的规定,在选任干部时,把后备干部名单中的被推荐情况作为推荐提名的重要依据。
西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钟健能解释了“无任用推荐”干部选拔方式的起因:一方面,传统的民主推荐往往是在领导岗位出现空缺、即将选任干部时进行的,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和即时性,容易出现少数干部拉票、个别领导干部“引导”干扰群众意愿等现象,导致民主推荐意向失真,影响了初始提名的效果;另一方面,传统的后备干部推荐结合领导班子换届,每5年才进行一次,一些优秀年轻干部难以补充,影响干部的积极性。而且,要全面识别判断一个干部是否德才兼备,往往需要通过长期对其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等多方面进行了解,简单地以某次选票来取舍容易出现偏差。
为解决这些弊端,从2008年起,西安对市管后备干部的管理工作进行了探索,出台了《关于市管领导班子后备干部调整补充的意见》,提出“后备干部的调整补充工作,每年进行一次,同全市年度目标责任综合考评工作一并进行,把后备干部民主推荐情况作为选任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的思路,每年底对市管后备干部进行大规模的集中推荐,建立市管后备干部名册,并在之后的干部调整中充分运用后备干部推荐结果和年度考核情况,让历年被推荐排名领先的干部自动进入初始提名名单。
2.优胜劣汰年年进行,用实实在在的选票体现民意
翻开厚厚的两大本西安市2011年度正、副职后备干部名册,记者纳闷:哪些人有资格进入这个名册,具体的标准是什么?
西安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薛振虎拿出了两张样表,分别是某区民主推荐党政领导班子正职后备干部人选表和某市级部门民主推荐党政领导班子副职后备干部人选表。两份表格上都分了两个选项,第一项是近期可提拔使用副职后备干部人选,第二项是其他副职后备干部人选。
“具体操作中,规定各单位后备干部数量按照正职1∶2、副职1∶1的比例确定。”他进一步解释,“比如正职表上,两项人选加起来一共4人,说明这个区正职共2个岗位;而副职表上两项人选加起来一共5人,表示这个局的副职岗位一共有5个。每名投票者可自主进行排名,把自己最为认可的人填在第一项里,这将会被单独予以统计;如填在第二项,则不分排名先后,只纳入总得票中进行统计。”
每年年度目标责任综合考核开始时,市里都会派出十几个考核组,每组负责10个左右单位的考核,每个考核组一般7—8人,人员从各区县或部门随机抽出,其中还包括市委组织部和市纪委的工作人员负责统计与监督工作。
市党史办主任王军平是2011年度考核工作的第十一组组长,负责对市农委、水务局、林业局等部门的考核。他告诉记者,考核时召开干部大会,区县的参会人员范围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委领导班子成员及其他同级干部,法院、检察院主要负责人,乡镇、街道、部门主要负责人,民主党派、工商联主要负责人,部分驻地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市级部门为领导班子成员及其他同级干部,机关处级干部,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50人以上的单位,原则上不少于50人参加,50人以下的单位全体干部参加。
“在统计中我们发现,每个单位的后备干部推荐情况与其年度目标责任综合考核的其他内容是相互印证、相互支撑的。”王军平说,“一般来说,工作业绩突出、风气正的单位,在推荐后备干部时人选相对更集中,这也说明这个单位领导班子带队伍的能力较强,在干部评价上较公道,不拉帮结派。”
民主推荐后,考核组根据推荐得票,优秀票数靠前者自动成为后备干部。除应符合《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外,市委组织部还规定了一系列原则,如在年终干部大会上民主推荐得票率不足30%的一般不列入后备干部人选名单,第一学历为国民教育大学本科以上的年轻干部(1970年后出生)、女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少数民族干部的推荐票不得低于25%,等等。
“实行这项制度后,干部进入和退出后备干部库,都经过同样的途径。由于全市后备干部的总数基本固定,在一年一度的推荐中,所有符合条件的干部都是备选,优秀票数居前的自动进入后备名单,票数落后者则自动退出。”西安市阎良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张少纯认为,“这让那些不符合条件的干部自动被淘汰掉,实现了后备干部队伍的优胜劣汰,同时也较为客观准确地反映了民意。”
3.有任用须多方式印证,靠制度优化选人用人环境
“说出来可能您不信,2010年3月,当提拔我任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市委有关领导找我谈话时,有两位甚至不认识我,见了面对我说:‘原来你就是吕强啊!’”
不认识市领导,也能被提拔?吕强不是吹牛吧?!
数据最有说服力——1/56/56/100%;1/64/64/100%,1/67/67/100%——当得知他连续3年获全票在后备干部名册中名列第一时,记者不由得对眼前这个中年男子肃然起敬。
市委组织部青年干部处处长孙增贤说,像吕强这样在历年考核中均获全票的后备干部,尽管市领导并不一定认识,但却可以通过民意支持率留下深刻的印象。2010年初,吕强所在的城管局一把手出现空缺后,根据“无任用推荐”的得票情况,在对吕强的年龄、学历、工作阅历、适岗程度等进行研判后,市委组织部决定对其不再进行会议推荐,而直接通过谈话推荐、谈话考察及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进行复核。由于复核情况与后备干部推荐及综合研判结果高度吻合,决定对吕强直接予以任用。
市城管局干部杨建昌连续3年参加了投票。说起吕强的3个100%,他一点也不意外:“吕局长当时虽是局里最年轻的副局长,但他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强,平时和干部群众、对市民的态度都特别好,很善于化解矛盾。他负责的占道经营整治、城市管理提升大服务等活动都搞得有声有色。大家最认可的就是他的能力和实绩,事实上他也的确没有辜负众望。”
孙增贤介绍,在历年的后备干部名册中,那些民主推荐排名第一且领先优势较明显的干部都会享受“特殊待遇”:“以西安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陈长春的民主推荐情况为例:‘会议:1/53/53/100%(1/52/98.1%)谈话:1/4/5/80%(1/4/80%)’,这说明他在大会推荐的总票数、近期可提拔使用一栏的得票数、谈话推荐的总票数方面都远远超出了同单位的其他干部,因此我们就给他的‘备注’一栏里打上五角星,以提示领导干部在浏览时予以注意,在出现岗位空缺时对其优先考虑。”
而对在后备干部民主推荐中虽排名第一,但和第二名票数相差不多的干部,以及民主推荐得票虽不是第一但位次居前的干部,组织部门在综合考虑年龄、阅历和班子结构、工作需要等因素后,先通过会议推荐和谈话推荐予以复核印证,推荐结果名列第一或名列前茅的,再按程序进行考察、任用。
据统计,自2008年“无任用推荐”运行以来,西安选任市管领导干部中的市管后备干部比例平均超过70%,较2006—2007年的24.9%有了大幅提高。实践证明,“无任用推荐”使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优秀年轻干部进入了组织视野,为组织决策、优化班子整体功能、提高班子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