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尽管虚假新闻的表现形态不同,但一个无可回避的现实是,造成虚假新闻的原因绝非无解的难题,而往往是因为一些新闻业务的基础工作没有做到位,比如媒体在采访方面的失范。现代新闻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采访行为的出现,它使得新闻记者真正成为一门职业,也是新闻不断迈向专业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标志。经过上百年的新闻实践,新闻业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新闻常规或惯例。互联网的出现固然便利了记者的新闻采访,但绝没有降低对新闻采访的规范标准,某种程度上反而提高了要求。记者必须在保证速度的同时,力求信息的准确、平衡和客观。相关案例则表明,一些新闻媒体和记者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这些最基本的要求。要么懒得采访或索性不做采访,直接将网络信息搬上报纸版面;即使做采访,也往往缺乏探求质疑和核实精神,浮于事实的表面。他们极大地依赖互联网用户提供的内容进行新闻的生产,却忘记了严谨规范的新闻采访才是区分专业与业余的核心技能。
从前述的虚假新闻案例和相关分析中反映出,新闻生产中的专业控制与公众参与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虚假新闻可以称之为一种极端的表现。从积极的意义来说,互联网使得生产和发布新闻的门槛大大降低,当业余人士可以参与到新闻生产过程中时,公民得以创造真正多元和自主的新闻,社会对专门新闻机构的需求将大大减少。但从消极的角度来看,公众参与所代表的公共性是相当可疑的,公民新闻的报道者可能只是碰巧在新闻现场,他未必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寻找更多的消息来源,力求公正全面地呈现事件。从现有研究来看,受众对用户生产内容的评价仍然低于专业新闻工作者的报道。但问题在于,专业新闻是否能够将公众参与纳入到原有的新闻生产过程,将其常规化、规范化甚至予以重构。可以说,未来专业新闻应对公众参与挑战的能力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虚假新闻的形态。在这样的环境下,对于虚假新闻的治理也必须有所创新。一方面,仍然要将虚假新闻的治理对象落在专业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身上,制定系统的防范、应对和惩戒机制;另一方面,如何建立非职业传播者的应对和事后追惩机制也要提上日程,其中也包括媒介素养的提升、公民新闻的培育。
(本文执笔:白红义,复旦大学政治学流动站博士后、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江海伦,文新集团新闻研究所编辑;陈斌,东方网高级编辑。感谢上海社科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强荧、新文汇律师事务所富敏荣律师的支持。)
注释:
刘自雄、任科:《现代性、后现代性与虚假新闻》,《现代传播》2012年第8期
《温州商人林春平:从神话-笑话-嫌疑罪犯》,新华社2012年6月12日
Zelizer, B.(1992).Covering the Body: The Kennedy Assassination, the Media, and the Shaping of Collective Memor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张文强:《专业失重下的新闻工作》,《媒介生态变迁冲击下创新、挑战与社会参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第232~233页,台湾辅仁大学传播学院2011年
陈丝丝:《微博传播中的谣言现象研究——以新浪微博“3D〈泰坦尼克号〉伸手摸”段子为例》,《新媒体与社会》(第三辑)第345页,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的力量》第65~66页,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
李艳红:《重塑专业还是远离专业?——从认知维度解析网络新闻业的职业模式》,《新闻记者》2012年第12期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