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杭州市余杭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大关,达到20303.81元,比去年增长13.1%,增幅连续6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与2006年相比农民收入实现翻番,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1.79∶1,位居全省最小行列。
近年来,余杭区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为引领,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健全以城带乡、以工哺农长效机制,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通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做优现代都市农业,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不断增加农民的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形成了多元化增收格局,农民收入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农村民生持续改善。
跳出农业推动就业创业来增收
余杭区“跳出农业抓增收”,大力发展工业、现代服务业及十大产业,加快小城市、中心镇培育,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产城融合,在经济转型升级中为农民转移创造条件,提供更多就业岗位。2012年,全区开展农民培训3万人次,实现转移就业4536人,全区农村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达81.5%。大力推动农民创业,发展批零贸易饮食业、休闲旅游、来料加工、交通运输业、社区服务等产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如全区休闲农业(农家乐)吸纳从业人员5273人,年直接经营收入5.15亿元。加强重点群体的帮扶增收,做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作。
靠土地流转和住房改造获取租金
全区累计流转耕地面积27.8万亩,流转率达64.6%。鼓励规模化经营主体吸纳和带动农民就业创业,农民可获得租金和薪金,尤其有利于中老年农民就地就业。2012年,全区转让土地经营权收入增长19.0%。积极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拓展房屋租赁收入。累计完成住房改造24332户,建成农民多高层公寓698万平方米。2012年农民人均租金1009.84元。创新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股金成为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目前全区262个村(社区)已全面建立股份合作社,基本实现农民100%持股。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05家,入股社员6091人,土地股份合作社31家,入股社员1.66万户。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新“三资”管理机制,规范利益分配制度,盘活集体资产促进农民增收。2012年,全区村级集体资产总额83.63亿元、村均3193.6万元,村级经营性收入3.3亿元,村均125万元。全区农民得到集体分配股息和红利2008万元,比上年增长34.4%。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强化支农惠农力度
2012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72.95亿元,增长7.7%。全区在建和规划建设500亩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36个,总面积20万亩。区级农业龙头企业136家,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全区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14亿元。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结一大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面积16.9万亩。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15家,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年交易额达240亿元,全区农产品网络贸易额突破1亿元,径山茶等6个农产品荣获国家驰名商标。现代都市农业的大力发展,从各方面带动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同时,余杭区完善和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社会事业投入,让广大农民实现增补增收和节本减负增收。2012年,区财政用于新农村建设各类资金39.5亿元,比上年增9%,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23%、总支出的42%。每年安排农林水专项资金7亿多元,并全面建立了“城乡统筹、全民共享”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参保率分别达到90.07%、99.6%。另外,落实救助机制,减轻农民负担,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让利于民。(杭州日报)
- 浙江2013年"一号文件"解读 收入倍增怎么增
- 农民工随迁数量多 杨晓霞呼吁给劳务输入地更多支持
-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让城乡居民过上更好生活
- “90后”农民工与企业的“化学反应”如何高效融合
- 轻点鼠标种啥买啥 松阳农民依托“网络”备春耕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