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07日讯 从报送厂房改建申请,到多部门现场“会审”破题,前后不到10个小时,这样的效率,让做好了“打持久战”准备的赵凯坦言“完全没想到”。
作为浙江芳华缝制设备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赵凯一直在为拓展新产品线、新增生产线项目而奔忙,出乎他意料的是,所有难题都在他向壶镇行政服务中心递交厂房拆扩建申请后,一夜之间迎刃而解。
“当天交的表格,当晚就接到电话,让我参加协调会。”赵凯说,收到申请的中心工作人员立即到现场进行查看,并根据实际情况联系了壶镇镇分管领导和规划办、发改办等相关负责人,大伙儿连夜碰头,对赵凯遇上的问题进行破解落实。
赵凯并不是特殊的幸运儿。事实上,这只是缙云县从2011年开始推行“事不过夜”作风建设主题实践活动以来的一个“常规事件”——在缙云,各级干部面对所有该办的要事、急事、民事都得以“夜”为时限,做到日事日毕,办事过程中不能以“不知、不行、不能办”为由推诿扯皮,必须本着“能办则办”的态度第一时间妥善处理,即使是不在职责范围内的事,也要根据群众需要主动代办。
去年中旬,缙云县抽调108名基层干部进驻壶镇开展丽缙五金科技产业园的征地拆迁工作,短短1个月就成功签订6200多亩土地的征地协议,2个月完成几十万株青苗清点以及其他地面附着物清算,3个月完成了项目报批和招投标手续,成为“事不过夜”工作机制在基层开花结果的最佳缩影。
今年,缙云县对乡镇干部“再加码”,要求干部下班后在便民服务中心的值班办事时间,每周不能少于3小时。这看似平凡的“3小时志愿便民服务”,使群众在“8小时外”办结的事项总量锐增,今年一季度就超过了1000件,占乡镇办理事项总数的15%。
结合“住村联心”工作,围绕“夜值、夜学、夜访、夜办”内容,该县要求乡镇干部每周在乡村至少住夜2天,他们入户走访基层能人、贫困户,发送便民联系卡、意见征求卡、服务代办卡,在增进与群众感情的同时及时掌握民情民意。今年“夜访”活动开展以来,缙云乡镇干部走访逾万农户,收集了1200多条民情民意,办理实事600多件。
即使遇到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干部们也不能说“不”。在梳理出重点项目、重点难题、重点对象后,缙云全面落实乡镇班子成员“包干制”,组建攻坚团队分类破题,并对重大难题以“乡会村开”的形式由乡镇班子成员在一线领衔办理。
从“态度”到“制度”,如今,“事不过夜”已成为缙云考核问责干部的重要指标,与之相关的作风建设内容全部被纳入干部考核体系。近两年来,全县已经有10来名乡镇干部因没落实“事不过夜”要求被诫勉谈话。
- 海盐“中心户”聚人心 防止下基层“冷热”现象
- 浙江省推行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 浙江省基层卫生网点将提供中医药服务
- 鲁俊:深化服务改革创新 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 网上完成投资项目申报审批 萧山信息化审批提速增效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