笄礼现场
浙江在线04月17日讯 现实生活中,假如一名发髻高盘、身着粉色襦裙的女子从你身边走过,你的第一感觉会不会以为自己“穿越”了?如今,绍兴就有一群爱好汉服的年轻人,他们穿着汉服上课、逛街……无论旁人的眼光如何,他们怡然自得,信心十足,举手投足间透着古韵优雅。
这是一群怎样的年轻人?他们会在什么场合穿汉服?穿汉服对他们意味着什么?记者进行了调查。
高校汉服社团在尴尬和质疑中成长
汉服是文化载体,今天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它?
大学女生身穿汉服举行笄礼,父母请假见证女儿“成年”
4月13日下午,在市区西园碧池边,10多位身穿汉服的绍兴文理学院学子正为一位女学生举行古代女子的成人礼——笄礼。
当天的“主角”是金炯敏,今年20岁,是绍兴文理学院教育学院的一年级学生。
在同穿汉服的父母、同学与师长面前,她跪坐于席,依次戴上发笄、发簪、钗冠,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加笄。随后,在她的白装外加上襦裙、小曲裾、曲裾深衣,这一环节名为加衣。
之后就是“醴礼”“三拜”“聆训”等环节,一招一式皆有古制为依据。仪式中,金炯敏前后更换了3套不同的漂亮汉服、盘发3次,以此体现女孩、少女、成年女子的转变。
在笄礼中庄重的聆训仪式,家长来到女儿面前,伸出右手,金炯敏躬身行礼以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
整个仪式耗时约30分钟。现场所有身着汉服的成员都神情庄严。
“这样一个仪式,让我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再是懵懵懂懂的小孩。”金炯敏说,为了参加这天的活动,她的父母特地向单位请假赶来。
按照古代的礼法,完成“笄礼”后,就意味着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和家庭责任。组织者说,这次活动是按照《朱子家礼》设计,他们希望借此活动推广汉服。
汉服爱好者相约,社团“同袍”超过百人
为金炯敏举办“笄礼”的,是文理学院一个大学生社团,名为“灼华汉服社”,现社长名叫温昕。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戴着眼镜,身着一件飘逸的白直裾,下巴留着一小撮“山羊须胡”,让人印象深刻。交谈中,他时不时地摆弄一下衣袖。记者问:“穿着舒服吗?”“习惯了就好。”他回答。
“灼华汉服社”成立于2010年6月,参与者都是汉服爱好者。
大一学生李阳刚刚加入了汉服社。“别的社团都只是个人的兴趣爱好而已,汉服社则有很深的文化涵义在里面。我把这个想法跟爷爷讲了,他也觉得挺好,”李阳说,社团为她举行笄礼的时候,她的家人也赶来观礼了。
“在一些传统节日和出门见朋友时,我都会穿上汉服。”温昕告诉记者,现在他们的汉服社成员人数已经超过100人了,平时参与活动的积极分子有30多人,这是两年前的温昕所不敢想象的。他仍然记得当年四顾无人时的孤独:“以前来参加活动的人超过5个,我就心满意足了。”
正读大三的温昕是甘肃人,大二时他才加入这个社团。“‘同袍’(汉服爱好者常以此互称)们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都很欣赏历史文化,”他说,他自小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很有兴趣,“汉服作为一种载体,也算是汉族文化的延续。”他被汉服漂亮的外观所吸引,于是就从淘宝网上花450元购买了一套流行于秦汉时期的直裾。
借助互联网,绍兴本地的汉服爱好者还与其他城市的“同袍”建立了联系。去年暑假,绍兴本地的“同袍”与从宁波、杭州等地赶来的“同袍”一行20多人,一同前往沈园按古礼进行“观莲”。
汉服有300多种做法,穿着汉服举止不能马虎
谈到汉服,温昕滔滔不绝,“日本人有和服,西方人有西装,我国少数民族也有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汉文化博大精深,汉服当然也不能被遗弃。”他说,其实穿着汉服并不像很多人想象中那么复杂,汉服也分常服和礼服,常服和我们日常生活穿的便装一样简洁轻便。
在汉服爱好者的社团里,有一条大家都认同的“规则”——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比如中秋节和冬至,社员要穿上汉服,还要遵守仪式、习俗,“该做什么仪式,该有什么言行举止,一点也不能马虎”。
平时大家聚会时,还会一起诵读《论语》《孟子》等国学经典,“穿汉服可不是单单为了显摆啊,更不是因为美,是为了文化。”社团成员说,大大小小的活动加在一起,一个学期差不多要搞10多场活动。
社团的创始人之一李姝娴告诉记者,汉服有300多种做法,任何场合都可以穿着不同样式的服装,“每件汉服都是量身定制的,看中什么款式后,就把尺寸告诉对方,”李姝娴告诉记者,社员所穿的汉服大部分都是从网上购买的,定制一件汉服需要等一个月左右。“一般是每件200~300元,做工繁复的一件就要500元以上。”李姝娴说,也有服装专业的社员尝试着自己做汉服,制作流程都是从网上下载的。
穿着汉服去上课,曾经引发一片哗然
在采访中,不少汉服爱好者都表示,不被理解的痛苦他们都曾遇到过。
温昕回忆起他第一次穿汉服外出的尴尬经历。“虽然旁边还有两个‘同袍’不停地鼓励我,但我总觉得不自在,刻意回避路人的目光。”他说。
“有时候有人质疑我们怎么穿古装又戴眼镜?但事实上明朝时候就有眼镜了,”他说,也有人说他们的穿着有问题,与历史不符,但这些人对汉服多半没什么研究。“一些人甚至认为,我们社团是出租古装戏服的,跑来借服装的有好几个了。”温昕说。
每每遇到这样的事情,他都按捺不住要和对方争辩。
有一次上选修课,李姝娴和几名社员相约穿汉服去上课。结果,一进教室,全班哗然。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我们穿汉服。走在街上,很多人甚至问我们是不是外国人,或者以为这是唱大戏。”李姝娴说,有一次中秋节,他们在公园里祭月,有个路人甚至大呼他们是“神经病”。对于他人的不理解,李姝娴表示早已看开了。
令他们欣慰的是,这几年随着大家对汉服的了解逐渐增多,类似的情况正逐渐减少。“我现在到哪都敢穿汉服,穿着它去上课,老师和同学都觉得很平常了。”温昕说。
观点
汉服是文化载体,服饰热背后的文化意义更重要
在采访中,汉服爱好者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是“复兴”:“复兴传统汉文化,是我们这一代的使命。如果我们再不复兴,那么我们的下一代对于传统汉文化的东西能知道多少呢?”温盺的话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
对此,绍兴文理学院的一位王姓老师认为,年轻人能喜爱“汉服”,证明他们对汉文化有强烈的向往。汉服在现代被一些年轻人捧为至宝,令人欣喜。“汉服是汉文化的一个载体、一种符号。追求服饰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领悟汉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但对待汉服,也不乏质疑之声。
有大学教授就直言:传统服装只是传统文化的“皮层”,浩瀚典籍才是传统文化真正的“内核”。倡导汉服文化应与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相融合,既要有积极的内容,更要有科学的形式。而身着古代服饰,将繁文缛礼照单全收的形式主义则使传统文化丧失了其本身的意义。
还有人认为,服饰本来就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穿着宽袖的汉服开车、吃饭,估计现代人很难适应传统的汉服。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赵国,就有著名的“胡服骑射”。因此,汉服理所应当随时代发展而有所变化,也应该“与时俱进”,适应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和生活习惯。
新闻附件
什么是汉服?
汉服,指的是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开始,一直到清以前的汉民族服装。中间尽管历经变化,但其最主要的形制——“交领右衽,上衣下裳”的特点却始终没有改变。
- 一曲古琴,一杯淡酒 杭城各汉服社穿着汉服去赏花
- 元旦当天举行汉服成人礼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 绍兴新娘法国郎 办场汉服婚礼
- 下沙高校社团招新生奇招 加入社团马上送泡面哦亲
- 身着汉服 祭拜织女 这不是穿越,而是一次回归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