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是从高墙内到社会的“缓冲带”
在临海古城街道白塔社区的宣传橱窗里,张贴着一张公告,上面是社区里一名矫正人员陈某的解除矫正公示,如果在此期间没有人提出异议,陈某将在真正意义上回归社会。白塔社区的社区矫正工作站就在社区办公楼二楼,社区书记贺慧玲兼任了工作站站长。
记者了解到,在白塔社区参加矫正的目前共有4人,作为站长的贺慧玲对他们每一个人的家庭信息和经历都需要了解清楚,不定期找他们聊聊天,以及当前的思想状况。而社区的一名大学生村官方颖,是社区矫正人员的直接联系人。
在白塔社区矫正工作站的资料柜里,记者看到了一叠叠矫正人员的资料和日常去向登记簿,社区矫正人员哪天在哪里活动,都需要一一记录。“我们工作站的人会对他们的日常活动进行监控,根据他们的表现好坏,也会有相应的奖惩措施。”贺慧玲说。
虽然矫正人员实质上还是罪犯身份,但是在社区里,他们不会受到异样的目光。贺慧玲说,社区里的4名矫正人员,大家都当他们是社区的一员,社区里的活动他们也都会参加。
贺慧玲认为,矫正人员大多在狱中服过刑,外面的世界和高墙内差别太大,一旦遇到困境,再接触以往的生活和朋友等,就很容易重新犯错。
在社区矫正时,除了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同时要监督他们的行为,随时了解其思想变化,让他们慢慢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这道高墙内外的“缓冲带”,事实证明了它的作用。
社区干部和大学生村官是社区矫正主力军
虽然不是司法工作人员,但与白塔社区的方颖一样,80后的黄琛在2011年考上大学生村官后,被分配到临海古城街道两水村,同样负责社区矫正工作,他们共同构成了社区矫正工作的主力军。
黄琛告诉记者,村里有3名社区矫正人员,一个是经济犯罪入狱的老李;一个是木工老郑,因为争执捅伤了人;还有小冯因朋友犯事躲到他家,他留宿犯了包庇罪,在社区矫正期间。“3人表现都很不错,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他们曾经做过那些事,真觉得和平常人没什么两样。”黄琛说。
作为矫正工作站成员,黄琛每天至少要与矫正人员通一次电话,像班主任管理学生一样,了解他们的行踪,看他们每天记录的去向和思想状况。
让黄琛印象深刻的是,做木工的老郑在社区矫正期间内,很快就重新接上了活计,而且非常忙,有时候为了赶一场活甚至要忙到半夜。而根据规定,矫正人员需要做到“日闻其声、周见其人、月有小结、半年点验”,老郑比较积极,每天都要来村里点到,有时候工作忙,就夜里打电话请假,然后第二天一大早就来点到。
记者在临海司法局了解到,在司法人员力量不够的情况下,正是这些社区工作人员的分担,才让社区矫正工作正常开展。
- 舟山658位社区矫正人员将接受防“三强”警示教育
- 杭州社区矫正人员超5000人 "高墙"外服刑是怎样的?
- 社区矫正:“没有围墙”的刑罚执行模式
- 临海创新社区矫正管理 开启矫正人员新生活
-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让孩子们的"冬天"不再寒冷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