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呼唤真正实用、有用,对农民胃口的书籍。视野网供图
浙江日报讯新农村建设,图书室算是必备的硬件之一。去年秋天,我到某著名的示范村参观,在前往图书室的途中,看到在民居门台上镶着“别墅”两字的铜字招牌,也看到将自然的溪流两岸筑成花岗岩堤坝,且不谈上述的是非或雅俗,但至少可以看出部分村民富裕后的心态。
进入图书室后,现状与我预想的出入很大。一溜的书柜排过去,少说也有三千余册图书,十分壮观。但仔细一看,其实真正可称得上“书”的也不多,倘若除却那些不伦不类的行业期刊与武打小说,甚至不比我家藏书。期刊的确很杂,工商的、电信的、交通的,还有那种在车站码头流行的,把封面女郎与内容提示弄得非让人眼球喷血不可。
管理员姓陈,是一位本科毕业回乡的小伙子,有点腼腆,但讲实话。见我有些失望,他解释说,大部分期刊都是城里的单位下乡搞活动送的,虽说没人看,但既是人家送的,摆在书架上凑凑数也不错。还有些是村里年轻人自己看过的旧书,本来要打包卖掉的,见村里头办起了图书室,就捐过来了。
我说为何少见那些农业科技类的?陈管理员说,这些书本来就不多,比如果树种植、畜养、致富经什么的,人家借了,好像就当字典用了,大多就没还过来。边上有村民插嘴,说有借就该有还,可其中几本就好像梦中情人,难得有接触的缘分,甚至从来就没露过脸?
陈管理员说,该催的也催了,都是一个地方的,人家就是不还你又怎么的?我说,是啊,为了一本书与熟人撕破脸也确实有点难。
见我对他有所同情,陈管理员也就难免与我多聊上几句。我从中得不出什么结论,却也颇有意思。他说,有些书,漂漂亮亮的,未借时,尚是青春少女,一旦出借,回来时就成了黄脸婆。还有些出借书则犹如出嫁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反倒成了人家的东西,想不想回来已不是你说了算。超期还书也属正常。那些成了黄鹤而一去不复返的就有点不应该了。
另有些报刊是布料做的,大概花哨,老是吸引个别人做起裁缝的念头,摸出剪刀,就咔嚓咔嚓起来。所以有些书刊借过来时还不知觉,打开来一看,就有一扇天窗在等着你来透风。所以难怪,农村的书刊资源本已不多,如此一弄,就更捉襟见肘了。
聊谈中,陈管理员多次提到倡议村民捐书。理由是如今村里人有钱了,也该在文化素质方面做些投入。这是好点子,能替村集体减轻开支负担。不过,个人认为,书得捐,但要捐好书,捐有益于农民兄弟的书。而且,不但是村民自捐,还得发动全社会来捐。这对于新农村建设中的图书室,无疑也算是一种贡献。
如果你舍不得购新书,就在家里头找找,也可能会找出几本来的。这些书,只要是对新农村建设有用的,尤其是那些科技、教育、卫生类的,就算农民们借去了不还,从某种角度讲,也是一件好事。至于那些与农民不搭界的行业类期刊,还是不要来充数,说难听点,这些本来就是自己写自己的期刊,连圈子内的人看得人也不多,何况我们的农民兄弟!
与陈管理员一席谈,很简单,谈的就是借书、还书与捐书。
- 岱山电力升级渔农村电网 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 一顿2块吃得好一月200住得好 85岁何奶奶急着回农村
- 农村“三资”阳光监管 给百姓一本明白账
- 桐庐白云村民有个“流动的家”便民服务好办事
-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浙江曲艺家在行动 昨举行出征仪式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