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兴房产中介老总张裕兴案”追踪
有人说他是个秉承逆袭的冒进者
也有人说他是个拆东墙补西墙的骗子
浙江在线08月28日讯 昨天下午三点,杭州西湖法院,简短的判决。
“裕兴房产中介”,曾经是杭州本土房地产中介的头块牌子,鼎盛时在全国共有300余家门店。老总张裕兴被判六年,他有两个罪名,一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还有一个是“抽逃出资”,他还被处罚金90万元。
张裕兴60岁了,寸长的头发已大半花白,听一审判决的时候,他站得腰杆笔挺,就像当年站在讲台上。
他当过兵,做过中学老师,考进了广播站,后来成了老总,尤其是挂出“房产经纪第一楼”的牌子之后,他更热衷于讲台,讲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讲“这个世界的赢家啊,就是你要把事情都做圆咯”。
我不知道在法官宣读判决书的这半小时里,张裕兴在想什么。踌躇满志激情四射都成过眼烟云……法官最后问:“张裕兴,你听清楚了吗,有异议吗?”
“听清楚了,没有异议”,声音小得……我坐在第二排都听不大清晰。
昨天一同被判的还有他的两个下属,罪名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性质没他严重,都是缓刑。
在萧山老乡口中
他是45岁开始创业的能人
在我能够接触到为数不多的萧山老乡口中,“他很聪明,是我们那里的能人”。
能人张裕兴其实只读过5年书,16岁当兵,在上海南京路上站岗。后来又做过中学老师、铁路工人、法律工作者。他的第一次生命转折是在1978年,他考上了萧山城山公社广播站。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泥腿子总算吃皇粮”了。
去广播站报名的那一天,他穿着一件花20元买来的崭新的的确良衬衫。
之后是20年的记者生涯,在那个突飞猛进的年代,萧山人胆子大步子大,张裕兴就在那个时候接触了大量萧山企业家。后来他说,正是当年对这些企业家的采访燃起了他心中创业的火苗。
1998年,就在江湖传言张裕兴即将被任命为萧山区某局局长的时候,张裕兴做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辞职下海。
那一年,张裕兴45岁。
那一年,国家提出今后要以货币分房取代实物分房,张裕兴怀揣着东凑西拼的2万元,觉得商品房交易市场大有可为。
曾经有记者问:你45岁创业不觉得晚吗。
张裕兴的回答是:娃哈哈的宗庆后先生也是45岁才被任命为小学办的工厂的厂长啊。
从中介业务员干起
他的找房源方法是业内经典
吴建林,“裕兴”的财务,从2000年高中毕业的她就被招聘进入裕兴。一直到2011年底,“房产经济第一楼”被查封无法上班。
吴建林说在她心里,张裕兴还是蛮实干的,“他骑着一辆45元买来的自行车,白天去报社登广告,陪客户看房子,晚上去扫楼找房源,所有中介一线的活,当时他都干过”。
来杭没多久,接到的都是些租房生意,每个月亏2000多元,有人劝张裕兴算了。但是,栖身20元一夜的小旅馆的张裕兴却迈出更大一步,在杭州各个区域开5家连锁店。
那还是个主动出击的年代。张裕兴招了几个寻房员,每人一个区域,他们白天晚上都在扫楼,晚上看哪家窗户如果连续三天灯没亮,他们马上就与小区管理人员联系,把自家广告单给户主送过去。而这五个人每人下面都联络着一群居委会和小区的大伯大妈,小区里一有买卖房子的信息就会马上传递上来。
张裕兴扫楼找房源的方式,至今在房地产中介行业被奉为实战经典。
按照此前媒体的报道,从1998年9月到2000年2月,张裕兴花两年时间成为了杭州的租房大王;从2000年2月到2002年3月,他又成为了杭州的卖房大王。
逆袭冒进
屡遭重创
2005年3月,“老国八条"出台,当年4月,"新国八条"实施,房地产市场首遇“寒冬”。
但是,那一年,张裕兴买下了天目山路八字桥附近的一栋小楼,并挂出了“中国房产经纪第一楼”的招牌。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逆势扩张,一直是张裕兴的策略。
2006年,个税细则出台,市场再次遭遇重创。而张裕兴放出豪言:裕兴将在杭州现有57家直营店的基础上计划再增加10多家直营店和30多家加盟店,实现裕兴杭州门店100家的“百家连锁”计划。
2008年出台个税细则,楼市再次遭遇重创,而张裕兴成立天策担保公司,靠民间借贷来的钱,进军北京市场。意图创建中华商业总会二手房信息库,打开全国市场,可惜最终铩羽而归,大量资金有去无回。
2009年,裕兴进军安徽,一下开出10多家门店,没想到年底即遭遇“新国五条”,遂全面“夭折”。
与此同时,在杭州裕兴总部,张裕兴大刀阔斧整顿体制,将旗下所有直营店更名为“名楼不动产”,加盟店则沿用“裕兴”品牌。这一次品牌升级的背景是楼市遇冷,新品牌水土不服,“名楼”成交还不如加盟店多。
裕兴的财务人员说仅仅是这一番“升级”就消耗了300多万,数十家门店重新装修,员工制服从邮电绿改成黑西装,再到全面广告铺设,都很烧钱。
而这一回,行情没有像张裕兴依仗着经验而得出的预判一样,“会有反复的”。2009年之后政策接踵而至。
但是虽说“裕兴”一直高歌猛进,其实张裕兴在那几年里,早已放手管理。
一位“裕兴”的前高管说,一来是摊子大了,最多的时候有300多家店,张裕兴亲力亲为管不过来了,二来,张裕兴因为前面几年的突进,觉得自己到了总结和精神提炼的阶段了。所以,那个时候的张裕兴致力于员工培训,创业理论的提炼,他带着他的“神奇球的梦想”等理论到处宣讲。
而裕兴的大摊子都交给了职业经理人。在2008年以后,裕兴的职业经理人走马灯似地换得飞快。
借钱给裕兴年息8%~18%
成了老街坊热衷的投资
无论是6月18日的庭审,还是昨天的判决,一群情绪激动的老年人占据了旁听席的大部分位置。他们手拿厚厚的材料泪流满面,一看到张裕兴被押进法庭就大骂“骗子”。
2008年, “裕兴”成立了一个“天策担保”公司,据原来裕兴的高管说,初衷是进军“担保业”,但后来并未以担保为主业,而是被用于民间融资、借贷,帮助裕兴不动产解决流动资金、还贷及周转。
2008年后市场不景气,裕兴大辟疆土屡屡失利。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裕兴门店的店员们开始广派“小纸条”。借钱给裕兴,成了门店老街坊们热衷的高回报投资方式。
这些借款的年息有8%,至2011年案发前一度高达18%。有老人把养老钱投进去了,有一对老夫妻把通过裕兴卖掉老房子的70万元投了进去,有人明明是来给儿子挑婚房的也把钱先借给了裕兴……
根据公诉材料:共有26人借款给裕兴不动产,案发时共1612万元未归还,其中最多的一笔有200万。
而张裕兴总负债远远不止这个数,高达四千多万元。
他的一位前妻说:
我再也不想提他,这个骗子!
裕兴最后一任营运总监章云回忆到,2010年,天策曾经给富阳的一家包装厂做担保,2011年,包装厂破产,天策承担担保责任,大约600多万元的债务,成了压垮裕兴的最后一根稻草。
财务证实:那个时候裕兴在杭州的门店只有14家,最好的门店每月赢利3万元,最大的那家武林路的旗舰店每月7万元的进账也刚刚保本,而每个月裕兴账面上都要划出70万去填补那个担保的漏洞。
2011年10月,有员工在知名论坛上发帖,裕兴拖欠员工工资。
2011年11月,张裕兴最后一次在“房产经纪第一楼”里召开新闻发布会,言语豪迈,“我会柳暗花明”,他依旧站在讲台上,但是他身后已经空了。
当时,张裕兴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有个大项目在操作,一旦成功就会扭转大局。但是媒体的报道和网络的转载,使得项目放弃了与张裕兴的合作。
2012年,公安正式对张裕兴立案。
西湖检察院张裕兴案的承办人说,手头上类似案子至少还有十来个,相比之下,张裕兴确实是在做事的,而有的人从一开始就是扎个幌子到处骗钱的。
有跟了张裕兴十来年的老员工说,张裕兴其实自己不挥霍的,他从来没有一件名牌,平常都是穿工作服的,他的车也就是一辆别克。他这个人啊,把所有的钱都投进了扩张,扩张,再扩张。
张裕兴有过三段婚姻,至受审时,婚姻状况为“离异”。昨天晚上我跟其中一任妻子联系上。电话那头,她说:“我再也不想提他,这个骗子、骗子、骗子!”
- 杭州前房产中介大佬张裕兴获刑6年 尚有1600余万元未归还
- 杭州前房产中介大佬张裕兴一审获刑6年
- 【钱江晚报】张裕兴案开审 庭上自称只管脑袋不管钱袋遭法官打断
- 【新闻鲜晨多】6月19日:张裕兴案开审 庭上自称只管脑袋不管钱袋遭法官打断
- 张裕兴案受审 庭上自称会找机会东山再起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