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高校新生入学标配动辄破万 开学季为何变成烧钱季
2013年09月04日 04:24:39

   浙江在线09月04日讯 “千元起步动辄上万”、“600元生活费只是传说”、“‘苹果三件套’还流不流行”……随着国内各大高校新生陆续步入大学生活,大学生的“开学经济”也持续被大家关注。

  连年高涨的大学“入学开销”引发网友集体吐槽,而新学年置办“开学装备”也成为萦绕在家长心头的愁心事。

  从上世纪90年代的“差距显现”到本世纪初的“差距巨大”,再到如今的“不予置评”。眼下,家长当中的不少人不得不紧随潮流,花费重金,为孩子添置“高级版”开学装备。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新生的“手机+电脑”的“入学标配”突破万元。在这本“开学账单”面前,也有人感叹,读个大学越来越“烧钱”了。

  电子书加入今年的“新生装备”

  “手机、电脑肯定不能少吧。”在采访中,绝大多数大学新生表达了类似的想法。

  “一部iPhone5手机、一台笔记本(电脑),加起来近万元。再算上拉杆箱、日常用品和其他花费,很难不‘破万’的。”昨日刚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报到的大一新生小张告诉记者。

  从早些年开始流行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新生三件套”,到近两年以iPhone、iPad和MAC BOOK为代表的“苹果三件套”,今年又多了一款电子书。随着Kindle进入市场,与书“搭边”的电子书,今年也出现在不少大学新生的行囊里。

  自认为对电子潮流颇为敏感的“85后”网友“suzi”,为新入学的表妹购置了一台售价为699元的电子书。“suzi”感叹,“想不到,这也算不上什么新鲜货了。军训没多久,表妹就发现校园里好几位同学也都有电子书。”

  此外,脖子上挂着近万元的单反、背着价格不菲的名牌包、使用售价在一两万元一台的戴尔“外星人”系列电脑……除了“标配”,记者了解到,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还有一张更为“高昂”的开学账单。不断攀升的开学消费令一些家长直呼“吃不消”。

  一次性“纳新”花费上万元不在少数

  来自山西、就读于杭州一所重点大学的大一新生徐同学,向记者坦言,入学开销至少花费了12000元。

  “买一台电脑花了5000元”、“配了一副新眼镜要600多元”、“买了一只行李箱,大约450元”、“还买了一些喜欢的书差不多200元”……徐同学表示,还没下手买相机,主要考虑到新买的5000元智能手机,像素已经够用了。

  据一份相关调查数据显示,80%的大学新生入学采购衣服类花销在2000元左右,手机在2500元左右,还有超过70%的大学生大一刚入学就购买笔记本电脑,一般价值在4000元左右,而床上用品及日常生活用品方面的支出是1700元左右,这样算下来,现在读大学,光入学就得花费上万元。

  然而,针对“万元装备”,莘莘学子们也表达了不同的观点,“看上去账单有点瞠目结舌,其实这笔开销包含了大学四年,有很多东西一用就是好几年啊”。例如,徐同学就告诉记者,“新电脑打算用到大学毕业,手机只要没坏可以一直用下去。”

  别样的“开学商机”引人思考

  为了迎合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暑假以来,“开学早武装”、“通知书换低价”等各式各样的电商开学季促销战打得如火如荼。

  在一家电商网站上挂出的“新生必备”清单中,大到台式电脑、自行车,小到防蚊水、别针、针线包都被列为大学新生“必备品”。在其他地区,一些商家甚至针对“开学装备”推出分期付款服务。

  各大通信运营商的促销摊位摆开阵仗、限时办理银行卡就能享受透支额度为1000到2000元、“家长团”一日游线路和特价景点门票、苹果专卖店某校园店即将开门迎客……眼下正逢开学季节,大学校园里总能涌现出类似的“商机”。

  在采访中,记者提问,这些“开学装备”是谁埋单?接下来整个学期的生活费由谁承担?不少学生表示,即便不在父母身边或是异地求学,还是由父母出的钱。

  “大学生群体尚未经济独立,他们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能力尚未成熟,如果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无限制地去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甚至助长孩子的奢侈消费,极有可能让孩子养成不正常的财富观和价值观。”近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消费是每个家庭的自由选择,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消费要区分合理与否,作为家长,有责任教育引导,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财富观,培养其节俭自立意识。

  对于“大学生新生装备”的问题,一位学院辅导员表示,新生入学装备适度就好,家长应该按需购入。“对于大学新生而言,理想和独立才是他们最好的‘入学装备’。”

  

【新闻鲜晨多】11月13日:今起大量包裹进杭 收快递时不妨说声“谢谢”

【新闻鲜晨多】11月12日:350亿元!疯狂“双11”网购节天猫再创新高

【新闻鲜晨多】11月11日:“双11”来临 支付宝交易额第55秒突破1亿

【新闻鲜晨多】10月25日:杭城遭遇八面“霾”伏 PM2.5为中度污染级别

【新闻鲜晨多】10月24日:刚下公交车76岁老太被山地车撞倒 山地车能骑多快?

【新闻鲜晨多】10月23日:27元拿铁贵不贵?央视质疑星巴克暴利引来网友口水

【新闻鲜晨多】10月22日:你在这里还好吗? 走近那些远嫁到温州的越南新娘

【新闻鲜晨多】10月18日:西湖游船年卡受追捧 第一批1600张抢购一空

【新闻鲜晨多】10月17日:杭州“路口300米严管”满月 新增10个严管路口

【新闻鲜晨多】10月16日:时隔半年再现H7N9禽流感病例 35岁患者现居绍兴县

【新闻鲜晨多】10月14日:“泡水车”扎堆涌进修理厂 4S店维修预约排了上百号

【新闻鲜晨多】10月12日:4条城际铁路把杭州串起来 临安线、富阳线有望先行

【新闻鲜晨多】10月11日:凌晨两点杭州曙光路 夜飙族截停出租车大打出手

【新闻鲜晨多】10月10日:杭城大多数道路水都排空了 为何这些重灾区积水难退?

【新闻鲜晨多】10月9日:乘风破浪的司机:“船”要起航了,您抓好扶手哦

【新闻鲜晨多】9月16日:6个重点路口试点实时监管 “路口300米”盯牢加塞车

【新闻鲜晨多】9月13日:东南沿海明虾遭遇无妄之灾 价格一路飙到25-28元/斤

【新闻鲜晨多】9月12日:“定制公交”治堵工作座谈上被肯定 杭州能借鉴吗?

【新闻鲜晨多】9月11日: 一个30岁爸爸亲手掐死一双可爱又无辜的儿女

【新闻鲜晨多】9月10日: 地铁惊魂“趴窝”事故原因查明 接触网存在质量瑕疵

【新闻鲜晨多】9月7日: 杭州地铁抛锚钱塘江底 113名乘客沿着隧道走了半小时

【新闻鲜晨多】9月6日: 陪伴我们15年的西博会烟花大会今年取消

【今日会生活】9月5日:电商凶猛 曙光路武林路街头服装小店生存艰难

【新闻鲜晨多】9月5日:课桌椅独立调查:盼和孩子一起“长大”

【今日会生活】9月4日:高校新生入学标配动辄破万 开学季为何变成烧钱季

【新闻鲜晨多】9月4日:德国大闸蟹在中秋节海归的事黄了 聚划算道歉并退钱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见习记者 王枫林 记者 祝瑶 实习生 徐佳丽 编辑: 王霄瑜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杭州小学生书写传统

每日关注
  • 保健食品中猫腻多 5万多买来的保健品只能算是食品
  • 装有47台iPad的箱子不见了 价值快递员30个月总收入
  • 杭州中小学校体育场向社会开放 一学期下来苦水很多
  • 淘宝报案控告“阿里黑” 杭州警方跨省调查引来关注
  • 59岁超市扫地大妈竟是毒贩 为了41岁男友她铤而走险
相关阅读
  • 审核时才发现条件不符 13岁小姑娘收到了通知书却上不了学
  • 早出生几天可早一年入学 准妈妈扎堆"开学式"剖腹产
  • 开学季:寒门学子有帮扶 缓交学费先入学
  • 高校新生入学万元起步 开学成“开劫”愁煞家长
  • 学区内适龄入学人口可动态监控定时公布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浙江公安践行“平安浙江”大型报道
  •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迎接G20 人人讲文明——做文明有礼浙江人
  •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开局之年谋新篇-聚焦2016全国两会
浙江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