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拆迁中的萧山区临浦镇临一村。记者李忠摄
沈岳明让一台挖掘机开进了自家的院子,“轰”的一声,把三间房推倒了。
明着暗着看了几天热闹的村民们议论纷纷,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村长都拆了,签字去吧。”
在沈村长(注:村主任。村民们习惯了喊村长)家的这堆废墟前,萧山临一村算是拉开了“三改一拆”的序幕。过去一个月,这个平静了几十年的村庄忽然“大兴土木”——通过开展“一户多宅”和空心村整治,轰轰烈烈地拆除了312户、4万多平方米,相当于整理出6个多标准足球场的面积。
都说拆迁工作是“天下第一难事”。一个村乡里乡亲的,要拆别人家一块砖、揭一片瓦都不容易,更何况有些还是几十年的老宅。临一村是怎么拆下来的?又是怎样得到老乡们的理解甚至支持的?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到了拆违工作已接近尾声的临一村,一探究竟。
一问村长
损失好几万,为啥带头拆?
沈村长在临一村任职的时间不长,满打满算,不到3年。
去年6月,沈村长在村里买了三间空置的老房,占地160多平方米,“原本打算今年造个三层四层的楼房,想留着以后养老用。”
今年,“三改一拆”开始了。村长花了6万多元买的老房子,被划在了“一户多宅”范围,必须得拆除。
“怎么办?还能怎么办?我自己先拆呗,我不拆,整个村肯定拆不动,大家都学样的。”沈村长说。
问沈村长家里当时有没有反对?沈村长回答说,“当然反对,我娘和我老婆就反对,你想想,6万块钱这么一折腾,只剩下1万多了,肯定肉痛的,但家里吵两句没关系,拆还是要拆掉的。”
沈村长这么一做“出头鸟”,其他几个“建新没拆旧”的村干部也坐不住了。一位叫陈素芳的副书记,回去把自家40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也叫挖掘机给“扒”了。
与此同时,几位平时和沈村长熟络的村民,看到这个架势,之前在背后问村长拆不拆的话也不说了,“岳明都拆了,我们还是早点把字签了,还可以拿点补偿金。”
8月6日,沈村长带了这个头,一个月过去了,拆违之后的临一村反倒显得开阔和明朗起来,村委办公楼北侧几处被残瓦破砾堆压的空地,等待修葺一新,距此不远处,仅剩的一台挖掘机还在“吭哧吭哧”地作业,间隔着发出巨大的空响。
二问书记
拆违的“一碗水”怎么端平?
就在沈村长的老房子拆了之后,临一村村口的阅报栏里,多了几张《告村民书》。
在这份《告村民书》中,详细地列出了此次涉及“一户多宅”整治的312户人家该有的面积和超标的面积。
临一村书记孙渭桥称:“这么一来,拆谁的,拆多少,一目了然,也是为了做到公开和透明。”
问孙书记,有没有不服气、要上访的村民?
孙书记回答说:“上访倒是没有,大家都知道的,拆的都是当年建新房后留下的旧房子,说到底是违法建筑,不拆在道理上讲不过去,但‘告状’的倒是有,比如说,为什么他的违建不拆,就要拆我的?”
针对这一情况,村里的工作组又做了一次补充摸底,“把之前漏掉的,又补充到《告村民书》中,在村口贴这张东西,就是为了让大家监督我们工作的。”孙书记说。
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临一村辖下有一个叫沈家门的自然村,三兄弟有一幢三间房的老宅,按规定,户口还在村里的老二可以留下中间的一间房,但其他两间要拆掉,孙书记说:“这都是几十年的黄泥房子,两边一拆,肯定塌了,像这种情况,我们就不会拆了,村里给它买过来,先留着。”
截止到8月15日晚间,临一村有300户村民签订了《“一户多宅”应拆房屋委托拆除协议书》,有了这张协议,临一村的拆违工作,才可以全面正式铺开。
孙书记回忆称:“有几户户主,一直等到那天晚上11点45分才签了字,说是陪我们聊聊天,其实我们也知道,就是看看别人签不签,看看我们能不能一碗水端平。”
按照先前张贴的《告村民书》,300户在15日之前签订协议的村民,可以拿到每平方米70元的拆迁赔偿。
三问临一村
拆迁以后咋变样?
临一村49号,是厨师姚吾福的家。
还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乡间专烧宴席的姚大厨攒了笔钱,在村委办公楼西侧矗了栋三层楼的楼房,墙面贴满了马赛克,在当年也很是气派。
最近几年,他把空置的老房子租给了村口三弘集团的职工,200多平方米每年可以换得4000多元租金。
上个月20日,姚吾福的老房子也在这次整治中拆了,他说:“拆了总是可惜的,但大家都在拆,不拆不好意思,但拆了也不是没有好处。”
姚吾福口中说的好处,就是村委办公楼北面那块比篮球场还大的空地,以后要建一个小广场和小公园,“家门口有个公园,这不是和城里人一样了吗?”
就在去年,临一村还被评为“三江两岸美丽乡村”,对于这块招牌,孙书记一直很是在乎,但今年火速完成的“三改一拆”工作任务,也让孙书记有了更多底气——
“光‘拆’并不是整治的最终目的,关键做到拆改结合,为村庄发展赢得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孙书记说,“我们会按照‘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宜绿则绿’的原则,再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造公园的造公园,复耕的复耕,把地好好利用起来,不然不好和老百姓交代,都是‘收’上来的地啊。”
8月底,萧山全区控违拆违现场推进会在临一村召开,孙书记给自己村的整治工作作了次总结,“我们把‘公开、公平、公正’摆上了‘台面’,其实这就是农村工作的民主做法,再复杂的事情,做到透明了、公平了,也就好做了。”
(杭州日报)
- 徐家漕拆迁安置房通过验收 1298户安置户年底领钥匙
- 龚老伯30万拆迁款遗产 不归亲戚该归村委会
- “五保户”身后房屋遇拆迁 不愿照料的老姐姐争房产
- 老房拆迁赔了200万 八旬老母为何一分拿不到(视频)
- 金沟子村村民眼中的“拆迁维权”陈宝成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