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23日讯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司法行政机关及其派出机构在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题解
“陈站长,今天我一直在厂里上班……”9月22日下午临近下班时间,临海市东湖村矫正工作站站长陈冬顺接到矫正人员张某打来电话,向他汇报一天的情况。像张某一样,该村共有8名矫正人员,陈冬顺每天都会接到他们的电话,向他汇报当天的行踪和思想状态。
“我们要求对社区矫正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做到‘日闻其声、周见其人、月有小结、半年点验’。目前,临海市以村级社区矫正工作站建设为突破口,构建集‘管理、教育、帮扶’于一体的社区矫正工作新模式。”临海市司法局局长马保合告诉记者。
据介绍,自2008年临海启动社区矫正工作以来,该市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4070人,期满解除社区矫正人员2764人,目前在册社区矫正人员总量居浙江省县(市、区)第一,无一人脱管漏管,再犯罪率控制在0.06%,远低于全省控制率0.5%。临海市在社区矫正工作的做法被省矫正办称之为“临海经验”,司法部社区矫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评价为“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社区矫正新路子。”
临海社区矫正体系是如何构建的?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村级设站,建立社区矫正管理前沿阵地
2011年底,临海在全省率先试点在村级社区设立矫正工作站,去年下半年全面启动村级工作站建设。
据介绍,它将原市、镇(街道)两级管理延伸为市、镇(街道)、村的一个管理网络,工作站成为对矫正人员监管的第一线。现在该市的785个社区矫正工作站也已全面启用,工作站站长由村、社区相关负责人担任。
“村级社区矫正工作站遍布全市,为打造平安临海,促进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马保合说,村级社区矫正工作站的建立,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手不足的问题。以古城司法所为例,司法所工作人员仅5人,其辖区内就有35个工作站,在村级社区矫正工作站的协助下,司法所可以将社区矫正工作做得更细化。
在东湖村矫正工作站,记者在《社区矫正日报告登记簿》看到,8名矫正人员每天的活动都记录在册。陈冬顺告诉记者,工作站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及时了解矫正人员的动态,监督他们在社区中的改造。同时,工作站对入矫、解矫、处罚及处遇等级等在村公示栏进行动态公示,做到公开、公正、公平、透明。
“在村社区范围内公示矫正人员的矫正信息,一是让矫正人员意识到自己是在刑犯的身份,从而自律;二是便于接受村民监督,及时掌握矫正动态,尤其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快速反应,处置得当。”临海市司法局副局长谢哉华说。
监管与服务并重让矫正人员重获新生
每天一到办公室,古城司法所所长王阳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里的GPS手机定位系统,对辖区内的116名矫正人员实行定位管理。
“矫正人员都配备了专用的手机,要求24小时开机,人机不得分离。一旦离开监管区域,系统就会告知矫正人员,我们也及时通知他。”王阳说,矫正人员周某于7月24日、8月13日两次擅离监管区域,我们把他和他母亲叫到司法所,进行警告,第三次警告周某就将被收监。
今年1-7月,该市14名矫正人员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被执行治安拘留,8人被撤销假释、缓刑进行收监。
在古城司法所办公区域,记者一进门就看到墙上的红色横幅:“欢迎回家”。王阳说:“社区矫正人员虽然犯了罪,但他们也希望我们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
矫正人员钱某16岁就因为盗窃而被劳教两年,此后又因为盗窃连续入狱3次。他出狱的时候已经56岁了,身上只有管教给的100元钱。在牢房里度过了30多年,钱某对社会产生了深深的畏惧心理。司法局工作人员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多次找他谈心。
谈心只是初步缓解了他心理负担,要想重新融入社会,还得解决生计问题。在古城社区的帮助下,为钱某联系了一份市容保洁工作;紧接着,司法行政部门又帮他申请了廉租房,42平方米的房子月租每平方米只需要1元。
拿着廉住房的钥匙,钱某哽咽地说:“从没想过有这么多人愿意帮助我,我一定要重新做人!”
“自新园”里学一技之长
连日来,位于永丰镇后郭村的临海市示范苗圃区“自新园”里,10名社区矫正人员在农林技术员的指导下,从事苗木的种植、养护、培土。
这种特殊的劳动模式为临海市白水洋、括苍、永丰3个镇的近300名社区矫正人员提供了学习一技之长的机会。
“以往的公益劳动,大多是去扫马路,或到养老院帮忙。而在‘自新园’里,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还认识了几位良师益友。”社区矫正人员小陈说,现在的劳动方式更受他们的欢迎。
不仅如此,该市司法局还与该市示范苗圃区联手设立了“社区矫正爱心基金”,与劳动部门合作,依托临海市职业技术学校成立市级社区矫正人员就业技能培训基地,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用以帮扶社区矫正人员中的家境困难者,使原本作为单纯监管手段的公益劳动成为社区矫正人员间互帮互助的平台,让社区矫正人员感受到通过诚实劳动帮助他人、回报社会的快乐,从而重塑价值观、人生观。
来源: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 宁波支队峡山所为社区矫正对象圆就业之梦
- 一名社区矫正对象被收监服刑 不思悔改当戒
- 舟山658位社区矫正人员将接受防“三强”警示教育
- 杭州社区矫正人员超5000人 "高墙"外服刑是怎样的?
- 社区矫正:“没有围墙”的刑罚执行模式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