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浙江大地吹响“五水共治”集结号,全省干部群众以“重整山河”的雄心和壮士断腕的决心,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心通过“五水共治”,进一步治出转型升级的新成效,治出面向未来的新优势,治出浙江发展的好局面,治出自信、自觉、自强的精气神,以抓治水促转型的实际成效取信于5487万浙江人民。

“一天都不能耽搁、一点都不能马虎”——浙江的治水之路已势如破竹。

  5月7日下午,温州市长陈金彪、丽水市长黄志平作客浙江在线,畅谈瓯江、飞云江、鳌江等三江水系治理情况。两位市长根据各自地市的特点,解读治水的工作特点和难题,分享五水共治的基层经验,描绘江南水乡的美好愿景。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收看由省治水办、省网信办联合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共同主办的“中国梦想·美丽浙江”——五水共治大型网络访谈节目,我是主持人周莎莎。

  从上期开始,我们把目光投向浙江各地的大江大河,陆续邀请全省11个地市的党政一把手来到演播室,为广大网友解读浙江全民治水的工作部署,分享五水共治的基层经验,描绘江南水乡的美好愿景。

  在今天的直播期间,各位网友可以通过微博、微信与现场嘉宾展开互动交流。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用户可以设置关键词“#护水粉丝团#”,并@浙江在线进行提问;微信用户可以关注“浙江在线”公众账号(zjolwx),同样设置关键词“#护水粉丝团#”,以文字或语音形式提交问题;此外,还可以登陆“潮鸣天下”论坛,在“五水共治”主题帖下留言。

  上一期,杭金衢三地的领导为大家介绍了钱塘江流域的情况,今天我们把目光聚集到浙江的南面,说说浙江8大水系中的3个,瓯江、飞云江和鳌江。现在我身边坐着的2位分别是三江都流经的温州市市长陈金彪,以及瓯江源头的丽水市市长黄志平,欢迎二位的到来。

  因为一条瓯江让温州和丽水共饮一江水,我们今天就先从瓯江说起,瓯江是浙南人民的母亲河,对温州人来说瓯江意义非凡,温州的简称就是瓯江的“瓯”字,首先请陈市长介绍一下目前瓯江温州段的治理情况。

  陈金彪:正如你所说,温州是依瓯江而建,所以温州人民对瓯江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长期以来,我们把瓯江的综合治理与瓯江的开发利用并举,现在的沿江防洪堤不但是一条“生命线”,而且还是一条“景观带”,瓯江的防洪堤被市民称之为“温州外滩”。临近瓯江入海口的七都岛,过去是个易灾区,一来台风就要“全岛大撤离”。去年我们建成了“百年一遇”环岛防洪堤,所以“菲特”强台风来时,七都岛警戒水位虽然达到了历史峰值,但是岛内安全无恙。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水域项目实施,瓯江的水环境、水景观、水生态得到全面改善,焕发出新的魅力。现在,瓯江干流温州段多为Ⅰ~Ⅲ类水,去年水质评价为优。

  但是尽管如此,目前我们瓯江环保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来自于流域工业污染的物排和农业农村面源污染压力较大。为此,我们将从四个方面着力推进瓯江的综合治理。一是抓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今明两年要在瓯江两岸新建改造一批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并同步抓好污水管网整治建设。二是抓工业污染治理。重点是双屿片和瑶溪片,两个工业区要全面实行综合治理、“退二进三”,今年年底前要对造纸、电镀、制革等行业实施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三是抓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我们沿河有411个行政村,全部纳入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计划,并加快推进种植业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四是抓河道综合整治。计划三年完成瓯江沿线两岸244条黑河、臭河治理,全面改善河道水环境。

  主持人:好的,我们知道瓯江的源头是在丽水市的庆元、龙泉两县市交界的百山祖锅帽尖那边。目前瓯江源头的治理情况怎么样,请黄市长为网友简单的介绍一下。

  黄志平: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瓯江是丽水的第一大河流,是哺育我们丽水人民的母亲河,水系流经丽水所有的九个县(市、区),丽水境内全长316公里,占瓯江全长的81.4%;境内瓯江流域面积13107.7平方公里,占整个瓯江流域面积的72.2%,占丽水全市总面积的75.8%。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瓯江流域大部分地区都在丽水。因此,我们前面讲到的保护好瓯江,就是保护好丽水的生态,保护好瓯江,是我们的责任和本份。

  因此,我们丽水历届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瓯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我们把全市60%的区域面积划为生态保护区,把全市1.73万平方公里的95%以上的区域划为禁止准入区和限制准入区,禁止或限制建设项目进入。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市遂昌、松阳、景宁、庆元等县就坚决关闭了当时作为就业和纳税大户的造纸厂,还有其它一些工业企业。尽管部分县的造纸厂居民就业和纳税比例高的甚至占到全县三分之一,但是下决心,义无反顾把它们关停掉。在这个基础上,近几年来,全市先后关停电镀、造纸、化工、制革,包括不能达标排放的合成革企业,据统计最近两三年就关闭了158家。

  通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可以骄傲的说,我们守住了这方碧水,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成效。根据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发布的《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报告》:丽水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值)高达99.5,连续十年排名全省第一。去年,全市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99%,其中瓯江流域达标率为98.8%,瓯江上面涉及到丽水境内有83个监测断面,有82个水质监测结果达到三类以上,占98.8%,远高于全省平均的63.8%。

  当然我们也不容忽视,在一二类水质比重上,近十年有了一定数量的下降,需要我们下工夫,还有一个恢复性的增长。这里也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去年,当全省上下都在寻找“可游泳的河”的时候,而在我们丽水开展的是寻找“不可游泳的河”,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总体上基本面,丽水的水环境还是比较好的。

  主持人:没错,也可以说丽水是因水而灵动的城市。那我们接着“三江”的话题。飞云江是全省八大水系中水质最好的;而飞云江上游的珊溪水库,是温州500万人的大水缸,我听说水质也是特别的好;珊溪水源保护工作还被评为全国“2013基层治水十大经验”之一。请陈市长给大家介绍一下珊溪水源地是如何保护的?接下来又将如何巩固推进的工作呢?

  陈金彪:正如你所讲,珊溪水库是温州500多万人的大水缸。但是,珊溪水库也曾一度面临水源地开发与保护的普遍性难题。由于库区畜禽养殖规模过大、非法捕捞情况严重等多方面原因,曾经有段时间珊溪水源地入库支流水质急剧恶化,库区蓝藻异常增殖,威胁着全市50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面对这种情况,我们2012年5月份启动了总投资16亿元的珊溪水源地保护的攻坚战,原来计划用5年时间,后来仅仅用了一年半时间,就把22.55万头的生猪当量削减至1.66万头。同步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库区垃圾收集率达80%以上、处理率达100%。目前,珊溪水源地主要取水口水质稳定在Ⅱ~Ⅲ标准。

  现在,我们已经把污染集中整治转到库区群众转产转业上来,我们建立了“群众自主、政府引导、属地负责、部门帮扶”的工作机制,确保到2016年底,基本完成2000多户库区群众的转产转业问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从长效机制上保障全市500万人“大水缸”的安全。

  珊溪水源地的有效保护,可以说为飞云江流域的水环境治理打下了良好基础。根据去年的水质监测显示,飞云江水质为Ⅰ~Ⅲ类水,各断面水质都能满足功能要求,全年评价为优,可以说目前全省八大水系中水质是最好的。

  主持人:好的。珊溪水源地有效的保护可以说离不开政府所做的大量工作,我知道丽水不光是在水环境,还是在生态环境上,也是做出很多优秀的成绩。我们之前也说到丽水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连续十年全省第一,非常生动的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请问黄市长,我们的秀山丽水如何能够可持续下去?

  黄志平:众所周知,丽水被誉为“中国生态第一市”,从一定程度上讲,丽水的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全省生态的总体水平,影响着浙江和福建两省的大多数地区,左右着浙西南地区的生态安全。前面我也讲到过,这几年丽水在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觉得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更不容忽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城镇截污纳管和农村污水处理基本覆盖的任务还很艰巨,因为区域面积大,特别是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我们村庄比较分散,相对来说投入量更大一些,这个是不言而喻的。个别企业没有达标、甚至是污水横流,个别地方臭水成河的现象也还存在。一方面,我们要发展生态经济;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吃子孙饭,我们有责任为子孙后代留一片碧水蓝天、幸福家园。

  这个矛盾我们一定要处理好,基于这种考虑,我们提出了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一方面,我们按照“五水共治”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工程性的措施。在城镇治污上,全市计划在2014年-2017年,投资65亿元用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其中,今年市本级将投入22.2亿元,争取腊口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重点启动各县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同时建设配套收集管网120公里以上,启动建设缙云县新建镇等10个建制镇的污水处理厂。在农村治污上,计划投资37.3亿元,用三年时间治理2461个村(7780个自然村)、43.4万多户农户的生活污水,今年我们就要投入13.8亿元,完成883个村(2585个自然村),相对来说这个面还是比较广的,涉及到16.8万户农户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这是工程性措施的方面。

  另一方面,我们觉得治水还要有非工程性的措施,比如:

  一是实施生态工业发展负面清单制度。简单地讲,就是“五个不要”:①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项目不要;②不符合国家环保政策、污染难以治理项目不要;③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的项目不要;④投资强度、经济密度、亩均税收达不到《浙江省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201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超0.8吨标准煤/万元的项目不要;⑤使用有毒化学品作为原料的小化工项目不要。工业项目的负面清单,我们从去年年初开始引进,现在已经提交正式发文,作为今后做增量部分的一个指标性、强制性的规划发展。下一步,我们将严格以这“五个不要”作为生态工业发展的依据。

  二是组织强有力的联合执法。对偷排、漏排以及限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

  三是强化重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深入推进造纸、化工、制革、电镀等重点污染高耗能行业整治提升,确保印染和造纸等行业于6月底前,涉及到化工行业的在年底前完成整治。

  四是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点对全市320家中等规模养殖场进行污染综合整治,对规模较大的26家进行改造提升。

  五是全面落实“河长制”。全面落实市、县、乡三级“河长制”,确保全市517位“河长”责任落实到位。我也是一位河长,我也感觉到了压力,这个河长比我30年前当镇长还难当。

  我想,只要我们把这一项项措施都抓紧、抓实、抓到位了,秀山丽水就一定能够代代相传。

  主持人:我自己也去过丽水,我记得一句非常深刻的宣传口号,养生胜地、秀山丽水,我相信今后一定会把这句话喊得越来越有底气。我们再来问陈市长,前不久你们办了一场“五水共治”电视问政活动,几位负责人被现场追问得直冒汗,反响很大。陈市长,当时老百姓问的最多的问题,还有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陈金彪:老百姓最关心的是河道,天天问河道什么时候能清,因此对政府的期盼也很多,对政府的压力也特别大,所以提问非常尖锐,很多政府的主管部门,有些问题被问得非常尖锐之后,一直很难回答,因为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非常着急,因此有些人冒汗了,压力非常大。因为我们温州有14000多条河道,108万公里河网,是名副其实的浙南水乡。这是我们的优势,同时也表明温州的治水任务很重。为此,我们治水坚持做到“五个重”:一是重科学。专门设立了“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成立了浙南水科学研究院,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科学治水。二是重责任。把治水重任通过“河长制”,网络问政、市民监督团、干部责任制,通过这些载体强化责任的落实,推动落实。刚才说的电视问政,就是我们强化责任落实的载体之一,效果很好。三是重治本。坚持“水岸同治”,把治水与城中村改造、截污纳管、落后产能淘汰等结合起来,多管齐下,从源头上减少水体污染问题。去年温州关闭了重污染、高耗能企业数大概占了全省三分之一多。四是重生态。综合运用生态修复、生物治污、生态调水等措施,提高治水成效。五是重文化。把温州文化元素注入到水乡建设之中,着力打造特色水乡文化。

  主持人:其实现在老百姓提出的一些问题很简单,但就是这些很简单很平凡的问题,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大问题,就是要重视,所以现在在我们身上的担子非常的重。

  陈金彪:这都是民生问题,不能忽视,民生问题,政府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主持人:对于很多温州老百姓,还有其它各地市的老百姓来说,一定能够看到今年城市当中的水质相对去年来说,可能表面上我们已经看到有所改善了,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当然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大力推进“五水共治”,能够恢复当年江南水乡的美景。大家知道,山好水好空气好是丽水的特色和优势,但丽水的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在长三角特别受欢迎,黄市长能不能简要目前丽水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比较好的效果呢?

  黄志平:的确,丽水是山好、水好、空气好。由于我市地处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面广、点散、量大,任务非常重,治理条件相对也比较复杂、基础也比较薄弱,这也是我市“五水共治”的重点和难点。下一阶段,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我们重点坚持做好“四不、四要”:

  所谓“四不”:

  一是决心不动摇。就是破除“不愿、不敢、不能”等障碍,克服“畏难、忧钱、怕批”等情绪,横下一条心,敢啃硬骨头。这也是省委夏书记对我们的要求,我们号召有条件的县(市、区)提前完成任务。

  二是目标不含糊。力争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全市2461个村、43.4万多户农户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方式得到有效改变。当然我们治水的路径和形式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要有灵活度。

  三是规划不漏村。全市2461个村全部纳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做到“一个也不能少”。

  四是施工不懈怠。坚持群众路线,慎重研究,多想办法,充分发挥村级组织作用,确保规划、设计、监理和施工按时落地。还要调动群众中的力量,包括网格化中网格的力量,确保我们的规划设计建立和施工能够按时的落地。

  所谓“四要”:

  一是质量要确保。从规划设计、材料选择、施工组织等各个环节都要确保质量,真正建成经得起考验的惠民工程。

  二是资金要整合。据了解,省里将实行跨年度分期拨付的办法,年度补助资金不能一步到位,这对我市将造成较大的一个考验,也是一个压力,我们将全力整合筹措建设资金,合理科学使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比如今年市政府的资金建设基本上都用在“五水共治”上,我们的温州老大哥也都努力了。

  三是督查要严格。我们将组织力量对各个县(市、区)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开展互看、互学、互比活动,并对各地工作进度进行定期通报。

  四是先进典型要挖掘。工作中,我们将挖掘一批治水先进典型和案例,让更多的群众了解治水,理解治水,并积极参与治水。

  我们也希望从中相互得到启发,我们认为有钱有有钱的办法,穷人有穷人的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相信一定会把农村治水目标落到实际。

  主持人:“五水共治”治污先行,在农村如果能把污水治理好的话,幸福指数也一定会大大提高。在直播的同时,也有很多网友正在关注我们的直播,我们来看一下网友的提问,有网友问,夏天快到了,温州常常会被台风等自然灾害“光顾”,去年“菲特”台风就给我省造成了严重影响,也给温州带来了强降雨等灾害,今年汛期已经来临,请问陈市长,温州将如何做好防汛防台工作?

  陈金彪:温州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潮差高、海岸线长,常有台风登陆或严重影响,或者受到影响。当年我们的干部说,“七八九,干部不离温”,到了7、8、9月,干部不能离开温州,全民防台、防汛。所以,防汛防台保安全是整个温州水利工作的中心任务。去年的“菲特”强台风,全市普降大暴雨,局部地区降特大暴雨,三大江潮位都大幅超过警戒水位,特别像鳌江潮位接近百年一遇。但是我们一大批防洪排涝工程在抵御台风灾害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比如,我们投资近10亿元的永嘉县城防洪和应急排涝两大工程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逢台必淹”的问题。又如,温州市西向排洪工程去年建成投用,在“菲特”强台风中,我们首次大流量开闸放水,排放的内河洪水相当于4个西湖的水,使得我们在降雨量超过350毫米的情况下,城区没有出现严重内涝灾害。

  当然,不是说温州在防汛抗台方面已经高枕无忧了,我们还是要坚持不懈推进防洪保安工程建设,重点做好“上蓄、中疏、下排、外挡”四篇文章。具体来讲,“上蓄”,就是加快建设上游骨干水利工程,把水蓄起来,有效实现防洪错峰。“中疏”,就是通过打开卡口、贯通盲河,建设渠道、引水入河,把水连起来,提高河道行洪能力。“下排”,就是加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和中小河流的整治,让水来得畅、排得出。“外挡”,就是继续加大力度推进骨干堤防工程建设,提高沿海沿江地区防洪能力。我们计划到2015年底,温州市区、县级城市和中心镇防洪堤分别要达到100年、50年、20年一遇标准,这样才能做到高枕无忧。

  主持人:好的,以上是陈市长介绍的温州防洪排涝方面的工作情况。黄市长,这里还有网友问:丽水近年来工业发展势头很好,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成长的烦恼,如经济开发区的污染问题,请问丽水市如何处理老百姓反映较大的水阁工业区废水废气问题,请黄市长回答一下吧。

  黄志平:的确,在生态工业发展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废气废水问题,老百姓非常关注。为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我们突出抓“三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把工业企业达标排放作为“五水共治”进程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我们常说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

  第二件事,就是围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讨论,进一步确立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就是要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并把它作为我们丽水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和发展责任。

  第三件事,就是更加注重加快生态工业发展。简单地说,就是做好加法和减法的文章。加法:今后我们将严格执行生态工业发展项目负面清单制度,凡是在这个清单里面的项目一律不要,就前面讲的五个方面不要,到具体项目上就多了,可能有几百个不要,甚至几千个不要。重点抓新产业的培育,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这里潜力是很大的,我们这一阶段都在挖掘生态工业企业的先进典型。我们丽水龙泉市有个国镜药业,总部在成都,旗下有87家企业,我们丽水这一家是旗下80多家公司里效益最好的。为什么?就是因为龙泉的水好,它处理的废物低,还有龙泉的空气好,空气净化,空气绿网,还有来料成本低,用的香菇蘑菇作为填充燃料进去,这三个费用下来,它成为全集团当中80几个子公司的优秀企业,这就是生态经济的优势。我们庆元有一家用毛竹做建材的,我们庆元毛竹长得快,表面很光滑,类似这样的企业在引领生态经济发展。减法:以污染整治倒逼转型,对污染整治限期不能达标的企业,该关停的坚决予以关停。

  对于合成革产业,我们的基本要求是必须达标排放,经过整治改造仍不能达标排放的,依法关停,绝不心慈手软。丽水开发区绝大多数合成革企业也认识到这是企业自身的责任,应该讲,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他们也积极主动想办法,主动寻找技术合作、设备引进、污染处理。综观目前的情况,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

  一是推进机器换人。合成革产业的主要废气污染物来自DMF(二甲基甲酰胺)。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推进机械化技术改造,用“机器手”代替“人工”,这有个什么好处呢,就是废气不会跑出来,如果人在里面操作的话就没有办法,这个废气不跑出来,而且还可以回收,原材料还可以增加利润,一定时间就可以把投入赚回来,变废为宝。

  二是推进集中供热。我们看到很多企业都有大烟囱,一家企业有一个大烟囱,我们现在热电厂已经建好了,就用热电厂的一个烟囱代替开发区的一片烟囱,同时合成革企业里面就有60多个烟囱,统一供热,这样污染就大量减少,目前由热电厂统一供热。目前,丽水开发区集中供热项目建设已基本建成。今年以来已“拔掉”开发区合成革企业烟囱5根,到年底我们还要“拔掉”40根,两年内将清除开发区全部合成革企业的烟囱。

  三是推进废水治理。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废水净化,截污纳管送入污水处理厂再处理,最终实现两个达标排放。

  凡是不能做好这三条并实现达标排放的合成革企业,我们都将依法予以关停搬迁,这个决心我们下定了。目前,我们要划出时间表,一是6月底前,完成污水企业预处理以后截污纳管,送入污水处理厂;根据省环保厅《关于抓紧整治丽水经济开发区水阁区块环境污染问题的函》(浙环函2014[42]号)的要求,今年年底前,包括生产线在内主要有机废气产生环节实施密封改造,实现废气全面治理。

  我们相信,通过这样治理以后,这个地方现在来看就大不一样了。

  主持人:刚才两位市长分别给大家介绍了各自治水的特色工作,让我们对温州和丽水的水环境有了更好的期待。在这里我们也跟大家分享一个令人温暖的消息,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环保志愿者此前利用假期对全省8大水系90条母亲河进行了水质分析,上个月他们收到了来自省委书记夏宝龙的回信鼓励。这说明,五水共治不仅是大政方针,在民间也有着很高的参与热情与期待。那在访谈的最后,我们想请两位市长说说各地治水的总目标,也就是各自城市都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陈市长先来。

  陈金彪:主持人刚才说到夏书记的回信,这可以说是对广大环保志愿者的鼓励,也是对我们的一个鞭策,怎么样把“五水共治”这项工作抓好。我们温州在推进“五水共治”过程中,我们喊出一个响亮的口号:“建设美丽浙南水乡”,这也可以说是我们的总目标,现在在这个号召下,我们全社会参与热情很高、氛围很浓。目前全市已经有治水志愿者3万多人,全社会募集的“五水共治”捐款已经达到5.3亿元。

  “美丽浙南水乡”是温州治水工作的总目标。这个目标有这么几部分组成:一是实施步骤上,我们制定了“1358”的路线图和时间进度表,也就是“一年打基础、三年求突破、五年见成效、八年基本建成”。二是实施领域上,我们重点谋划了污染治理、防洪保安、水源保护、河网整治、亿方引水、河口开发和水乡文化提升等七个方面,全面推进“五水共治”。三是在实施规模上,8年时间,实施“百项千亿”工程,也就是140多个项目、总投资1140亿元,今年我们就要完成投资177亿元。最终目标是八年,到2020年基本建成“湖库相连、江河相通、山水相融、林水相映、城水相依、人水相亲”,这么一个美丽的浙南水乡。

  主持人:浙南水乡是我们非常美好的一个愿景。

  黄志平:我们丽水“五水共治”总的目标概括起来“10个字”,即“干好一三五、提前治五水”。

  “一”就是用一年时间,解决突出问题,实现“三个率先”。也就是垃圾河清理、黑河治理、臭河治理要在全省率先完成。目前,丽水市已基本完成垃圾河清理工作,黑、臭河治理的水里问题解决已基本解决掉,现在已经完成了76.4%。但是岸上的问题,根源在岸上,这个还有一个过程,岸上问题不解决,水里又要出问题了。

  “三”就是用三年时间,实现“三覆盖二改善一增长”。

  我们所说的“三覆盖”,就是力争实现城镇截污纳管基本覆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基本覆盖、城乡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基本覆盖。

  “二改善”指:市区和丽水经济开发区水质得到根本性改善、全市各主要城镇内河水质得到根本性改善。

  “一增长”指:瓯江一、二类水质比重每年有恢复性增长,现在大概是70%多,85年有83%左右,下降了一点,我们通过这些措施把这个指标提升上去。

  “五”就是用五年的时间,到2018年底,建成可用、可赏、可游、可泡、可饮的“五可”水养福地和“魅丽水乡”。

  “提前治五水”就是比全省希望能够提前,这是我们的努力,但最后还要看结果。我们相信,有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市上下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参与,我们丽水市的“五水共治”目标一定能够顺利实现的。

  主持人:好的,希望能够早日实现。非常感谢二位领导作客我们演播室与网友畅谈治水,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和收看。下期节目再见。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