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衢州6月18日电 ( 浙江日报记者 包敦远 ) 这段时间,不少小伙伴都记住了衢州柯城区沟溪乡的后坞村。5月27日起,本报“佳友民情快车”栏目推出《衢州橘农的转型“阵痛”》系列报道,讲述一个种植千亩柑橘的小山村,在转型发展中寻找突围之路的艰难历程。
报道刊发并在本报多个新媒体平台呈现后,数万名网民、微友@佳友民情快车微博、微信,一起为后坞村的发展出谋划策。铁杆微友、爱心企业家董大伟看到报道的当天,就带队前往村里考察。近日,他又带上一批杭州的企业家,随本报记者再次来到后坞村。
这一次,探索地是没有路的荒山。后坞村的老支书许汉清说,这里有说不完的故事,值得开发利用。爬上一个山头,看到一个自然形成的门槛。过去,要通过这道门槛到很远的深山里去砍柴,背回来的时候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但到达这道门槛时,感觉像是到了家。久而久之,这道门槛成了村民心灵深处抹不去的记忆。
村干部老徐指着对面的余东村说,那里就是远近闻名的农民画村。如果这座山上开辟一条游步道,就能将后坞村和农民画村连接起来,建立一个写生基地也是有可能的。
下山时,大伙有了聊不完的话:制定一个开发后山游步道的可行性报告;请权威部门对土质进行检测,确定适合种植什么;评估现有的养殖业对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有多大……大家摩拳擦掌地表示:“要么就不干,要干就要让村民致富、企业赚钱、政府放心。”
除了这些爱心企业家,本报系列报道也引起了省直机关工委的关注。近日,省直机关工委联合本报组织“省、市、区党代表和党员志愿者下基层”为民服务活动。这些党代表中,包括林业专家汪奎宏、猕猴桃专家程诗明、土肥专家陈一定、水果专家张林、蔬菜专家龚亚明,以及省立同德医院的医护人员等30多人。他们纷纷表示,将就后坞村和所在的沟溪乡老百姓的长远发展进行组团帮扶。
本报佳友民情工作站将带上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来的1万元善款,资助后坞村的特困党员和贫困学生家庭,帮助实现他们的“微心愿”。
- 杭州推行"银龄互助" 高龄、低龄老人结对帮扶
- 杭州市启动“涌泉计划” 帮扶大学生创业
- 杭州启动“涌泉计划” 帮扶指导大创企业健康发展
- 衢州援疆指挥部全面启动与团场“一对一”帮扶工作
- 我省与新疆阿克苏地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结对帮扶签约仪式在杭州举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