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6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俞雯祺)2014年,浙江吹响“五水共治”集结号,全省公安机关也以“重整山河”的雄心,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针对当前环保犯罪面临的严峻形势,嘉兴公安不仅率先成立了环境犯罪侦查专业队伍,还推行市、县、所三级“河道警长制”,强力推进全市的“五水共治”工作,半年侦破环境污染案件54起。
今天上午,嘉兴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姚钰明,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支队支队长汪新汉作客浙江在线,畅谈护航“五水共治”。
专业人员办专业事
率先成立环境犯罪侦查队伍
食品、药品、环境等问题关乎着群众的健康,任何破坏性的行为都将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近年来,食品药品安全与环境犯罪事件时有发生,食品药品安全及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今年初,省委、省政府作出“五水共治”的重大决策。嘉兴公安抓住契机,率先在全省组建专业的工作机构,有效应对环境领域的犯罪问题。3月,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支队正式成立,标志着该市食品药品与环境安全监管工作进入了严查、严管、严惩的新阶段。
姚钰明告诉记者,专职队伍在今后的打击行动中很快显现效果。由于是"专业人员办专业事",该队伍能快速研判环境污染犯罪的特点、共性,包括从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所淘汰落后产能的行业入手,打网络、破大案。
以海盐为例,公安机关找准本地低、小、散的作坊式企业可能产生重污染这一突破口,以“废酸”为主线果断串并破案。先后查获了灯丝厂、照明器材厂、拉链厂、线路板厂等涉嫌污染环境的企业14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9人。
截至目前,全市共侦办污染环境案件54起,其中省公安厅督办案件4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45人,追究46家涉案企业、7家黑作坊,65名涉案企业及黑作坊相关负责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建立三级“河道警长制”
1.6万个监控成打击犯罪利器
去年以来,嘉兴市、县两级公安机关“一把手”作为包干河道的“河长”,定期对治水情况进行巡查和督导。今年,全省吹响“五水共治”集结号后,嘉兴公安迅速行动,全面推行市、县、所三级“河道警长制”。
在桐乡,全部14个派出所所长“认领”了自己的包干河道,成为“河道警长”。至此,基层的警务工作与“五水共治”工作将更紧密结合,互通互融。
除此之外,嘉兴公安还特别注重把基层基础工作与五水共治要求结合起来,把对涉及水环境污染线索的滚动排查纳入社区民警日常工作范畴,并建立责任倒查机制。
今年1月3日,海宁的一位社区民警在走访中发现许村镇一河道水质异样,随即对河道两侧可能污染环境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逐个筛选,最后查明是该镇顺惠密封件有限公司将含有大量盐酸、磷酸等酸性液体排入河道,造成大面积污染。
当前,视频监控已广泛应用于侦查破案和治安防控之中。在五水共治中,嘉兴全市16000多个视频监控也作出了不少贡献。比如, 2月底,海宁黄湾镇闸口村一废弃采石场内发现大量含汞灯管废料。警方调取案发现场,通过之能分析比对,最终从近千辆车中锁定了嫌疑车辆,查实了袁花、黄湾等地多家生产照明材料小微企业倾倒危险废物的犯罪事实。
部门联动聚合力
群众参与速破两起污染案件
“我们侦破污染水环境的犯罪,是整个‘五水共治’的下游链,要取得相应的成效,必须与上游的执法、管理紧密协作。”汪新汉说,今年打击环境污染犯罪成效显著,离不开环保、检法等部门的的通力合作。
今年年初,嘉兴公安与环保局进行了研判,确定将电镀、制革、印染、化工、炼油、褪色等重污染行业和国家明确淘汰类污染项目作为关注的重点行业,并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打污染、清三河”专项行动。
为提升执法办案效能,嘉兴公安在县市两级建立环保联络室,完善与环保部门之间的情况通报、线索移送、案件协查、信息共享等机制;主动与各职能部门对接。
今年以来,环保部门向嘉兴警方共移送环境犯罪线索35条,查破污染环境犯罪案件29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65人。
“我们在查处以后也做了一个统计,环保部门移送线索所破获的案件及采取强制措施的数量占到全部破案和强制措施总数的53%和45%。”
值得一提的是,每破一批案件,嘉兴公安都会通过各个渠道通报给广大市民,以震慑污染环境的企业,并邀请市民参与到打击环境污染犯罪中来。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嘉兴全市共收集群众举报污染环境线索25条,其中6条线索得到有效侦办。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