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城市阳台的漂流书亭上选书。陈嘉澍 摄
浙江在线09月13日讯 (钱江晚报记者 裘晟佳 余雯雯)杭州这座城市,总是能带给我们惊喜和温暖。昨天,由钱江晚报发起设立的漂流书亭开漂两周年大庆。
“那个《平凡的世界》我也想换,可是老人家坐两个小时公交从萧山赶来,我就让给他吧,我等下次。”
“我在漂流书亭换书两年了,第一次启漂我就来了,两周年,我也来!这个活动要好好坚持下去。”
两周年现场,粉丝们一句句的言语感动了现场的钱报小记们。
就是这个“带一本书来换一本书走”的理念,自2012年9月12日那天起,就在杭城的市民心中慢慢生根发芽,如今,杭城120座漂流书亭,已成功“漂流”书籍7万多册,传达出了全民阅读的力量,也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上榜好书受欢迎
《红楼梦》现场人气NO.1
昨天上午9点不到,杭州钱江新城城市主阳台上的漂流书亭前,就排起了长队。他们中,有的是被书单吸引而来的;有的是从萧山、三墩专程赶来,有的是父母俩一起来换书的;还有漂流书亭的“忠粉”,两年前就参加过首次换书活动;甚至还有借鉴“漂流书亭”模式并尝试推广到外地去的……
这个现场,除了看书换书、交流阅读心得,为“漂流书亭”出谋划策的书友汇成一片,两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依然有书友陆续赶来参加。
前天的预告中,我们就提到,这次根据杭州市民最喜欢的书单榜,特地选了一些精品带给大家,像《红楼梦》、《呼啸山庄》、《窗边的小豆豆》、《百年孤独》、《活着》等等。
市民自己评选的榜单,自然最受市民们欢迎。两个小时来问询《红楼梦》的最多,只要是来换书的人,几乎都会问上一句“《红楼梦》在哪里”。最后,从三墩坐了一小时公交车赶来的汪女士,用一套两册《一千零一夜故事》交换,成为了这套书的首位“书友”,“我是为了上六年级的儿子来换书,这次如愿了,”汪女士说,“四大名著,其它三本我孩子都看过,独缺《红楼梦》了。他爱读书,我现在每天也要看1~2小时书才会睡觉,阅读不仅能让整个人静下来,也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方式。”
追了2年的“老粉丝”
带着自己的著作也赶来了
昨天“老粉丝”、“忠粉”们也从杭州的四面八方赶来,他们的一大标识就是手中拿的书是有“漂流书亭”印章的。
一位在钱江新城银行上班的曹先生,手里拿着七八本金融书籍,“我对书亭的贡献可不小哦!”原来,曹先生家里书籍很多,他自己偏爱金融书籍,“我有时候就是过来散散步,顺便把自己看过的书带过来,找不到好看的,我就干脆直接放进书亭里去。”曹先生说,从他观察来看,新城里上班的白领来书亭的不少。
74岁的朱大伯,家住萧山临浦,早上7点钟就出门了,转了两趟公交来到现场,背上挎着的小皮包和环保袋装了满满十多本小说和历史书籍。
“以前在其它漂流书亭换过书,城市阳台倒是第一次来,我准备把这里的书亭都逛个遍,换几本最爱看的书带回去。”活动结束后,朱大伯告诉记者好看的书太多了,他以后还会来,而在这一次选的书里,他最喜欢的是换到的《平凡的世界》。“我会认真地看完,并把它们再漂回来,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读到它们。”
和朱大伯一样喜爱“漂流书亭”的,还有家住九堡的陈先生,他说书亭第一天启漂,自己也是见证者之一。自此之后,只要杭城有新添漂流书亭,他就会找机会跑过去换书,他开玩笑说自己“追”了书亭整整两年。昨天,他还特意带来了几本自己出版的原创小说放入书亭中,每一本的扉页上,都有他的亲笔留言和寄语。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一口气捐来2万元书籍
昨天的换书现场,让钱报小记看到了杭州市民对阅读的热忱,其实,这仅仅是一个缩影。
必须要说,漂流书亭两周年来,要感谢的个人、单位太多太多,这件充满温暖的公益性事件能做到今天,是杭州市民和很多团队的支持和坚持。
就好比前天,钱报关于漂流书亭两周年的稿子一见报,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就传来了好消息,为漂流书亭捐赠价值2万元的书籍。其中很多都是按照书单上采购的,像《平凡的世界》、《看见》、《百年孤独》等等,相当有阅读价值,昨天上午我们挑选了部分书籍带到活动现场,被一抢而空。不过请大家不要着急,接下来,这批书单上的书籍还会陆续漂进全市120个书亭中去。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印刷发行处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漂流书亭的活动,和今年他们正在推广的“书香浙江全民阅读活动”一拍即合,“这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致敬书籍,赞美阅读,让全民读书无门槛。”
最美浙江,美在书香。如今,全民阅读活动在浙江已连续开展了四年,全省各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目前浙江全省已建成25335个农家书屋,处处飘散着油墨香。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表示,捐书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他们还会号召更多的力量加入到漂流书亭中来,“漂流书亭和全民阅读活动一样,都是爱书人为浙江全民阅读点亮一盏明灯,引导大家捧书籍,闻书香。”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