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19日讯 “老板说好明年还能用,现在怎么又不行了?”近日,德清县消保委接到市民投诉,称去年在武康一小区游泳馆办了游泳卡,说好没用完第二年可续用,结果今年再去却被告知卡已过期。
经过消保委工作人员了解,原来是游泳馆老板换了人,原先经营者与新店负责人并未对预付式消费卡进行约定,导致消费者无法正常使用。所幸后经消保委调解,消费者的损失得以减到最低。
“有些店家直接关门玩失踪,消费者投诉无门。”据该县消保委工作人员统计,今年以来,他们已经接到各类预付式消费纠纷和咨询十多起,涉及美容美发、健身休闲等多个行业。纠纷类型主要是卡内余额未用完商家突然关门、商家易主等等。由于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对预付式消费进行规范,消费者购卡时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一旦出现这类纠纷,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
为此,德清县消保委也特别提醒消费者,面对各种优惠促销的预付式消费,一定要理性。
首先,办卡前要对商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可以通过网络查询等多种途径了解经营者的经营状况和市场信誉,不要一味轻信广告和商家的口头承诺。
其次,办卡金额不宜过大。要弄清自己是否真的长期需要此类服务,切忌贪便宜一次性购买高额消费卡,而承担过多风险。
再者,对于违约责任,最好事先同经营者详细约定,尽可能签订书面合同。合同中,明确预付卡的使用范围、有效期限、违约责任等相关条款,要特别注意终止服务、转让等限制性约定,这是对商家的限制也是对自己权利的保护。
第四点,要注意保留章程、协议、发票等相关资料,以作为发生纠纷时的维权凭据。比如很多消费者在投诉时,甚至不清楚自己的卡里到底有多少余额,或者无法证实余额。
最后一点,一旦遇到商家携款潜逃或涉嫌经济诈骗,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