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最新突发  正文
治水拆违大查访
温州瓯海治水不忘乡土文化 专家:借鉴古人治水智慧
2014年09月25日 14:57:28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浙江在线记者 陈铖
【摘要】 第27督查组登上温瑞塘河的河道管理船,水上查访温瑞塘河瓯海段,督查组看到了温瑞塘河的新面貌,但也发现部分河段仍存在污水直排入河的现象。

  温瑞塘河新风貌

  浙江在线温州9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铖昨天下午,第27督查组登上温瑞塘河的河道管理船,水上查访温瑞塘河瓯海段。走访过程中,督查组看到了温瑞塘河的新面貌,但也发现部分河段仍存在污水直排入河的现象。环境专家许盛凯认为,“五水共治”可以借鉴古人治水智慧,因地制宜,生态治水,而不应千篇一律造河堤。

  温瑞塘河是温州重要的河网水系,位于瓯江以南、飞云江以北的温瑞平原,水源主要来自瞿溪、雄溪、郭溪(通称三溪)以及大罗山和集云山的山涧溪流,流域面积74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2平方公里,主河道33.85公里,贯穿于鹿城、瓯海、龙湾、瑞安三区一市,其中有一半河道位于瓯海。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生活、工业、农业等污水长期大量直排入河,河道水质日益恶化。据温州市环保局发布的数据,2000年温瑞塘河V类及劣于V类水质的河段占85.0%,大部分河段水体发黑、发臭,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如今,随着“五水共治”的推进,温瑞塘河的水质和周围环境都有了非常大的改观,即使在城区河段也时常能见到白鹭栖息的身影。瓯海区塘河管委会总工戴刚告诉浙江在线记者,在“五水共治”行动中,瓯海区将塘河文化与治水相结合,建成了“印象南塘”文化商业街,“荷塘月色”等主题文化公园以及规划中河岸的古建筑修复等工程也在创建。

  浙江在线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温瑞塘河的两岸随处可见水乡文化留下的印记。社区街道设置的老人亭位于温瑞塘河岸,老人们三三两两围坐在榕树下喝茶聊天,时不时还能见到停靠在岸边的龙舟。

  “在温瑞塘河搞文化不是凭空捏造的。古温州水系发达,百姓靠水吃水,有着榕亭文化、湿地文化、庙祠文化、以及龙舟文化等乡土文化,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非物质资源。我们在推进治水的同时,也尽可能的将这些水乡文化保留下来并发扬光大。”瓯海区副区长、区治水办第一主任李康介绍。

  河道管理穿途经湿地河段,轮船激起的波浪扩散到河岸两侧形成对比:波浪拍打在道路边的立面硬驳岸上激起层层浪花,而冲向湿地生态软驳岸的波浪似乎都被堤岸吸收,显得平静许多。“这就是生态驳岸的优势,水岸边的植物对洪水,河浪有着天然的缓冲作用,并且植物发达的根系还能有效的保持水土,这是天然的水利设施。”督查组环境专家许盛凯道出了其中的奥妙。

  许盛凯还提到了河岸边的一个个石墩:“这其实是前人留下的水利设施,称为垛坝。每隔一段距离设一个垛坝可以在洪水期间减缓河水的流速,使上游冲刷下来的泥土沉积下来。这是先人的智慧,因地制宜地用最少的资源和人力发挥最大的效果,而不是千篇一律造河堤,这也是现代治水可以借鉴的地方。”

责任编辑: 王黎婧

标签: 治水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