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21日讯 (今日早报记者 朱寅)昨天上午10点,杭州警方今年的最新举措——“警察与公众论坛”第一期在杭州坤和大厦举行。
首期论坛,由下城区警方承办,内容是关于近期一些和民生息息相关的金融问题,这其中,就包括了刚刚一审宣判的因民间借贷引发的“6·10千峡湖铁笼沉尸案”,以及去年震惊杭城的浙江传奇投资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本报均曾作连续报道)。通过对这些真实案例的解读,给予了市民在投资理财上的警示。
自己的钱也打了水漂,前员工揭秘“传奇”内幕
近几年,互联网金融大行其道,P2P公司大量出现,大量问题也随之而来。
去年,下城公安分局经侦大队侦办了多起和P2P公司有关的案件,其中就包括了本报曾重点报道的浙江传奇投资有限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以及黑龙江希捷电子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这些P2P网络公司并不是一个中介,它自己设定资金池,从中成了借款人,最终案件往往因资金断裂而案发。
昨天的论坛请来了一名年轻姑娘。去年,她还是浙江传奇投资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但现在,她已血本无归,自己投资的几十万元打了水漂。
从她的描述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问题。
“我是2013年接触这个行业的,通过招聘方式进入了传奇这家P2P形式的资产管理公司。其实我刚进去的时候对这个东西一点不懂,不过因为公司有一些看着很齐全的资料,我就觉得这个公司应该是很正规的。”
最初,这个姑娘并没有往自己公司的项目投钱,“刚开始,我还是有风险意识的。”
不过,在入职近一年的时候,姑娘觉得公司的情况比较好,蒸蒸日上,而且公司的一些高管也都把钱投到一些项目里,于是,她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也投了钱。
“结果1个多月后,公司就进入了倒闭的状态,我的钱也没拿回来。”后来,这个姑娘才知道,公司的许多项目都涉嫌弄虚作假,不少资金在公司自设的资金池里亏掉了。
“公司通常在游说客户时,会找一些民生类的大项目,然后对其进行产品包装,甚至造假。这一‘套路’,公司内部对业务员有专门培训。”她说。
到最终案发,传奇公司差不多有投资的客户1900多名,而拿不回钱的有将近1000人,涉及资金近2.8亿元。
中老年人群容易受骗,不要轻信“口口相传”
在论坛中,不论是警方还是金融从业人员都提到了一个情况:过去相对心理比较保守、胆子也比较小的中老年人,已经成了民间投资公司的主攻目标,也成了多起案件中的主要受害群体。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永红认为这个问题非常值得关注,“人年纪一大,往往会心智变弱,辨别能力下降,和社会沟通的能力下降,接触的信息很单一。”
李永红认为,现在社会住宿条件改善了,一般子女和父母都不住在一起,其实老年人挺孤独的,“老年人为什么非常相信一些民间投资理财顾问甚至一些骗子的说辞,就是因为那些工作人员一口‘爸爸’,一口‘妈妈’,叫得他们非常开心。”
“预防犯罪,我们首先就要照顾老年人的心理需求,经常去关爱他们,跟他们交流沟通。他们越了解这个社会现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受骗悲剧就会越少。”
那么,中老年人该如何防范这样的骗局呢?论坛请来了杭州一家很有公信力的银行的专业资深理财投资人员毛融。
对于一些投资产品的信息,中老年群体间往往是口口相传。“比如有人会‘好心’告诉你一些‘秘密’:某个产品‘很有背景’,值得买。但我的建议是,如果你自己不懂,那最好不要碰。如果想投资这个产品,那么你应该去公开渠道查询关于这个产品的信息,只有有据可查的项目才是靠谱的。你想想看,人那么多,为什么‘秘密’偏偏找上你?”毛融说。
而按照一些投资从业人员的建议,现在五六十岁的中老年投资者,最好是能将至少一半的钱放在能确保本金安全的产品里,另外一部分再酌情投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