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专题】行进浙江 精彩故事
品天台茶境 悟茶中真谛
2015年05月18日 10:32:06 来源: 天台报 许廉明

  茶道表演张清秀摄

  华顶茶叶基地/范旭初

  天台山茶文化历史悠久,别具一格,那就是与儒释道三教的完美融合,从而形成了茶禅一味、罗汉供茶等茶文化,并在天台的山山水水和寺院道观留下了茶文化的身影,可以说天台山独特的环境产生了独特的茶文化。让我们走进天台山,感受天台茶文化的浪漫情怀。

  茶道之源

  葛仙茗圃

  “天台众峰外,华顶当其空,有时半不见,崔嵬在其中。”华顶是一个“三伏暑天如寒秋,四季云雾泛浪头”的云雾缥缈世界。归云洞口云雾悠悠、芳草萋萋,葛玄手植的33丛进化型古茶树在这里度过了千余个春秋,吸收了千余年日月精华,所产华顶云雾茶,品质特别高,为天台山云雾茶中的精品。洞前有华顶寺,初名善兴寺,为晋天福元年国师德韶大师创建。

  每逢五月,山上盛开云锦杜鹃,漫山遍野,繁花似海,又似彩云洒落,繁花环抱着碧绿的茶园,茶园点缀着似锦繁花,如诗如画,堪称奇观。登顶峰拜经台,俯视山川,峰峦起伏,浮云翻滚,犹如置身天际。赏杜鹃花,品云雾茶,真乃人生一大幸事。

  天下十七水

  破竹煮细茶

  紫凝山重峦叠嶂,秀岩怪石,幽谷奇洞,云雾缭绕,神奇秀丽,山中有瀑布,垂流千尺,从山崖上分三折泻下,莹如白练,蔚为壮观。此瀑布与桐柏山的福圣瀑、石梁雪瀑合称天台山瀑布“三绝”。紫凝瀑布之水,冬夏不竭,水质清洌。唐时,“茶圣”陆羽来此品茗,把山中瀑布评为最宜沏茶的“天下第十七水”,山因而得名“瀑布山”。名茶配好水,方为上乘。明张大复《梅花笔谈》中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曰:“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当你来到这里,用天下第十七水沏上一杯浓醇的天台山云雾茶,你将会感悟到当年陆羽为何把此水评为天下第十七水了。

  寻根问祖

  荣西足迹

  万年山也是天台山云雾茶传统主产地之一,清代文学家袁枚在《万年寺题壁》一诗中写有“云雾茶浓水味清”的评语。当年荣西习禅之余,常在此考察种茶与茶叶采制技术,调查民间饮茶及寺僧以茶供佛等习俗,归国时带走了大量天台山云雾茶茶种,播植于日本,后著《吃茶养生记》,大力推广饮茶养生,被誉为日本“茶圣”。道元、圆尔辨圆与荣西一样,回国时同样带去天台山茶种和天台山茶文化,在日本静冈等地生根、开花、结果。

  漫游万年山,在领略山水风光的同时,寻访荣西、道元、圆尔辨圆等人的足迹,可以感悟到天台山茶文化对世界茶文化发展的贡献。

  洞穴清幽

  品茗修身

  赤城山因石色赤赭如火,望之如城堡雉堞而得名,其山形山色在四周青山环碧中独树一帜,故有“赤城霞起以建标”之说,是天台山的标志之一。赤城山是儒释道三教同修同栖之地。道书称西汉茅盈被天帝任命为司命真君,负责治理赤城山;东晋高僧昙猷曾在此修禅悟道,建中岩寺,逐步将天台山开辟为佛国;宋代,赤城山上还建有书院,活佛济公年少时曾在此习读诗书。山上现存的建筑和洞穴主要有佛教寺院紫云洞(中岩寺旧址)、道教第六洞天玉京洞、济公院、悟月楼等,山顶还有一座梁妃塔,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四年(公元538年)。

  赤城山上洞穴清幽,山泉潺潺,在生活节奏日益快速的时代,赤城山不失为煮茶品茗的好地方。尤其在悟月楼,泡上一杯天台山云雾茶,静心品茗赏景,体悟人生,当是一种无上的“清福”。近代著名教育家、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曾于1936年登临赤城山,在玉京洞烹茶赏景,还留下了题对:山中习静观朝槿,竹下无言对紫茶。

  千秋祖庭茶风远播

  国清讲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是佛教天台宗的根本道场,也是日本、韩国等国佛教天台宗和茶文化祖庭。

  唐贞元二十年,日本遣唐僧人最澄来到国清讲寺参习佛学,回国后创建了日本天台宗,被尊为“传教大师”。最澄还从天台山带走茶种,移植到日本,首开日本种茶的先河。宋熙宁五年,日僧成寻来到中国,于五月抵达天台山,参拜台宗祖庭,瞻礼罗汉道场。在其所著的《参天台五台山记》中就详细记载了许多天台山所独有的佛门茶事:“未一点,至国清寺大门前……寺主赐紫仲方、副寺主赐紫利宣、监事赐紫仲文为首,大众数十人来迎。即共入大门,坐寄子吃茶。次诸共入宿房,殷勤数刻,宛如知己。又次吃茶,寺主大师遣唐历见日吉凶,壬辰吉日者,即参堂烧香。先入敕罗汉院十六罗汉等身木像、五百罗汉三尺像。每前有茶器,以寺主为引导人,一一烧香礼拜,感泪无极。”此后,在他所到的真觉寺、大慈寺、方广寺等寺院,均有住持、寺主为其点茶共饮。可见,以茶供佛和以茶待客已是当时天台山诸寺院的基本礼节,影响播及海外。

  现今,在国清讲寺七佛塔旁有国内唯一一块由日本友人种植的“御奉茶纪念”茶园,文物室内保留有最澄入唐度牒文书和最澄入唐图两幅珍贵文物。这是天台山与日本茶文化交流及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

  佛天雨露罗汉供茶

  石梁飞瀑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所在,在崇山翠谷之中,一石横跨天际,瀑布喷涌而下,“昼夜起风雷”,令历代文人骚客为之倾倒,留下无数壮美诗篇,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近瀑布的古方广寺为五百罗汉道场,中方广寺是禅宗道场。

  石梁方广寺为供养五百罗汉,衍生出了闻名中外的茶道文化——罗汉供茶。当你坐在石梁桥头的昙华亭中静心品茗,聆听亭外的“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击钟鼓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雾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恋色,有色皆空。”定会把你带入禅的意境,涤尽心中一切烦恼。

  仙谷细品茶洞天共问道

  琼台仙谷位于桐柏山西面的百丈坑中,全境为花岗岩地质地貌、典型的峡谷景观,面积约30平方公里。是天台山最早的茶产地之一,秦汉时就流传有桐柏山民煎茶为药的传说;千百年来,居住在桐柏宫的高道耆宿还泡制独特的道教养生茶来辅助修炼。

  沿峡谷北行,两崖奇峰对峙、山势陡峭,愈入愈奇!中间西灵溪绿水碧潭、波光粼粼,山光水色、相映成趣。峡谷尽处,崖壁下,一高一低摆布着两个龙潭,瀑布从崖顶喷涌而出,跌进面积约四十平方米的长方形上龙潭,水面涌起雪白的浪花,风雷激荡,壮美中带几分惊险,下潭圆形,瀑泉缓泻,水色澄碧,崖沙黄软,格局迥异上潭。唐画家崔山人对景挥毫,创作了一幅《百丈崖瀑布图》,李白觉得形神兼备,就把它要了去。主要景点景观有:八仙湖、凌波栈道、悬空廊、九峰台、悟真坛、锁龙居、碧玉苑、跨鹤台、通天牌坊、凌云栈道、桃源幻景、琼台双阙、仙人座等三十余处。经通天牌坊、凌云栈道至山顶就是中国道教南宗的祖庭桐柏宫。

  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在琼台仙谷品饮一杯天台山云雾茶,你能体念到茶所具有的性俭、自然、纯朴、中正平和、超然空灵的特性,以及道教崇尚虚静自然、清静无为的思想,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更能体会到道教树立的茶道灵魂——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文字整理/许廉明

标签: 天台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