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秋色孙铭浩摄
莲花梯田梁臻摄
(右上)四知堂,(右下)猎坛将军神龛陆树栋摄
南黄古道红得发紫,莲花梯田美丽壮观,“四知太守”震撼人心,“大年初一拜墙孔”的典故,您知道吗?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作,龙穿破壁的由来,中国旅游日为什么定5月19日,你知道吗?
南黄古道
昔时的南屏乡境内,漫山遍野都是香枫树与桕子树,到了金秋,这两种树的树叶红得发亮,可谓“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构成天台十景之“南山秋色”美景。元代曹文晦诗云:“观彼南山小众山,霜明红树碧云寒。馀青入座挹不尽,积翠浮空染未干。漠漠只愁晴雾隔,霏霏休待夕阳看。何人会得悠然趣,前有陶公后有韩。”
如今的南黄古道,更是红得发紫。这是天台南屏乡通往临海黄坦乡的千年古道,全长约15公里。古道两旁,百年枫香、古松、古樟挺拔虬劲,每当金秋,红绿相衬,格外美丽。北京香山红叶举世闻名,南黄古道的红叶堪与之媲美。故网上誉为:“北有香山,南有南黄。”
莲花梯田
梯田处处有,可像莲花梯田这样美丽、壮观,如九瓣莲花的实属罕见。从流水湍急的山涧,到白云缭绕的山巅,凡有泥土的地方,都开辟了梯田。垂直高度上千米,方圆数公里。那起伏的、高耸入云的山,如一级级登上蓝天的天梯,像天与地之间一幅幅巨大的油画。置身回龙庙所在山巅,旋转360度,满眼皆是层层叠叠的梯田,心灵刹那被深深震撼,这是一种难以言表的,为大自然的雄奇和人工伟力所引起的震撼。这里一年四季景观各异,阳春,油菜花怒放,如黄金绸缎山间挂;盛夏,佳禾吐翠,似排排绿浪从天泻;金秋,稻穗沉甸,像座座金塔顶玉宇;隆冬,银装素裹,若环环白玉砌云端;与有江南布达拉宫之誉的上山村和红墙黛瓦的回龙庙相衬映,美若仙境。
四知太守
前杨村中心有个“四知堂”,供奉杨氏始祖、汉代清官杨震。
杨震有个学生,名叫王密,是荆州人。在杨震治理荆州时,他协助出谋划策,很有才干。杨震认定他是个人才,便举荐他出任昌邑县令。
昌邑在东莱境内,半年后杨震调任东莱太守。王密主动前来拜见,师生久别重逢,高高兴兴地聊到深夜。夜深之时,王密突然神秘兮兮的“嘘”了一声,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包袱,说:“恩师,您收好。”
杨震打开一看,什么都明白了:十斤黄金。
他强压怒火,极度悲伤地问:“我了解你,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王密还没回过神来,大概是官场混久了,脑袋也迷糊了,很轻松、得意地安慰说:“您放心,现在夜深人静,这事没人知道……”话音未落,就看到他的老师,怒目圆睁盯着自己,眼光像刀子一样,几乎是用尽全身的力气,发出了那一声振聋发聩的怒吼:“天知,神知,子知,我知,何谓无知者!”
这怒吼,当时几乎传遍大汉朝,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于是,清廉正直的杨震,有了一个响亮的称号:“四知太守。”
大年初一
拜墙孔
山头郑村,是一个被誉为最后原生态古村落的千年古村。谁知人们对这古村最传神的描述却是:山头郑人痴哄哄,大年初一拜墙孔。
相传宋朝末年东阳郑姓孟五公背着一尊猎坛将军,游猎四方。当他行至南山山头郑村时,放在地上的猎坛将军却像生了根一样,再也搬不动了。孟五公心想,莫非是猎坛将军指点我留在此地。他放眼四望,只见青山环绕,绿水东流,是个理想的村基。于是,孟五公就按猎坛将军的指点在溪旁筑室定居,娶妻生子,经过近千年的繁衍生息,也就有了山头郑这座山村,有了南山郑氏。
元初,郑氏后人为了缅怀先祖孟五公,在村里的老街旁专门建了一座神龛,供奉神奇的猎坛将军。每年的大年初一,郑氏村民都会端着五味粥,来到神龛前,祭拜猎坛将军。这就是“大年初一拜墙孔”的来历,相沿成俗,直至今天。(陆树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