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行进浙江 精彩故事
后户傍梯升碧汉 前村隔水对青山
2015年05月18日 14:09:11 来源: 天台报

  灵猿长啸陆树栋摄

  如来古洞

  迎客瀑

  天湖四大特色,天下放生活动起源,灵猿长啸的故事,武状元陈桂芬读书处,你知道吗?

  名家画天台

  王德惠

  1924年生,天台溪头王村人。中西画并擅,山水、人物、花鸟兼长。

  天湖特色

  天湖景区位于龙山,与始丰新城近在咫尺。该景区现有三大特色景观引人入胜,其一为“奇岩耸峙”,其二为“三湖层叠”,其三为“古韵深深”;待休闲设施完成后,将又添一大特色,即“休闲乐园”,其魅力十分诱人。“湖光山色美如画,奇岩怪石妙趣多,古韵深深透异色,休闲乐园醉游人。”这是人们对天湖景区的点赞。

  放生源头

  钟鼓岩似钟如鼓,十分传神。其下方的清潭,为智者大师于陈太建十年(578)创立的放生潭,潭水清澈,碧波荡漾。传智者大师常于凌晨天色朦胧之时,趺坐钟鼓岩顶,为放生潭中的水族讲经说法,一部《流水品》,引得鱼儿欢腾跃舞,成为千古绝唱。

  放生潭开创了全国放生之先河,陈宣帝为此特颁诏令:“严禁采捕,永为放生之池。”此后,智者大师自始丰溪泛舟灵江至出海口,一路宣讲《金光明经》,劝说渔民拆毁拦捕鱼虾的罨堤,倡导放生。在智者大师慈悲心怀的感召和地方官员的带动下,灵江水系沿岸百姓纷纷把自己的捕鱼罨堤废去,自椒江口上溯至天台始丰溪、仙居永安溪数百里长的整个水系都成了放生之水,放生成了沿岸渔民百姓的习俗。

  宋绍兴十四年(1144),宋高宗敕置龙山放生潭,并定农历四月初八为“佛诞节”。佛诞节这天,方圆百里的官宦乡民齐集于此,敬神演戏,率众放生,形成习俗,相传至今,当地人称为“放生节”。

  灵猿长啸

  “猿啸岩”位于蛟龙飞瀑前的崖壁上,高近30米,状若一只灵猿,伸着脖子,张开大口,正在仰天长啸。其朝天的鼻子、铜铃般的眼睛无不惟妙惟肖,十分神似。

  传说此猿乃智者大师所豢养,十分通灵。当时后山王村有个名叫王百万的恶霸,无恶不作、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由于官府庇护,百姓敢怒不敢言。灵猿见此愤愤不平,仰天长啸,声震天庭。玉帝闻之大怒,即下令何仙姑下凡察访惩恶。

  何仙姑下凡后,化作村姑来到龙山,恰逢王百万和二名家丁在强抢民女。

  何仙姑姗姗来到王百万身前,道一个万福:“小女子口渴难熬,请给口水喝。”王百万闻声一瞧,见是一个如花似玉的美人,顿时酥了半边身子,嬉皮笑脸地说:“美人要水喝,有,有啊!只要你肯做我的第九房姨太太,不要说喝水,就是山珍海味,也让你吃个够!”说着便动手动脚来抓何仙姑……何仙姑强压怒火,大声说:“且住,小女子还有话说。”说着,随手从山崖摘下一块岩石,化作一枚仙桃,说:“这枚仙桃,吃了可以返老还童,今日奉送于你,你就饶了我吧,我已有老公了。”王百万见是仙桃,不禁心动,但又舍不得放过美人儿,便说:“仙桃、美女我都要。”同时指挥两个打手来抢何仙姑。

  何仙姑怒火填膺,擘手将仙桃抛出,喝声:“看桃!”话音刚落,只听得“轰隆隆”一声巨响,仙桃化为一块桃形巨石,把作恶多端的王百万埋葬在始丰溪底。

  这块桃形巨石现在还卓立在龙山放生潭上游约100米处的始丰溪上,人们称之为“仙摘岩”。

  武书院遗址

  龙山武书院创建于清同治年间,书院创始人洪士勇,玉湖洪人,曾是太平军虎贲将军,太平天国失败后隐于此。书院开设的科目有:举石礅、骑射、拳术、刀枪剑棍及武经、策论等,办学时间近50年,培养出武状元陈桂芬、武进士洪式抡等一大批文武人才、武术精英。陈桂芬勇夺同治七年武状元,业绩骄人。直至今日,当地习武之风仍盛,不仅用以强身健体,而且每当元宵节,舞龙、舞狮、拳击、剑术等表演异彩纷呈,为节日增添欢乐气氛。

  如来古洞

  如来古洞深12.3米、高2.7米、宽5.65米,幽深古朴、冬暖夏凉。早在1400多年前,佛教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隐居松隐居时,便常来此打坐练功。明万历年间创师姑庵,明代工部侍郎张文郁的师父孙道人亦曾隐居于此修炼,改名如来洞。殿宇依岩而建,上下一体,飞檐翘角,气势巍峨。大旅行家齐周华诗云:“行行又有小明岩,灵峭幽奇屋数间。后户傍梯升碧汉,前村隔水对青山。迂回曲径芝田秀,洒落飞泉夕照间。愿乞如来分半座,隐居终老闭柴关。”

  (陆树栋)

标签: 天台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