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最新突发  正文
小鱼虾激活海上加工业 "互联网+渔业"让新鲜48小时到达
2015年09月01日 21:06:59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浙江在线 记者/吴振宇
【摘要】 作为我国第一艘海上水产干制品加工船,排水量2000多吨的“华盛渔加1号”具备每小时加工30吨鲜丁香鱼、毛虾等海产品的能力,可以说已然成为浙江现代渔业的航母。“靠海吃海”的浙江海洋企业,正在让传统的“捕鱼捞虾”转变为“精耕海洋”。
大型加工渔船“华盛渔加2号”。

  浙江在线杭州9月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吴振宇编辑/马丽红)平静浩淼的东海上晨曦初绽,金色海面鳞波熠熠,似乎预示着渔获丰收的一天。大型加工渔船“华盛渔加1号”和围绕它的百余艘小渔船也即将开始紧张而忙碌的作业。

  作为我国第一艘海上水产干制品加工船,排水量2000多吨的“华盛渔加1号”具备每小时加工30吨鲜丁香鱼、毛虾等海产品的能力,可以说已然成为浙江现代渔业的航母。“靠海吃海”的浙江海洋企业,正在让传统的“捕鱼捞虾”转变为“精耕海洋”。

  “渔业航母”让新鲜“即时制造”

  曾几何时,过度捕捞导致东海渔场昔日的“海上粮仓”日趋“荒漠化”,使大批渔业企业和渔民的生存难以为继,大黄鱼等海鲜更是在餐桌上难得一见。

  打造“华盛渔加1号”的是瑞安企业华盛水产有限公司,与很多渔业企业不同,华盛主要加工的是丁香鱼、毛虾、海鲶鱼等“小鱼小虾”。

  “这也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郑志成说,传统海上渔业捕捞的都是带鱼、黄鱼等经济鱼类,由于过度地捕捞资源变得越来越稀少。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当海洋自然环境当中的食物链断裂后,大鱼越来越少,小鱼的天敌就少了,繁殖量反而越来越多。

  数量如此庞大的小水产过去难以有效利用。以丁香鱼为例,这种一年生小鱼离水数小时就会死亡,被称作“离水烂”。渔船将丁香鱼运回陆地加工费时费力,在过去通常只能被加工成饲料,大量资源被白白浪费。

  为把捕获的“小鱼小虾”制成更新鲜的成品,华盛投资建设了“华盛渔加1号”,这艘海上流动加工渔船配备了3条国际先进的自动水产干制品加工流水线,直接开赴捕捞海域对捕获的水产品进行即时加工,保证海产品的鲜度和安全性,开创了全新的渔业生产模式,是全球第一艘可即时现场水产加工的巨轮。

  不仅如此,大型加工渔船通过“大船带小船”作业模式,可以一次与一二百艘小型渔船共同出海作业,免去了渔船传统作业时运输水产品回港的往返环节,大大节省了运输费用和能耗,并延长了海上作业时间。继“华盛渔加1号”之后,排水量达到4000多吨的“华盛渔加2号”也顺利竣工上水,相比前者建造规模更大,投资更多,生产效益也更高。

  “互联网+渔业”撒出“海上第一网”

  面对电子商务风起云涌的国内消费市场,“互联网+渔业”也成功撒出了“海上第一网”,率先开创了时鲜水产品线上销售新模式。去年3月,华盛通过聚划算网站推出的“亚洲最大的渔业航母——海上第一捞”促销活动,就吸引了大批消费者追捧,一时间创下了难以想象的销售奇迹。

  “华盛渔加2号”海上加工船率领100艘渔船出海作业后,在30分钟内就可以完成对新捕捞鱼虾的加工。借助船上的无线网络信号,“华盛渔加2号”在海上实时处理网上买家的订单。鱼虾从捕捞上船,到收购、清洗、蒸煮、干燥、冷却、包装、冷藏的每一个过程,买家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即时查询。

  这场“秒杀”活动开始后仅仅32秒,1000单共计6.5吨熟虾皮就全部抢购一空。第一网捕获的水产品,在“华盛渔加2号”船上加工后于当天运回港口统一发货。成功抢拍的买家,48小时内就可以品尝到海鲜美味。

  阿里巴巴聚划算总监刘家洛说,华盛水产作为渔业加工业的龙头企业,其海上加工能力走在全国前列,这也是他们选择华盛合作的原因。“通过聚划算,华盛能直接接触消费者及消费需求,这是传统销售模式的改变,今后,华盛不仅仅有加工业,还有服务业。”

  携手阿里巴巴聚划算平台,实现了“渔业航母”与“电商巨头”的强强合作,而“渔业航母”优越的海上加工能力无疑是受到电商企业青睐的关键。海上移动加工船直通电商平台乃至消费者,使得渔获销售不再是“卖库存”,而成为“卖需求”,大大减少了流通环节和流通费用,已然成为未来渔业产业的新路径。

  深挖资源扩大市场

  自2014年5月以来,浙江渔场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专项行动取缔了13000多艘涉渔“三无”船舶,并加大伏季休渔的海上执法力度,以恢复东海渔场往日丰沛的渔业资源。

  在国内海域渔业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下,不少浙江渔民把目光投向了“蓝海”。越来越多的传统渔民登上远洋大船,前往北太平洋、印度洋和亚丁湾等地从事远洋捕捞,渔获在当地可以直接冷冻输入欧美国家,还有很大一部分将销往国内市场。

  就在今年的伏季休渔开始前夕,舟山广源渔业的5艘远洋捕捞船从岱山港口起航,将远赴非洲的安哥拉海域进行捕捞作业。在年底前,来自大西洋的金枪鱼有望端上浙江人的餐桌。据了解,目前浙江很多渔民也有投身远洋捕捞的想法,但是受种种因素制约仍持观望态度。

  在勇敢开辟远洋捕捞产业的同时,一部分渔民一直深耕着国内海洋资源。“消费者的消费观念需要改变,大多数人现在还认为大鱼大虾才是品质最好的海鲜,实际上并非如此。”郑志成告诉记者,小鱼小虾的营养丝毫不比大的鱼虾差,而生产、消费的环境资源成本却远远比大鱼虾低。

  在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下,在过去产品以面向日韩、欧美的外贸为主的水产品企业明显受到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国内市场的开拓进入了企业新的发展视野。

  “学校配餐就是我们未来产品考虑的一个方向。日本很多中小学生每天中餐都要食用丁香鱼,营养非常丰富,我们也正在考虑把这种产品带给国内的青少年一代。”郑志成说,企业专门为开发新产品组建了研发团队开发深层次的产品,例如休闲食品和佐餐食品,希望产品更加适应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进一步提高附加值。

责任编辑: 马丽红

标签: 海洋经济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