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22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陈文文)翻开三季度“成绩单”,一系列关联转型升级的结构性指标呈现较快增长,甚至是两位数增长。浙江经济的结构调整在明显加快。
不断用新的、更有效率的经济活动去代替旧的、效率日下的生产投资,实现新旧动力转换,正是浙江经济保持活力的秘密所在。过去浙江依靠低成本的资源要素,实现了经济跨越发展。随着要素驱动为支撑的传统增长动力逐步下降,浙江正加快更新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高质量的GDP”正在取代“高增速的GDP”。将增长动力从依靠外延投入为主、数量增长型的“规模红利”,转向内涵提升为主、质量增长型的“生产率红利”,让所有市场主体充分释放能量。这些释放的能量,将会给浙江带来什么?
打开三季度的“窗口”,我们看到一个正在转型中但还未转到位的浙江,看到一个新旧动力此消彼长的浙江,虽然前路非坦途,但“新马达”已经发动,新蓝图正在绘就。
表面是速度换挡,实质是动力转换
服务业重塑浙江“底色”
结构改革是一个漫长的旅程,但浙江这列火车已经出站。在浙江新的增长模式中,服务业成为一大重点与亮点,成为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前三季度,服务业撑起了GDP的半壁江山,对GDP的增长贡献率已逾六成,产业结构从“二三一”到“三二一”。信息服务、现代金融等发展势头迅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开始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特征。
专家认为,浙江产业结构由原来的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的趋势更加明确。这背后有消费结构升级的原因,对休闲养生型的旅游、度假、绿色食品,对高品质的教育、文化、医疗等消费需求越来越旺盛,催生了浙江一大批服务业新产业。像桐庐就催生了五个“不冒烟”的产业集聚区——总部经济、休闲旅游、科技服务、健康服务和智慧快递,“逆势”赶超工业强县。
晒出浙江百强企业榜单,服务业企业增势最猛。今年百强榜单中,服务业企业达到22家,比上年增加了3家,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加17.67%,占百强收入总额的26.65%。
服务业正在成为扩大有效投资的新战场。前三季度,服务业投资增长14.7%,高于面上投资增速3.5个百分点,投资增幅明显大于工业投资。杭州的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和文化创意,宁波、舟山的港航物流,温州、台州的地方金融,绍兴、金华的商贸流通,丽水的养生养老……全省有超过50个县(市、区)的服务业投资增速高于工业投资增速,服务业已经成为浙江县域经济的新增长点。
被寄予厚望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今年浙江专门出台意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首次明确要重点发展信息服务、研发服务、创意设计、物流与供应链服务、融资服务、商务服务、服务外包、节能环保服务这八大生产性服务业。在浙江物产、阿里巴巴、传化这样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浙江制造未来将走上一个新台阶。
值得一提的是,在创业创新的激荡下,租赁和商务服务、教育、金融等靠竞争取胜市场的营利性服务业,前三季度增加值增长20.4%,也为GDP贡献了1.5个百分点。这样的“浙江服务”,更加令人期待。
传统增长动能在更新,新的支撑力量正成长
新业态新经济势渐强
面对眼下的经济下行压力,经济结构能否实现再平衡?能否顺利爬坡过坎?这取决于新旧动力转换的速度。
随着市场需求、发展阶段的变化,浙江传统优势在弱化,而与之相伴的“低、小、散”等先天不足则凸显出来。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企业规模偏小,产品档次偏低,生产力布局分散……在互联网冲击下,块状经济走向何处?县域经济如何重现辉煌?民营企业的传统治理结构能否适应?
传统的支撑力量正在消退,新的力量正茁壮成长,新产业、新业态呈爆发式成长,但目前新旧动力转换还没有衔接到位。能否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顺利过渡衔接,率先迈向中高端,对于浙江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继续保持领先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浙江独有的天时地利是互联网。前三季度,浙江和互联网相关的商品销售增长较快,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快速发展,居民网络消费增长33.7%,快递业务量增长53%。
阿里巴巴诞生在浙江,对信息产业的贡献、对人才资本的集聚和对年轻人创业创新的激励,其善莫大焉。从互联网催生出来的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几张办公桌、几台电脑的创客空间、咖啡工场……这样的平台虽小,但小平台将来会有大贡献;大数据、云计算……现在虽然更多还在孕育萌芽,但这些“星星之火”,必将燎原。
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不仅是产业升级的重要课题,也正是浙江“长袖善舞”之处。互联网+创客+智造,在浙江大地衍生出这样一幅场景: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或将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全社会力量利用互联网参与改造传统产业,同时也提升消费需求,通过创新供给,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改革新红利转化为发展新动力
新增长极正在形成
转型升级是为了达成新的平衡,既要有一定的速度,又要有好的质量。对浙江这样传统产业比重大、中小企业多的省份来说,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正面应对经济压力,浙江向改革要红利。为了帮助更多小微企业长成“参天大树”,降低资金成本,滨江首推工位注册制。在这之前,不少“创业咖啡”创业者,还要到处找独立办公空间创办公司,现在只需要众创空间的一张桌子。
更重磅的改革动作,如“4+6”国家战略举措和改革项目全面落实,省海港集团组建,特色小镇创建……正成为浙江以改革再创发展新优势的重要载体。
在改革的号角下,前三季度,能够主动适应甚至引领新常态的区域、产业、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态势就比较好,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大的市县,发展速度和质量相对就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装备制造、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增幅,普遍高于全省工业平均增幅的三分之一。汽车、通信电子的增幅分别高达17.3%和14.4%,但八大高耗能行业仅增长3.7%。首批38家省“三名”培育企业利润增长20.8%,全省年产值50亿元以上的71家企业利润增长11.5%。
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产业,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新技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模式,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业态,浙江的“四新”经济在影响我们生活的同时,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培育这些新的“发动机”,不忘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智能化改造,促进“老树发新芽”,如此“双轮驱动”,浙江经济方能行稳致远。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