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13日讯 (今日早报记者 陆海峰)在杭州市区出门开车,最让人操心的不是路该怎么走,而是车该怎么停。最怕去泊位超紧张、到时候找不着停车的地方。
那么,杭州哪几条路最难找车位呢?近日,“杭州发布”微信公众号公布了一组由杭州市城管委道路停车收费监管中心提供的数据。
上面称,截至今年10月底,杭州主城区(含滨江、下沙、西湖景区)近1.5万个停车位,日均周转次数约为3.5次,湖滨、武林商圈区域道路泊位比较繁忙,日均周转次数为5.8次。而其中湖滨区域的仁和路、吴山路、国货路、学士路、菩提寺路等个别道路的周边公共泊位日均周转次数更是突破7次。因此,也有网友把这5条路封为杭城“最难停车”的路。
“其中仁和路的日周转次数更是达到了8.26次,是所有收费泊位日均周转次数的2.36倍。”一名知情人士说。
真的那么难找车位吗?早报记者也实地走访了这上榜的五条路,为大家带来了第一手的停车情况。
【菩提寺路】
饭点时段临时停靠多
白天比晚上更易找到车位
上午10点多,记者驾车从庆春路右拐进入菩提寺路,十分幸运的是,才行驶到长生路口时,就发现了一个空的泊位。
停车收费员周大姐快步走上来,询问是否停车,得到记者肯定的答复后,她便报出了这里的停车收费标准。
“这里停车收费可不便宜,所以只要有车辆过来停车,我都会向司机解释清楚。”周大姐说,“相比之下,附近学士路这里有一个停车场,只要6块钱一小时。如果司机表示这里停车费太贵,我就指点他停到那个停车场去。”
周大姐管着菩提寺路上东坡路社区出口段的13个车位,当记者问及这里停车是否困难时,她表示某些时段要碰上空的泊位确实不容易。
“这13个车位有一部分包给了附近社区的住户,包月收费,傍晚停进来,大清早又开出去,不过也有一停就停好几天的。”周大姐说,“所以有几个泊位的周转次数不怎么高,特别是傍晚以后,这里几乎没什么空位。”
不过,一排13个车位也不是全部都包给了包月用户,平时还是有一些其他车辆前来停车,一般都是“快停快走”。“尤其是中午和傍晚的饭点,因为旁边就有一家新丰小吃,不少司机会来这里临时停靠,吃完就走,只停15分钟左右,有的干脆打包,连5分钟都不要。”
周大姐解释,省儿保新院区启用以后,这条路的停车情况也比以前空了一些,不过一天三四十笔的停车费用还是有的,从频次上来看,这13个车位的周转率也不算低。
【学士路】
东头难停西头较空
市一、省妇保周边车位紧张
随后记者步行至学士路,从西面这一头一路走到东面这一头,发现了一个明显的特征,整条学士路以板桥路为界,东侧停车位相对紧张,西侧则零星空着几个位子。
再一问停车收费员,这位师傅也表示,学士路上停车确实有这么个情况,“主要是因为西侧这一段有一个停车场,收费比较便宜,所以大伙儿都停那边去了,车位相对就空了。”
“而东侧的这些泊位,一般有司机开过来,看到空的泊位就直接停上了。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去医院的,所以也比较匆忙,不会太在意停车的费用。”这位停车收费员说。
记者也发现,在市一医院和省妇保周边的停车位基本上都是满的,记者来回转了两圈,都没有发现一个空着的车位。
“省妇保的对面也有一个停车场,但是容量不大,很容易饱和。所以连带路边的泊位也很紧张了,想在这一带找到泊位停上车,真的是很难。”这位停车收费员说,“相比之下,倒是市一医院墙边的停车位情况要稍好一些。”
【仁和路、吴山路】
全杭州最为繁忙的停车位
日周转次数八九次很常见
随后,记者又驾车从浣纱路进入了仁和路,一路左顾右看,没找到空车位,接着又右转进入吴山路,还是没有空车位。就这样,记者以缓慢的车速绕了三四圈,半个小时都过去了,愣是没找到车位。最后,记者只好将车子停在湖滨银泰商场的地下停车场。
记者找到在仁和路收停车费的唐师傅,他说他是代班的,因为原本这里的收费员请假了。
唐师傅告诉记者,他自己的点位是在白傅路上,相比起自己的点位来,这里简直“忙死”。
“白傅路尽管挨得西湖更近,但在白天基本上还是比较空的,只有傍晚开始才逐渐忙碌起来。”唐师傅说,“但是仁和路上不一样,从早到晚都很忙,来这里停车的都是去医院的。”
这一点也得到了在吴山路负责停车收费的沈师傅的同意,沈师傅告诉记者,自己虽然只管了8个车位,但是从每天上班开始,这8个车位基本上就不会空下来,“基本上也是以去医院的为主。”
沈师傅表示,相比于停车新政前,实施新政以后这里的车位显得更加繁忙,“因为停车费贵了,所以开车来办事的人都会抓紧时间,办完就马上离开,这样一来,每天车位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就更多了。”
唐师傅和沈师傅每天基本上都要收四五十笔停车费,所管辖的泊位每天周转次数至少在5次以上,就算周转八九次,也已经见多不怪了。
“这里的车位基本上没有包月用户,主要以办事临时停靠车辆以主,加上停车费的价位可不便宜,车位的周转次数自然就多了。”唐师傅说。
【国货路】
周五到周日很难找到空车位
但在工作日一般不会全停满
最后记者来到的是国货路。从浣纱路左拐进入国货路,出乎意料的是,刚拐入路口就找到了车位,而当记者刚下车要庆幸自己的好运气时,突然发现前方的路边还有两三个车位空着。
收费员周大姐笑盈盈地走了上来,向记者介绍了收费的相关细则。
周大姐在国货路上管着从浣纱路口到青年路口的8个车位,她总结这一路段的停车情况就是“平时很空,周末很忙”。
“工作日来这里办事的人很少,一般停在这里的车子就是来锦江之星的,办好入住后,也会把车停进附近的一个小型停车场。”周大姐说,所以在工作日里,这里很少会发生全部停满的情况。
那为什么周末会很忙呢?
周大姐解释,这里附近有一个培训班,所以每逢周五下午起到周日,就会有很多车辆涌向这里,8个车位根本无法满足,甚至连马路对面没有车位的路边也都停满了车子。
说起这里的车位周转次数,周大姐估算了一下,一天也就五六次。她说,来停的车子都是稍微停一停就走的,频次很高,一天下来她也能收到四五十笔费用。
泊位周转次数多不代表停车难
车主找到车位的几率比以前更高
去年8月25日起,杭州实施停车收费差别化政策,核心区域泊位每小时费用从6元涨至10元(第二个小时起每小时12元),而记者踩点的这五条道路也在涨价之列。
记者从杭州市城管委停车监管中心了解到,一年下来全市每个泊位日均周转次数保持在3.5次左右,比去年8月25日实施前的2.6次提高了0.9次。
差别化收费政策使得核心区域泊位周转效果更为明显,核心区域的湖滨区域由原来的4.4次提高至现在5.8次,部分道路泊位更是突破每天7次。
杭州市停车监管中心的工作人员小周称,这所有的变化根源就是杭州实施的停车收费差别化政策,通过价格杠杆来调节停车泊位的供求关系。
小周进一步解释,泊位周转次数的提高,并不是大家所理解的,在这一区域停车位越来越难找了,相反的,倒是可以理解成找车位会比以前容易一些。
“其实这个一点都不难理解,根据我们提供的数据,仁和路上泊位的日周转次数最高已经达到8.26次,但这不是说所有的泊位都会到达这个数字。”小周说,“好比仁和路上同时有A和B两个车位,A车位的某一天可以停10辆车子,但是也许这时一旁的B车位就是空的,所以B车位依旧可以供社会车辆停放。”
小周说,新政出台鼓励车主短时间停车,引导车主避免长时间停车,最终的成果就是为了全面提高泊位周转次数,这样一来,车主的停车费用支出最划算,不少找车位的车主也能更容易找到车位。
“其实,泊位周转次数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缓解拥堵的功能。”小周说,“泊位周转次数高了,让一些市民更容易找到车位了,这样一来就减少了大家在附近兜兜转转找车位的时间,路上找车位的车少了,也就减少了因为这些车辆导致的支小路拥堵。”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