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13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江帆 通讯员 宋桔丽 洪一飞)在杭州市滨江区汤家桥社区51号门口,竖着一台叫“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站”的机器。这台硕大的机器宽度超过30米,能把拆下来的建筑垃圾吞下碾碎,变成粉渣后再“吐”出来。
“别看它貌不惊人,作用大着呢!”村民应国平向记者介绍,这台能“吞”建筑垃圾的机器是他花了200多万元,特意从河南采购回来的。“特别高、特别宽,运回来不容易。”应国平介绍说,就是到了村口,也还是花了好几个小时才倒进来。
不过,尽管折腾,应国平还是觉得值得。“拆下来的建筑废渣,用得好的话,还可以做成水泥砖。”除了克服运输机器的麻烦,他还在这台硕大机器的改造上下了不少功夫。机器最初运行时,不但塑料布容易“卡壳”,处理建筑废物时的扬尘问题也让人不满意。
应国平凭着自己的经验,苦心琢磨了一阵子,给机器动了个“小手术”。“现在只要不贴着机器,几乎感觉不到尘土飞扬”,应国平对自己的“手术”效果很满意,“正常工作的话,一天能处理600吨建筑垃圾,相当于5幢农村里的两层小楼房。”
有人开玩笑说,现在工人们拆房子的速度,已经跟不上老应机器“轰隆隆”的“吃”房子速度。应国平的“移动式建筑垃圾破碎站”来到杨家桥的这一个多月里,一刻也没有闲着。这段时间附近拆除的100多幢房子,以及周边几个整村拆迁的村庄,都把建筑垃圾送到这里,进行碾碎处理。
建筑垃圾处理成粉渣后,虽然还没来得及做成水泥砖,但已经开始产生经济效益。应国平把这些粉渣以每吨25元的价格,卖给有需要的建筑工地,“如果有企业能够把这些粉渣再升级处理,制作成砖,那是再好不过了,卖的价格也会高一些。”他并不满足于把建筑垃圾简单地加工成粉末,还希望能够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杭州市政府督查违法建筑办公室主任赵斌说,这几年杭州城区“三改一拆”的建筑垃圾,很多都运向德清和柯桥的废弃矿区,进行集中填埋处理,处理的费用并不低。赵斌表示,建筑垃圾破碎站的做法,值得其他地方借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404 Not Found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