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1月2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胡昕然 刘子瑜 编辑/陈健)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进入第四天。在衢州代表团,“绿水青山”成为代表们挂在嘴边的热词。
“去年衢州农民收入增幅位列全省第一”,“钱江源、古田山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高达14.5万个”,“衢州全市年接待游客数增长30%”,代表们例举的一串串“绿色成绩单”都在力证:生态优势就是发展资本,衢州未来离不开绿色生态。
“绿水青山”盼支持 生态功能区需“造血”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用大篇幅对衢州的“绿色发展”做出规划:“加强生态功能区建设,扩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支持衢州、丽水全域建设生态功能区,创新山海协作机制,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城市,全面参与浙皖闽赣国家东部生态文明旅游区建设,成为国家东部生态屏障重要组成部分。”
审议中,衢州代表团提出,要围绕“绿色发展、转型发展”的主线,积极对接省里重点培育发展的“七大万亿产业”,探索一条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转型升级的发展新路。
省人大代表、常山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徐建华提出建议:“衢州作为浙江的生态屏障,却没有被列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这件事应该要列入“十三五”的规划,”
省人大代表、中共龙游县委书记方健忠则认为,目前,衢州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短板,建议省政府加大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力度。完善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的财政奖补机制。加强生态功能区造血功能,在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衢州实实在在的支持。
做大做强绿色产业“要让群众看到切实好处”
省人大代表、省监察厅副厅长鲍秀英在担任开化县委书记时说过,守着开化“钱江源头”这样一方绿水青山,纯保护是没有出路的,关键是怎么样走好生态发展的平衡木,让百姓从生态建设中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会中,鲍秀英继续提出,生态经济是支撑整个衢州发展和群众增收的很好的载体,希望能够尽快制定出具体研究的方案和实施的步骤。并建议,“要做大做强旅游品牌,对5A景区、4A景区的创建指标不做过多限制,培育景区生态产业链,让生态旅游实验区内低收入的群体看到切实的好处,帮助他们集体脱贫”。
除了生态旅游区的建设,省人大代表汪衍君还提到美丽乡村建设也可与乡村休闲旅游密切挂钩。针对当前乡村休闲旅游在规划、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汪衍君建议省里加大对乡村休闲旅游、古村落建设的规划布局,组织专门的规划、宣传人才,支持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建设。
省人大代表徐建华看到了“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性。他提出,特色小镇建设政策应由后期扶持调整为先期支持,建议政府对有旅游文化功能的特色小镇给予重点支持。
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培育壮大生态经济、加大现代农业扶持力度等内容,省人大代表还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