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 3月,中国进入“两会时间”,“两会”是把握中国发展脉动的重要窗口。那么,各国驻华使节怎样看待中国“两会”?他们都关注哪些议题?
近日,阿盟驻华大使加尼姆·希卜里接受新华网独家专访。希卜里对中国实施的经济结构转型、“一带一路”、反腐败等政策表示赞赏。同时,他表示,近期中国发布的《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必将受到阿拉伯世界的广泛欢迎和支持。
阿盟驻华大使加尼姆·希卜里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网记者 徐昕 摄
记者:大使阁下,中国将进入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两会”是把握中国发展脉动的重要窗口。您作为阿盟与中国交流最直接的纽带,最关注今年“两会”上的哪些议题?
希卜里:我一直在关注中国的“两会”。虽然我不是经济学家,但我非常关注中国经济议题,比如简政放权、经济转型、中国西部大开发等等。昨天,我还阅读了几篇有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文章。我知道,中国经济现在正处于一个转型期。这一转型期还伴随着金融改革、人民币汇率改革、推动微小企业发展等措施。同时,中国还将扩大中产阶层规模,增强消费水平。此外,提高产品质量也很重要,这将增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此外,我还关注气候变化、反腐等议题。
记者:中国经济已经步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但是,国外却有部分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将“硬着陆”。您对此怎么看?您如何看待今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
希卜里:就像我刚刚说的,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时期,从工业化时期到科技发展时期转变的过程。这种“新常态”将持续一段时间,它会赋予中国在服务业、科学信息技术等方面比肩欧美的实力,而这种实力又将大大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在“新常态”下,中国6.9%的经济增长率也比很多发达国家要强。目前,欧美很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年增长率也还不到2%,而中国有13亿人口,这意味着经济转型是一个巨大工程。
我认为,“新常态”不会影响经济的发展,相反,它将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推动力,帮助中国实现科技创新同制造业发展以及提升产能相结合的目标。同时,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社会也将面临转变,贫困的农民阶层将向中产阶层转化。届时,中国的中产阶层人口将占到中国总人口的一半左右,从而实现中国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记者:在出访中,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阐释了“中国梦”、“亚太梦”、“非洲梦”、“拉美梦”、“世界梦”,有力地传递了中国的发展理念。您如何看待这一理念?您认为中国可以在哪些方面与阿拉伯国家互利合作,共享发展机遇?
希卜里:这是中国特色的外交政策,反映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合作理念。很久以前,阿拉伯国家同中国就开展合作,我们和中国的关系是可靠的、有战略性的、互利合作的关系。目前有8个阿拉伯国家同中国建立了战略层级的关系。其中,阿尔及利亚、埃及、沙特同中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我还想强调,阿拉伯国家地处亚非大陆交汇地带,文化历史悠久,发展潜力巨大,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天然和重要合作伙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是现今中阿关系发展的指路明灯。
阿盟驻华大使加尼姆·希卜里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网记者 徐昕 摄
记者:作为大使,您认为习近平主席这三年治国理政有哪些亮点?
希卜里:目前,我认为中国的各项政策是很好的。我关注了最近举办的几场会议中的议题。可以看出,中国制定了一系列极富智慧的政策,如反腐、简政放权、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创业机会等,这表明中国决策者正在探索新的发展道路。
外交方面,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在与国际社会合作的各个方面都遵循和平共处原则。中国期望和平,期待同世界各国发展互利友好的关系。因此,中国同其他国家的关系也一直保持良好状态。
近几年,习近平主席先后访问了欧洲、美洲、非洲、中东等地区,与这些地区的国家签订了众多合作协议。同时,中国同其他四个金砖国家——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也加强了合作。可以说,中国正在以非常正确的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实践具有中国特色、务实理性的外交政策。
记者:我们知道,中国已和6个阿拉伯国家签署了“一带一路”相关协议,您怎样看阿拉伯国家在确保“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中的作用?
希卜里:2014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举行的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当时我也在场。我从他的演讲中读出了中阿合作三个要点:第一是能源领域的合作,这是中阿合作主要方面;第二是经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合作,这一点也非常重要;第三是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转让,以及人员培训、太空领域的合作等。可以说,从2014年6月以来,中国和阿盟国家的关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双方签署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和谅解备忘录。这些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体现。阿拉伯国家和人民都坚定赞成和支持这一倡议,因为它必将促进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双赢。比如,这一倡议会促进开展诸如自贸区的建设、投资基金建立以及提供人员培训等有利于阿拉伯世界发展的项目。
记者:“一带一路”倡议将促使中国增加对阿拉伯国家以及整个中东地区的投资,促进中东地区发展。在阿拉伯国家遭受动荡和经济发展缓慢的背景下,您如何评价“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作用?
希卜里:习近平主席今年1月在阿盟总部演讲中强调,破解难题,关键要加快发展。自所谓的“阿拉伯之春”以来,阿拉伯世界就一直遭受动乱的折磨,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去探索医治这一痼疾的方法。习近平主席就此开出了“药方”,那就是发展,这包括为年轻人提供就业机会、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培训,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领域发展等。我非常赞成习主席的观点,发展是实现中东地区和平稳定的最终出路。
我非常赞赏中国在习主席访问中东之前发布的《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它的广度和深度令人印象深刻,其必将受到阿拉伯国家和人民的广泛支持。
记者:习主席在阿盟总部演讲时,呼吁加强中阿反恐领域的合作。在您看来,双方在该领域的合作动力和方式有哪些?
希卜里:中阿反恐领域合作的推动力就是实现安全和稳定,因为如果没有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事业的发展将无从谈起,恐怖主义只能带来暴力和杀戮。整个世界都遭受着恐怖主义的威胁,所以打击恐怖主义是整个世界的重要责任。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已经就这一领域展开了合作。世界范围内也有这样的合作协议和意向,但我们需要为这一目标制定逐步的措施,并遵照执行,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就是这样做的。当和平稳定回归中东时,我们必将看到文明与发展在这一地区开花结果。
(总策划:田舒斌 策划:刘加文 终审:常烨 采访:张晓浪 编辑:雷东瑞 摄影:徐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