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更新丨首批“00”后今天高考了!本网多路记者蹲守现场
2018年06月07日 19:12:13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纪驭亚 马悦 李应全 见习记者 童健 编辑 黄慧仙

倪雁强、王建龙、吴煌、奕婷婷摄。

  浙江在线6月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纪驭亚 马悦 李应全 见习记者 童健 编辑 黄慧仙)天公作美,舒适凉爽。6月7日、8日,全国有975万高考生将迈入高考考场,比去年增加35万人,创近8年来新高;在浙江,今年则有30万余名学子参加高考。和往年的高考生相比,今年的高考生身上多了一个标签:首批参加高考的00后考生,这也让他们的身上聚集了更多的关注。

  据了解,7日上午9:00-11:30考语文、15:00-17:00考数学;6月8日15:00~17:00考外语。单独考试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已完成,本次仅语文、数学待考。

  本端记者将兵分四路,前往杭州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杭州第十四中学和杭州第二中学,直击新高考,为您带来详实鲜活的报道。

  ———我系萌萌的高考题分割线——

  开红车的女士准备开进学校接考生,被拦住。又在校门口撞倒了一位骑电动车的大伯。

  志愿者阿姨忙着帮大伯按摩腿,并和女士说,别和孩子提到这件事,不要干扰到孩子考试。

考场外出了一起小事故。

  一位杭州高级中学的男生告诉记者:“大题的顺序和往年题、模拟题不太一样,有点以外。其他的都很中规中矩。”

  “明天不用考英语的人太爽了!”一位女生告诉记者,有位朋友英语考得很好,明天不用来了。不过大多数同学都会考第二次的。“毕竟多一分是一分嘛!”

  “最后一题不是数列。”记者听到好几位考生都在议论最后一道大题。一位女生说,最近几年,最后一道都是数列题,而今年换成导数题了。

  傍晚的天气有些热。杭州高级中学门口,有的家长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小声聊天,有的家长不耐烦地扇扇子。四五家培训机构做起了宣传,发传单,发袋子,找家长要联系方式。

  ——我是酷炫的高考数学分割线——

  2018年浙江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

  “考了点染手法”,好几位同学都提到了,对古诗词鉴赏题有些意外。一位女生说,考题让把柳永词中的点染手法与《送王昌龄》进行对比。

  阅读题考了讲元宵灯火的散文。有一段用了“十个一”,包括“一根竹竿”“一个灯笼”等,问有哪些艺术效果。

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题: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走出杭高校门,考生赵榆满脸自信,他向记者描述自己写的作文。“我写到了新四大发明——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赵榆说,新四大发明中有一半以上贴着浙江标签,是创新精神的最好体现。支付宝、网购,都是起源于杭州,共享单车,最早起源是杭州的小红车。高铁也是我国的骄傲,速度快乘坐感更舒适,数个小时就可到达几百公里外的另一个城市。在他看来高铁的不断提速,也是浙江、中国发展的不断提速。

  另外一位考生告诉记者,自己写了胡雪岩,提到了在不断创新中的商人精神;其他考生还说到这个作文题目更像是政治考题,自己在作文里写到了斑马线前的文明礼让,这是出自于对每一个人最真诚的关怀……

  ———我是走出考场分割线———

杭二中,语文考试即将结束,家长渐多。

  杭二中,遇到一位杭州妈妈,女儿在杭二中东河校区就读,爷爷是杭师大退休音乐教授,家学渊源深厚。今天一大早,5点半起床,开车从东新园赶到杭二中,并不堵车。女儿初中数理化都很好,可上了高中后,或许文科思维使然,理科方面颓势渐显,数学考得最好也只有100分了。她选了政治地理和化学。选化学,主要是想当医生,梦想为病人做手术。这次考试,能达到580分就满足了。作为00后,女儿一向性格独立,有主见,不喜欢听父母唠叨,学习从小到大不要父母操心,培训班都没上过。她叹一口气,人各有命,女孩子嘛,留杭州或者出国都可以,全看自己造化,读个二本,只要工作好,或者自主创业,不用计较太多。

  “现在小孩子比较有主见。孩子学美术,参加艺考,从选择学校和专业,到选培训机构,都是自己来定。”缪先生说。

  “一年考好几次,孩子肯定放松一些。”夏先生说,儿子昨晚还在打游戏,自己也没太没太管他。

  在夏先生看来,和父辈当年不一样,现在考不好不代表没有好工作,只要有感兴趣的领域,都会走出自己的路。

  一位妈妈给记者晒了自己和儿子的自拍。“考前没有什么特别的放松方式,就是打游戏。反正高中三年,每天都在打游戏。”

  “昨晚10点多,女儿还在和班上同学群聊,没想到很多人都在线,她一喊,大家都跳出来了。”一位妈妈告诉记者,“女儿说,自己是佛系考生,没想到大家都很佛系。”

  “现在的孩子,面对高考时更淡定了。”好几位家长都有相同的观点。

  十四中的毛同学考前几天,都没太看书,有时去西湖边散散步,有时看看综艺节目。毛同学的爸爸说,昨天陪儿子看考场,同学们也嘻嘻哈哈的,挺淡定的。“现在招生比例提高了,孩子升学机会更多了,社会也更务实了,除了文凭,实际能力也很重要。”

  毛先生说,儿子理科比较好,想读计算机专业。“00后孩子从小接触信息面更广,和以前孩子相比,对未来更有规划、有自己的想法。可是网络信息和现实社会还是有差距,要家长把把关。”

  送考家长中,有一位的身份有些特殊——她是浙大附中高二的语文老师。

  和儿子拥抱完,她目送着儿子进考场。“一向腼腆的他,居然一早上依偎在我身旁,问我对他有什么期待,我能感觉到需要力量。”她对儿子鼓励说:“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力量就好。”

  作为老师,她站在校门外,默默观察起家长们的表情。这些年,她亲眼见证了一代代家长的变化。“你看,校门口的家长越来越少了,大家的脸上也很从容。”在她看来,家长的淡定源于孩子求学方式的多样性,“如果考不上高水平大学,还可以读省内的高校,还可以出国读书,选择的道路越来越多。”

  与家长们的淡定一样,“00后”考生们也很洒脱。“我儿子很喜欢天文,是杭高天文社理论部部长。”在她眼里,儿子拥有许多“00后”身上的特质——“00后”学生在面对学习这件事上,逐渐“去功利化”,“他们更加遵从兴趣和本心,热衷于钻研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获取信息的能力也普遍较强。”

  学军中学门口:

  “我们家儿子也是很有主见。明明通过了中科大和浙大的三位一体初审,但他自己喜欢浙大,决定放弃中科大。”在校门口等候的陈爸爸说,听说报考多的学生,要参加5所学校初试,而他们就孤注一掷了。

  杭二中:

  一位家长坐在路边,给记者让了个座位,让我坐下来,聊聊她儿子。他在杭二中东河校区就读,性格一直很独立,不急不徐。户口虽在淳安,从小到大都在杭州读书。初中从转塘保送到东河校区。学习,家长帮不上忙,孩子也不要家长管,很独立,不要父母操心。孩子要考试,和3个同学在滨江开了宾馆,今天执意不要家长送考,说考试是自己的事,家长来了有什么用?但家长今天还是来了,把一块手表交给孩子看时间,连孩子住什么宾馆都不知道。孩子偏文科,地理、历史、技术、英语,每门八九十分吧,心态很平和。原来喜欢看看名著,自从手机在手,这些书也不看了,喜欢看看新闻和打打游戏。周六周日学习吗?她说,偶尔也学学,但游戏吸引力大啊。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是要培养。追逐梦想的路上,各种诱惑免不了,要善于抵挡诱惑啊。

  学军中学门口:

  几个送考家长聊的很开心。“我们家在余杭,女儿平时都住校。考前特意在学军附近的宾馆开了房间 结果女儿坚持要住校,那宾馆只能我们住了。”袁先生说,自己的女儿是“00”后,特别有自己的主意,在她的学习生活上,父母的话语权已经比较小了,更多的是配合她。比如在三位一体报名上也是这样。“我们希望她多报几所,除了交大复旦,北大清华也冲冲看。但她不愿意,我们也只能是尊重她的想法。”

  杭二中:

  这位家长来自淳安,在杭州工作。儿子偏理科,物化生加第一次英语考试,考了427分,其中英语142分,明天英语是最后一场考试,身心完全放松,准备最后一搏。儿子很向往浙江大学。听说去年浙江大学录取线是645分,她的眉头舒展开来,笑说,只要儿子发挥正常,考浙大希望很大。儿子学习习惯很好,平时在学校住宿,高三周六上完半天课,然后回老家休息休息,周日回杭二中。上进的孩子总有梦想,跳一跳,理想就有实现的希望。

  ———我素萌萌的候考家长唠嗑线———

  爱心送考,交警护航

  6月7日高考首日,杭州交警高架大队警力快速反应,将一名高考考生安全护送至考点。

  上午7时55分,高架交警二中队协勤朱坤在石石立交南口执勤时,一辆蓝色小车停下向其求助,称车上有考生急赴杭高考点,担心迟到,请求帮助。

  时值早高峰,秋石高架路进城流量较大,通行十分繁忙。接此情况后,朱坤立即向大队分指挥室报告,并为考生送上备好的头盔。

  随后,朱坤迅速跨上警用摩托车,拉响警报,一路送考,驶出一条“送考绿色通道”,仅花费15分钟就将考生安全护送至杭高考点。看到考生进入考场后,朱坤又回到高架道路,继续投入早高峰工作。

  朱坤为考生和家长解了燃眉之急,争取了宝贵时间,受到了金姓考生和家长的高度赞扬。

  萧山:8点45分,萧山一考生走错考场,爱心车紧急护送,8点59分,考生安全到达考场。

来源:智慧萧山

接近上午9点半,杭十四中考场大门关闭。

杭二中门前的爱心车队还在等待。

杭高校长和众老师为考生送上祝福。吴煌 摄

杭二中门口送考的旗袍妈妈们。

临考送书签。

  学军中学高三(12)班的班主任韦玲珍每次送考都会给同学们准备一份小礼物。今年,她给班上45个参加高考的学生准备了叶脉书签,上面写了祝福语“独占鳌头”和学生名字。“选择叶脉书签是代表了我一直以来对孩子们的期待:经过一次次风雨洗礼,长成一棵大树。”韦老师说,她为了给学生一个惊喜,之前一直非常保密,学生们收到礼物都非常开心。

  杭十四中:

  “我儿子是十四中毕业的,已经在北京读大三了,但是我还是从采荷赶过来,感受一下考场氛围。”抱着一只小泰迪、站在十四中门口的金女士说,“我心里还是有点激动的,把考场照片拍下来发在朋友圈了,儿子和他女朋友等会应该能看到吧。”

  “旗开得胜”,一位妈妈穿着红色旗袍独自来到考场门口。“儿子先出门,五六分钟后我跟着出来,不想让他知道。加油了就是最棒的,不用特别在意结果。”这位妈妈说。十四中校园里,同样有一道古典韵味的风景线。杭州求是高级中学的老师们,穿上红旗袍和红马褂,赶来送考。

  十四中对面,“武林大妈”支起了蓝色的爱心护考帐篷。一位阿姨告诉记者,今年是第三年护考,护考站为考生提供了凉茶和医药箱,志愿者队伍里还有退休医生。

杭十四中门口。

杭十四中门口。

早上8点,杭十四中门口的送考家长们。

  杭十四中:

  “安禧,转过来看我一下。”一位妈妈举起手机,喊住即将进十四中校门的女儿。女儿回头,微微一笑,走进考场。

  这位妈妈告诉记者,女儿是2000年出生的,所以名字里有个“禧”。“她还是挺紧张的。”

  十四中门口,被家长围了一圈,却很安静。记者没有看到往年常见的“横幅合影”和“古装状元”。不少考生独自前来。

  “这是我第三年拍高考了。”一位来自浙江省老年摄影协会的大伯说,去年有个考场门口有一个“迎状元”的大牌子,他还专门拍了一张照,今年感觉考场门口,更安静了。

  “不要按喇叭!”穿着红色马甲的周阿姨对一辆缓缓驶过的汽车喊道。朝晖街道有一支爱心车队,已经送考16年。他们会为忘记带准考证和身份证的考生提供回家取证件的应急服务。

  校门口考生渐渐少了起来,家长们站在校门口依旧不愿离开。“现在的高考不是过去的五六门课一锤子买卖,好几门课已经定型了,希望孩子的最后几门发挥正常就行了。”殷先生说。

早上8点,学军中学门口已是人山人海。

学军中学门口送考的,美美的旗袍妈妈。

7点49分,杭高门口已站了不少家长。

早上7点半,学军中学门口就已站着几位家长。

标签: 家长;考生;考场;高考 责任编辑: 金英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