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3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刘慧 曾福泉 刘健)2018年10月30日,新派武侠小说一代宗师金庸逝世,享年94岁。
查良镛生于1924年3月10日,是浙江嘉兴海宁人,于1940年代后期移居香港,其后以笔名“金庸”著作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
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香港著名的政论家、企业家、报人,与黄霑、蔡澜、倪匡并称“香港四大才子”。
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金庸共写武侠小说15部,取其中14部作品名称的字首,可概括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越女剑》。”
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侠小说。六十年来,其作品在风靡了全球华人世界的同时,也使中国特有的武侠小说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生于嘉兴,为金庸书院奠基
金庸先生生于嘉兴,于此求学受业。他对故乡一直怀着一种深厚的感情。在他的武侠世界里,嘉兴出现的次数非常多。
△联初1939届毕业纪念照,第三排右一为金庸。(嘉兴一中档案馆提供)
在《射雕英雄传》第1回“风雪惊变”中这样写道:次日中午,两人到了嘉兴府。那是浙西大城,丝米集散之地,自来就十分繁盛,古称秀州……地近京师临安,市肆兴旺。
2008年9月17日,以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笔名命名的"金庸书院"在浙江海宁奠基。当日,金庸亲临书院奠基并致辞。
当天84岁高龄的金庸一身正装,眼镜后面是宽和的微笑。他说:"我刚刚修改好的几部小说,大家多提批评意见,这些意见我都记下来,下次再修改。"
△1999年3月24日,《钱江晚报》记者徐澜在杭州笕桥机场迎接采访金庸,向他转达读者问候。
2010年9月22日,金庸书院在金庸先生的故里海宁盐官古城落成开放。全面地展示金庸学术成就,精心收藏其著作和相关研究资料,按照传统古典园林风格设计建造,具备讲学、展示和藏书等功能,将成为金庸文学研究的一处重要场所。
最爱杭州
金庸的一生,与杭州这座城市的渊源颇深。对这座最爱的城市,他曾说过这些话……
△年轻时的金庸
1
“我的第一份工作在杭州”
在浙江省档案馆馆藏的“东南日报社”全宗档案里,有金庸1946年与《东南日报》签下的一份“东南日报社职工保证书”,还有金庸离开《东南日报》的“辞呈”。
那年金庸22岁,从海宁来到杭州,进入《东南日报》担任“记者兼收英文广播”一职,这是他人生第一份正式工作。具体任务是收听外国电台,如美国之音、大英电台(BBC)的英语广播,并择要翻译出来,偶尔也选一些英文报上的短文翻译备用。
一般情况,金庸晚上8点开始工作,一边收听英语广播,一边把重要的关键词记下来,再凭着记忆将收听到的新闻即时翻译成汉语。
不到一年,金庸觉得做外交官才是他的梦想,向报社提出辞职,前往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后并入华东政法大学)攻读国际法。至此金庸离开杭州,到上海学习并后来获得作为《大公报》记者赴港工作的机会。
△金庸和杜冶芬结婚照
2
“我的第一份爱情在杭州”
金庸与第一任妻子杜冶芬,相识于1947年的杭州,当时金庸在《东南日报》工作,因主编幽默副刊而与杜冶芬的弟弟杜冶秋认识。金庸编理《咪咪博士答客问》栏目,杜冶秋写了一封信去:“咪咪博士”回信:“阁下所言甚是,想来一定是个非常有趣的孩子,颇想能得见一面,亲谈一番。”杜冶秋回信:“天天有空,欢迎光临。”金庸于是登门拜访,邂逅了17岁的杜小姐杜冶芬。
1948年3月,《大公报》派金庸到香港工作,征求杜冶芬的意见,杜冶芬答短期可以,时间长了不肯。杜冶芬3月27日送他到上海,替他整理行李,送他上飞机。临别前交代他一句:“我们每人每天做祷告一次,不要忘了说,但愿你早日回到上海。”
3
“一生最爱的城市是杭州”
算起来,金庸真正在杭州待的时间并不算长,但西湖可是金大侠笔下的御用地盘:像《射雕英雄传》里的武穆遗书;《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与乾隆西湖赏月,红花会群雄与御前侍卫夜斗西湖;《倚天屠龙记》中殷素素与张翠山相遇在西湖边;《笑傲江湖》中令狐冲曾被困于西湖底后学会吸星大法;甚至《鹿鼎记》第一章就提到西湖……
已故的主编张浚生在书中提到,书籍酝酿期间,金庸太太林乐怡就曾透露金庸本人的心思:他一生最喜爱的城市的确是杭州,确实有过在杭州终老的念头。为此金庸很早就在九溪玫瑰园买过一套别墅,但因生活香港长久、医疗服务较为方便等原因,最终未能成行。
△2000年第一届西湖论剑举行之前,金庸与各网俠聚会花絮,“龙王”向金庸敬酒。
4
“年纪大了,但最忆是杭州”
金庸笔尖下的武侠美食奇思妙想,让人垂涎三尺。出生于浙江的金庸,对杭州菜情有独钟,香港有名的杭州餐馆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香港的武侠美食中,“叫化鸡”这道江浙菜相对较常见,这是黄蓉给洪七公烹制的第一道菜,香气四溢,洪七公风卷残云地吃得干干净净。
“我们的‘叫化鸡’为金庸所爱,他每次必点。”吴瑞康回忆道,此外,金庸来这里吃莼菜鱼元时,还讲起了莼鲈之思的典故。西晋文学家张翰被任命为齐王的东曹掾一职,他在洛阳见到秋风吹起,于是思念起家乡吴地的菰菜羹和鲈鱼脍,认为人生贵在顺遂自己的意愿,不能为了名位而在家乡数千里之外当官,于是弃官还乡。
“其实我看得出来,他讲这个典故,也是在说他自己。他感叹当时年纪大了,只能在香港多待点时间,他最忆是杭州。”
浙大开讲
1999年,金庸担任浙江大学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在此期间,讲座成为浙江大学的保留节目,每次开讲必座无虚席。
金庸曾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担任长达8年之久的院长一职,直到今天,浙大师生依然亲切地称呼金庸为“大师兄”。
△金庸和浙江大学新闻系学生合影。
自担任浙大人文学院院长以来,金庸连续两年未招博士生,直到2003年秋季,才招到首批3名博士生。2003年10月,金庸在故乡嘉兴还对当地媒体表示:“他们都是高材生,非常优秀。”
金庸说,他的大弟子卢敦基功力很扎实,也很用功。将来他若是出书了,自己很愿意以导师的名义为他的书作序。“三弟子王剑硕士毕业于山西大学,她对《唐传奇》很有研究。”提及自己的得意门生,金庸一脸的笑意。
“我以前在公开场合多次说过我的学生很优秀。我会继续辅导他们,一直带到他们博士毕业。”
△1996年11月5日,金庸参加完捐赠云松书舍仪式后游览西湖。
浙江新闻+
金庸笔下的浙江是怎样的?
1、书剑恩仇录
故乡海宁的钱江潮,总是会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提及。首部长篇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中的描写尤为细致:
“……白线越移越近,声若雷震,大潮有如玉城雪岭,天际而来,声势雄伟已极。潮水越近,声音越响,真似百万大军冲锋,于金鼓齐鸣中一往直前。月影银涛,光摇喷雪,云移玉岸,浪卷轰雷,海潮势若万马奔腾,奋蹄疾驰,霎时之间已将白振全身淹没波涛之下。”
2、射雕英雄传
金庸先生的“江湖”里,最具代表性的《射雕英雄传》第一回就有描写南宋的都城临安的片段,也就是现在的杭州。
“不一日过了钱塘江,来到临安郊外,但见暮霭苍茫,归鸦阵阵,放眼但见江边远处一湾流水,绕着十七八户人家。”——《射雕英雄传》第二十四回
这样的小村落在《射雕英雄传》书中第二十四回也有描述,其大概的位置许是在市郊接近富阳或是余杭附近的某个小村落。在余杭九曲岭上就有一个类似金庸笔下牛家村的百年古村落。
3、笑傲江湖
他对杭州的偏爱,尤其体现在《笑傲江湖》里。
“向问天一笑,纵马来到一个所在,一边倚着小山,和外边湖水相隔着一条长堤,更是幽静。两人下了马,将坐骑系在河边的柳树之上,向山边的石级上行去。”——《笑傲江湖》第十九回
金庸如此深远地影响了每个人
为他刷屏,我们有一千个理由
“在浙江,武侠小说的销量,没有人能超过金庸。”新华书店的一位工作人员说。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向记者提供了一份销售数据,数据显示,从2015年至2017年,浙江省每年通过新华书店系统销售的金庸小说,稳定在1万册左右。而今年1~9月,在售的与金庸相关的图书,多达80余种,总计销售近8000册,码洋也已超过100万元。
“金庸的书一直是店里的常销书,每年要卖出300~400套。” 杭州晓风书屋的老板姜爱军说。
而图书馆的出借率,也印证了浙江读者对这位老乡的偏爱。
浙江图书馆目前存有金庸著作179种,总计878册。自2012年至今,总共出借过8424册次。而来自杭州图书馆的统计,自2016年1月1日截止到昨天,金庸著作是所有武侠小说中出借率最高的,占比11.34%。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