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浙江日报创刊70周年。70年来,几代浙报人积极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留下许多影响深远的新闻佳作。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本报和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于4月中旬启动了“同走新闻路”大型融媒体采访。连日来,以本报部分新闻佳作为脉络,由原作者、一线骨干记者和浙大新闻专业学生组成的三代新闻人队伍,重读佳作、重返现场,传承历史、赋能未来,在实践中进一步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今起正式推出这组报道,首篇为八旬老记者吕韶羽带队重访浙江省农业科学院(1960年浙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扩建为浙江省农科院),追寻伟人足迹,与几代农业科技工作者共话为农初心。
佳作回眸
(刊于1958年1月24日)
楼宇光回答了毛主席的问话后,心里想:毛主席他老人家每天忙于处理国家大事,真想不到竟连我们浙江农业部门改进双轮双铧犁的事情都知道。楼宇光又想起,在半个多月以前,周总理也曾到所里检查双轮双铧犁的使用和推广的情形。毛主席和周总理对农具的改进工作多么重视呀! ——原文摘选
三代新闻人同访省农科院,追寻61年前的伟人足迹——
永远做农民兄弟的贴心人
记者 曾福泉 浙江大学学生 纳紫璇 徐健悦
这是一篇诞生于61年前的新闻报道。
它生动展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忧乐万家的为民情怀,身体力行的实践精神。报道首先在《浙江日报》刊发,《人民日报》等随后转载,还被编入小学语文教材,这在新中国新闻史上是罕见的。
它发出了农业发展离不开先进科技的重要信号,激励几代农业科技工作者躬耕乡野,奉献智慧和汗水,推动浙江农业不断跨上新台阶。
这篇报道就是1958年1月24日《浙江日报》头版刊发的《毛主席在浙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六十一载风云,弹指一挥间。季春时节,我们和这篇报道的作者、87岁的老记者吕韶羽一道重访浙江省农业科学院(1960年浙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扩建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追寻伟人足迹,与几代农业科技工作者共话为农初心。
一段印迹:温情如昨毕生难忘
4月12日,汽车驶进省农科院,几座新落成的科研大楼映入眼帘。得知省农科院现在设有17个专业研究所,科研创新基地遍布全省,吕韶羽不禁感慨:“变化太大了!”
61年前,省农科所周边还是大片的农田,两幢试验楼显得十分醒目。在1958年1月那个不平常的星期天,毛泽东来到这里,他不仅现场观察省农科所科研人员用改进后的新式农具——双轮双铧犁耕地,还牵过牛绳,自己吆喝着,认真地耕了50多米地。
走进省农科院院史馆,我们看到几幅定格当年珍贵瞬间的照片,以及那台见证了历史的双轮双铧犁。省农科院的同志随后又领着吕韶羽来到大院中的纪念石前:“这里就是当年毛主席亲自试验双轮双铧犁的地方。”
“我是在毛主席离开杭州后来采访的。我在农科所‘沉’了一个星期,凡是见到毛主席的职工都访问过。”吕韶羽一边在大院里漫步,一边讲述那段让他毕生难忘的采访经历。
时任农科所所长楼宇光当年和吕韶羽长谈。他说,看到车里走出来的是毛主席,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试验楼门口愣了好一会儿,才赶紧跑到毛主席面前。“一握手,交谈几句,马上不慌乱了。”工人张有根和吕其千在大楼旁的试验地里为毛主席演示如何使用双轮双铧犁,毛主席离开前,又特意和他们握手,毫不顾忌他们的手在劳动时弄脏了。吕韶羽说:“采访中,两人都激动得落泪。他们说,主席真是平易近人!”
聆听、记录当事人的讲述时,吕韶羽无时无刻不感受着毛主席的人格魅力和领袖风范。农业科技工作者对开国领袖的爱戴崇敬之情,透过他的笔端,流露在报道的字里行间。
光阴飞逝。当年26岁的记者“小吕”,如今已成了“老吕”,而他所采访的绝大多数省农科所职工都已离世。但让吕韶羽欣慰的是,老一辈领导人的关怀和指示一直激励着省农科院人。
一个信号: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应该如何理解毛主席视察省农科所的深远意义?”在和省农科院老领导、老同志的座谈会上,吕韶羽再度提及这个当年在采访写作时反复思索的关键问题,一下子把大家的思绪拉回到那个新中国筚路蓝缕、创业维艰的年代。
视察省农科所前不久,毛泽东亲自主持制定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正式公布,强调加强农业科研工作、科学种田、改革农具,积极地有步骤地实现农业机械化。毛泽东在省农科所视察的每项活动,几乎都与这些事情有关。
“毛主席仔细观察、亲自操作双轮双铧犁;和楼宇光讨论土壤的团粒结构以及日光、水分与农作物的关系;借《土壤学》并向身边的领导干部推荐这本学术著作。这都发出了鼓励创新、要靠科技力量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信号。”省农科院老领导朱真葵说。
视察时,毛泽东专门向楼宇光和在场的浙江省委领导提出:“你们设立一个专门部门来进行农具研究工作好不好?”这与他后来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著名论断,在思想上一以贯之。省委省政府直接推动,省农科所当年就组建了农机研究所,很快研制出两种新型插秧机,其中“浙江4号”被评为全国定型推广机型。
毛泽东的视察是省农科院发展史上的里程碑。87岁的省农科院退休专家陈烈拿出两张摄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合影,当时全所职工不过三四十人。为了更好地贯彻毛泽东指示,1960年,我省合并、扩充农业科技力量,浙江农科所扩建为省农科院,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汤勇说,省农科院始终牢记科技兴省、科技兴农两大使命,以科技力量支撑浙江乡村振兴。从农业、农村、农民,到生产、生活、生态,农业科技工作者孜孜不倦地在每一个环节寻找突破口,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仅在2018年,省农科院就有31个新品种、25项新技术成为省主导品种、主推技术,7个农作物新品种单位产量创浙江之最,油菜、番薯新品种全省覆盖率超55%,新技术辐射面积近700万亩。
就在我们重访省农科院的当天上午,一个全新的农业装备研究所在该院挂牌成立了。“互联网+农机作业”、智能农机、绿色农机……这些全新的研究方向,既是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背景下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选择,又同半个多世纪前一代伟人扶犁耕地的初心遥相呼应。
一种情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在这次视察中,毛泽东身上展现出的农民情怀,是留给省农科院的又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吕韶羽在采访中捕捉到的两句意味深长的问话,为大家津津乐道。毛主席在试验地里,紧紧跟在张有根后面,聚精会神地观察双轮双铧犁翻过的深灰色土壤。随后,他握着犁臂准备亲自犁地,转过脸问大家:“我行吗?”人们被这谦逊的问话引笑了。他又对着站在旁边的楼宇光,关心地问:“你行吗?”楼宇光一下子脸红了——他没有耕过地。注视着毛主席犁过的田沟,周围的人,特别是楼宇光,感到这是最幸福、也是最受启发的时刻。
“毛主席亲自扶犁耕地,传达出一个朴素的真理:农业科技研究要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农业科技成果最终要造福亿万农民。”省农科院老领导管竹伟说,省农科院几代农业科技工作者争做农民兄弟的贴心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送到农户手中。
我省向欠发达乡镇派出科技特派员,省农科院专家是绝对主力;台风寒潮等灾害来袭,省农科院专家现场指导防灾减灾、恢复生产;推广创新成果,省农科院专家带头技术入股成立企业,不仅“做给农民看”,更“带着农民干”。
从实验室的“象牙塔”走到生产一线,许多农业科技工作者真正找到了感觉。省科技特派员、省农科院吴延军副研究员手把手教果农剪枝、搭架,收获了深刻的感悟:“每到一处田间,我总是被农民们渴求的目光打动。乡亲们都说‘要是能早点认识吴老师就好了’。”实践中,吴延军团队成功摸索出在南方气候土壤环境中栽培甜樱桃的技术,选育出我国南方首个有经济学产量的甜樱桃品种“江南红”。在省农科院,像这样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科技专家还有很多。
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声音,到各项工作一线做调查研究——毛泽东在省农科所扶犁耕地,为各级干部树立了榜样。几位老同志回忆,自那之后,省里相关部门经常有领导同志到省农科院了解工作进展,并和职工一起劳动。
不懈耕耘“三农”事业,今天的省农科院已成为浙江农业科技的领头羊和主力军。毛泽东在这里留下的珍贵历史记忆,值得每一位农业科技工作者在投身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时时重温。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