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市委书记张振丰。
浙江在线9月2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鲍亚飞 通讯员 陈晓华 方婷)不仅仅是大峡谷、浙西天池,也不仅仅只有山核桃和雷竹。杭州踞东,黄山在西的独特位置,让临安变成了文化、风景长廊。
这里是百里画廊,也是千里画卷。
画卷中,是吴越国王钱镠的出生地,这里正在推进“好家风”;卷中道路平铺,三年里对100条共641公里公路进行综合整治;由路成串,各个经济带珠状分布……
嫁接新模式,山窝窝里的公社上了《纽约时报》
“说到底,没有人能真正地拷贝了太阳公社。”临安市委书记张振丰自豪于不久前《纽约时报》的那一个整版报道。对临安来说,这样的文章像是一种荣誉,是一种“农村吸引城市”的骄傲。
被报道的太阳公社,张振丰太熟悉了,在临安这些年,他几乎每年都要去一两趟。“这个村有些偏,临安城区开车过去也要四五十分钟。”张振丰介绍。
2013年,几个从杭州来的年轻人去了临安中部太阳镇双庙村长3.6公里的狭长山坳,走走停停看了好几天,然后投资建了生态农庄。
“这里的猪舍由美院教授亲自设计,里面的猪白天游泳锻炼、晚上听着音乐入眠,被称为中国最具幸福感的猪。”张振丰本人当时也觉得这种方式太另类,种地耕田的还是那些村民,但不用任何农药和化肥;产出的米、肉、菜、蛋、水果只配送而不零卖。
结果怎么样?两年以后,同样是水稻,价格从原先的0.7元/斤变成了4.15元/斤;整只鸡鸭由50~60元变成了260元。仅2014年53个家庭平均收入突破4万元,户均增收4200元,全村实现工资性收入400万元,户均增收8300元(2015年增收1万元)。
“我很好奇,问公社社长陈卫为什么会选择临安。他对我说了四个标准:好山但不能太高;好水要有优质的土地;不能距杭州太远;民风要淳朴。”
张振丰这才知道陈卫为了找这个地方已经在杭州周边县市转了整整一年。
“这样的村庄其实有很多,但因为嫁接了新的种植管理模式,它又变得和其它村庄完全不同。”
不动山、不填塘、不砍树,打造最靓生态景区和公园
关于临安的不同,临安市委书记张振丰曾有过一句这样的评价:临安被夹在了文化和景致之间。杭州浓厚的文化积淀给了临安内在,西去黄山的风景也给临安树了一个旅游样本。
和其他地方不一样,临安有《钱氏家训》。这个共532字的家训到底给临安带来什么,无法量化。但临安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奠基者——吴越国王钱镠的出生地和归息地,和杭州地名相承、人文相亲。
张振丰介绍,去年以来,临安围绕G20峰会圆心,推进了三大工程。
“一是用好传统文化资源,创新开展‘好家风(耕读传家、忠孝诚信等)’建设,已出现市镇村三级“好家风”家庭8000余户,有10万余户家庭立家训。”
临安还积极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市,开展了“迎接G20,人人讲文明”等9大专项行动。第三个方面是弘扬“邻里互助”之风,已建立“好家风”乡村志愿服务队987支、队员3万余人。
“我必须要先提几个坚持:坚持不动山、不填塘、不砍树、不搬运河石、不拆有历史价值的房屋。只有这样,临安才能把生态方面的特点、优势发挥到极致,才能把生态这壶水烧到100度。”张振丰觉得,如果做了破坏青山、污染空气的事情,工作就会失去意义,更谈不上“全域景区”。
当然,好风景还要引人来看,但“没有青石路,何来车马顾”,“百路千里”提上日程:利用三年时间临安对全市100条共641公里公路沿线进行综合整治,让每一条农村道路都变成美丽的风景线,并串珠成线、串珠成链,打造了杭州大都市最靓的生态景区和公园。
借力G20峰会,临安要做“撑杆跳”
把同样的农村变成不同的内涵,把同样的风景变成不同的景致,但所有的这些临安“不同”,其实都有一个不变的“大同”:发展。
钱报记者提了一个问题:如果让张振丰书记发一条朋友圈,一个关键词,您会写点什么?“10个字吧:杭州后花园,创业新天地。”他对后G20的临安未来很有自信——依托生态优势、依靠科技创新,融入大都市,厚植发展优势、激发创新活力,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
张振丰说这种自信源于G20峰会给临安带来的机遇和改变。他说G20峰会打开了临安向世界展示形象的窗口,不仅让临安城区面貌在短期内实现了“撑杆跳”,更对临安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为临安全面融入大都市、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今年6月市委就提出了要打造长三角颜值最高的生态宜居之城、活力最强的创新创业之城、都市人最为向往的休闲养生之城。“要全面对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畅通西部’三年行动计划,主动承接大都市优质要素溢出和文明辐射;全力对接B20,实施大孵化器战略,依托大孵化器和特色小镇招强引优、招才引智,发展总部经济、‘创客’经济等创新型经济;同时也要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借力杭州“两会”和城市国际化,全力以赴优环境、抓发展、增和谐,汇聚起推动临安各项事业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在杭州推进“两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