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全区首个慈善精准扶贫基地成立
2017年07月17日 10:26:08 来源: 萧山日报 记者 周颖 通讯员 吕金红

  在经济发达的萧山,仍然有一些因病致贫的群众。除了政府、社会各方面的援助外,如何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的生活富裕美满?近日,我区首个慈善扶贫基地在益农镇成立,慈善救助将借助杭州农垦蔬菜专业合作社这一平台,由“输血型”救助向“造血型”救助转变,依靠产业带动从根源上实现脱贫。

  区慈善总会精准扶贫

  打造“从脱贫到致富”的救助项目

  在慈善扶贫基地成立的当天,区慈善总会、杭州农垦蔬菜专业合作社、农户三方代表在合同上签下郑重的一笔,这也标志着我区慈善事业从“输血型”救助向“造血型”救助转变,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救助新途径。

  家住益农镇兴裕村的许师傅一家是典型的因病致贫家庭,妻子患尿毒症已有14年,女儿正在上大学,仍需要家里的资助,整个家庭都靠许师傅种菜所得的微薄收入来支撑,生活捉襟见肘。而随着我区首个扶贫农业基地在益农镇成立,许师傅成为首批受助对象,这让他满心欢喜,也增强了他要实现脱贫的信心。

  区慈善总会会长汪柏遂说,自今年年初,新《慈善法》出台之后,总会就一直致力于探索慈善的新思路、新载体,而建立扶贫基地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萧山慈善组织以此为新机遇,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创新慈善救助模式,在全区范围内适度开展建立慈善“造血型”扶贫基地,帮助解决广大贫困户“等、靠、要”思想和就业无岗位、营销无渠道等问题,引领广大贫困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汗水,来逐步改善和提高生活水平。

  慈善扶贫基地的成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授人以渔”。借助于发达的农业产业,益农镇三围村作为扶贫基地的试点单位,基地面积达20亩,与15户困难农户签订合作协议,总会希望这些农户通过自身努力,摘掉“贫困”的帽子,共赴小康之路。

  农业合作社一条龙服务

  让贫困家庭实现共同富裕

  “像我这样普通种植蔬菜一年就三四万元的收入,以前很羡慕周围的邻居靠着大棚种植过上了好日子,我也很想建大棚,但一来没资金,二来没文化没种植技术,想建也是力不从心。”许师傅说,如今政府出资金,有合作社提供种子种苗、技术培训、技术指导、销售渠道等一条龙服务,相信自己能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财富。

  杭州农垦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周金龙告诉记者,合作社成立多年,已经实现“育苗、储藏、运输、销售”一条龙产业,全年交易量达2400余吨,实现销售产值达7600余万元。“我们主要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模式,整理出20亩土地,为15户困难家庭免费提供大棚、育苗、培训等专业化配套服务,每年种植两季蔬菜,并由合作社负责销售。像许师傅分到了1.35亩大棚,别看面积不大但带来的经济效益却是可观的,预计年收入应该能够翻倍。”

  据了解,成立慈善扶贫农业基地是区慈善总会2017年重点工作之一,以此为契机,总会将不断探索慈善救助新方式、新途径,逐步推进“造血扶贫”,使困难户生产自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实现共同富裕。

标签: 扶贫基地;慈善;合作社;慈善总会;益农镇;大棚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