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文博会上“天目盏”大放异彩 专家独家解密烧制秘诀
2017年09月24日 21:04:17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方臻子

  浙江在线9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方臻子)“真是好东西啊”、“简直太美了!“在第十一届(2017)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杭州馆”和“临安馆”里,首次在文博会上亮相的天目盏,被爱好者和专业观众们“强势围观”,溢美之词不绝于耳。这些闪耀着黑色光芒的茶盏瓷器,在公众面前甫一亮相就大放异彩。

  天目盏,因发源于浙江天目山“天目窑”而得名。宋元时期,天目盏被日本僧人极度推崇,在他乡渐负胜名,一只顶级天目盏可以换一座城池。可在中国、在天目山,这一古老的烧造技术连同天目窑,却被泯灭在悠悠历史长河中。2004年浙江大华集团中标天目山景区经营权,集团董事长陈振华着手挖掘天目山历史文化,复原早已失传的天目盏烧制技艺。终于,“失落”的天目盏重回人间。

  “经过13年研究,我们在天目盏的烧制方面有了一些心得,也取得了一些成果。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文博会,我们拿出部分精品参展。”浙江大华集团天目盏项目负责人、大华·天物公司总经理王慕刚介绍说,这是这些黑瓷极品首次展示在浙江公众面前。

  据介绍,天目盏取材于天目山,胎和釉含铁量极高,在烧制中铁元素析出,形成色彩各异的“油滴斑”、“兔毫纹”等,油滴为贵,条纹次之,其中最令人叫绝的是“曜变天目”,它的釉色虽略显暗淡,但会产生彩虹般七色的光彩,百万之中才会出现一品,可遇不可求。本次参展的,就有不少“曜变天目”系列,一盏“碗底星空”曜变天目盏,凝视它如在晴朗夜晚仰望星空;曜变天目梅瓶,以宋元时期经典的梅瓶器形呈现曜变的璀璨绚丽;曜变斗笠盏,造型挺拔有力,观众们无不惊叹于盏内如同银河般美轮美奂的曜变,拿起手机拍照。

  “‘孔雀斑’天目盏也非常难得,我们烧窑时没有任何的设制,它却自然形成了如孔雀开屏般的花纹,几千盏里才会出现一两个,至今不知形成原因。”听到工作人员的介绍,现场一名年轻参观者不禁对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发出了“这真是可遇不可求”的感叹。

  “木叶盏”是展位上另一件很多人拍照的天目盏。按照古法将桑叶烧入盏中,网状叶脉纤毫毕现,乍看以为盏中有落叶,再看才知叶盏已“合而为一”。目叶盏有一个特别神奇的地方,在盏中注满水后,盏底的叶子看起来就像浮在了水面上一样,自古享有“木叶无双”的美誉。

  “13年的天目窖口复兴之路,我们走得非常艰辛。”王慕刚说,专家团队几乎从零开始,先对“古天目窑址”周边的矿石陶土进行试验,探索其耐火温度、金属含量,去找到规律。窑口一步步从最易控制的电窑,转为气窑,最终达到以最难控制的柴窑古法烧制,烧出来的瓷器温润、有灵气。在器形方面,也从最初的“试片”,一点点走向各种更为丰富的器形,像这次展出的除了茶盏,还有油滴天目赏瓶、兔毫天目葫芦瓶等,以不同的经典器形载体现“天目”的美感。

  采访时,正好有一名来自北京的专业观众,在展位上驻足良久,并与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的洽谈。他告诉记者,自己非常喜欢这些天目盏精品,并且十分看好天目盏的市场前景,希望能与大华·天物合作。天目盏在本次文博会上一炮而红,他也想将这些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带到北京古玩艺术界,让更多人关注天目盏。

标签: 浙江;天目山;瓷器;大放异彩;文博会 责任编辑: 汪江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