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8年攻坚克难,浙医二院烧伤科在人工真皮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由韩春茂教授团队研发的“高分子编织网强化型人工真皮”,目前已经顺利研制出了样品,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预计最快3年左右,有望在临床上应用。这也意味着,严重烧伤导致真皮缺损的患者今后在治疗上有了新希望。
临床上目前普遍使用的 是美国进口的人工真皮
浙医二院烧伤科主任韩春茂教授是国内烧伤治疗领域的专家,曾在“7·5公交燃烧事件”中,和团队医护人员共同创造了19位重度烧伤患者院内零死亡的生命奇迹。而这一奇迹的创造,与烧伤科在临床实践中坚持不懈进行科研创新有着很大关系。
“大面积烧伤病人救治,需要大面积的组织功能皮肤移植,如果供需不够就可能导致病人死亡,或者即使救活了也会留下很多疤痕,这些问题在临床上是长期存在的。”韩春茂教授说,所以他进入临床后,一直想把技术推广开来,治疗更多病人。
人的皮肤由外而内分为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其中表皮可以再生,真皮一旦损伤不能再生。
18年前,韩春茂与浙大化工学院合作,开始人工真皮的研究与开发。在烧伤科领域,临床上目前普遍使用的是美国进口的人工真皮。它的好处是减少疤痕形成,但缺点是存活时间慢,需要三周左右,这么漫长的时间,移植的地方可能发生感染,导致出院时间也会延长。要缩短存活时间,必须加快人工真皮的血管化进程,但这是一个不容易攻克的科研难题。
韩春茂带领他的团队投入到艰苦的研发工作中,2002年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了“胶原多孔膜的血管化研究”项目。此后,课题组又先后完成了多种促血管活性因子的控释研究,但是因为在运输、储存、管理等方面会降低活性等原因,要实现临床转化比较困难,研发工作也一度困难重重。
掌心这么大的人工真皮
已在动物身上实验成功
一个偶然的机会,韩春茂教授看到了一篇论文,给了团队很大启发。这篇由德国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提出,将人工真皮的孔径适当增大,可以缩短血管化进程。但这样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人工真皮的机械强度就下降了,支撑力不够,会影响疤痕修复。
有没有什么办法,既可以缩短血管化进程,又不影响疤痕修复?
韩春茂团队结合最新组织工程技术和生物材料的发展,在业内率先提出了“强化型真皮再生模板”的新概念。基于这一新概念,2013年,团队又向省基金申请了“强化型真皮再生模板的优化构建及其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机制研究”项目,顺利获得通过。
“强化型人工真皮,就是把一个高分子材料的编织网放进去,强化它的整个真皮支架,使得机械强度更高。”
韩春茂说,说起这个设计的灵感,和他的太太密不可分。“我太太从事纺织相关行业的工作,虽说隔行如隔山,没想到将医学之外的思维带到医学研究中,会有意外的发现,这就是创新。”
在省基金的助力下,课题组进行了为期三年的不懈努力。2016年项目顺利结题,不仅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还顺利研制出了人工真皮样品。尽管这片人工真皮只有掌心这么大,但科技含量很高。
随后,韩春茂团队又做了大动物实验,以实验猪为样本,对其背上一块巴掌大小的皮肤,模拟真皮缺损的状态,移植高分子编织网强化型人工真皮,发现移植后的皮肤机械强度明显增加,而且血管化进程加快,一般在7—10天就能够完成血管化。
人工真皮产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可能3年左右面市
还可能实现3D打印
从三周到十天,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韩春茂明白,从样品出炉到产品真正走入市场,仍然有着不小的距离。
目前,人工真皮的研究,仍然被部分发达国家垄断。半块手掌大的人工真皮,价格高达七八千元,这让很多大面积烧伤的患者望而却步。
如何打破垄断,降低产品成本,让更多患者享受到科研创新带来的福祉,是韩春茂和他的团队一直考虑的问题。2016年,韩春茂带领课题组联合国内顶尖科研院所和企业,获得了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资助,总经费6000余万元,继续致力于组织工程皮肤的研发和产业化。
目前,人工真皮产品正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顺利的话,可能3年左右面向市场,得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尽管在人工真皮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但是浙医二院烧伤科团队创新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不久前,韩春茂的课题组新采购了一台国内最先进的生物3D打印机,致力于更高级生物修复材料的研制,实验一旦成功,就能实现人工皮肤的即打即用,真正做到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
“我觉得作为一名医生,这一生的精力还是有限的,他可能会开刀会换药会救治病人,但数量却是相对框定的。但是,如果能在临床中发现问题,然后通过研究发明了技术或者发明了产品或一种理论体系,可以救治更多的人,甚至在全世界都可能救治更多的病人,价值会更大。”韩春茂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