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刘慧)2018年2月6日凌晨,一代国学大师、西泠印社社长饶宗颐辞世,驾鹤西去。 享年101岁。
饶宗颐出生于1917年8月9日,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又号固庵,广东潮州人。中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
西泠印社社员们说,西泠再次痛失掌门人!想起去年赴香港办展,有幸近距离仰视大师并留下合影,感恩!先生千古!
“巨星陨落,哀惋殊甚。”西泠印社社员郭超英说,西泠社刊《西泠印社》(现《西泠艺丛》)2012.1有研究专辑,发表饶宗颐文论及书画题跋,季羡林、黄苗子、冯其庸、郑欣淼、西岛慎一、陈振濂、张永强及本人文论。饶公为国学泰斗,名至实归,凡古文、经学、宗教、史学、敦煌学、目录学、梵学、甲骨、诗词、书画…“无不会融贯通”,其深度广度“洵非一般学者所能意想”(李学勤语)。
艺术家韩天衡说,我一九九一年在香港大会堂举办个人书画印展。饶公出席开幕式的照片。二十七年,弹指一挥噢。饶公今晨仙逝,一路走好,其实没有走,他的学识、著作是永生不朽的。
书法家斯舜威惊闻选堂先生化鹤而去,特别撰联:
百岁过三无尽期,
春回恰是化冰时。
赖君绝学传正统,
从此西泠谁掌旗。
艺术家张根源撰联:
饶公长眠不复醒,
西泠再度失魁首;
长歌当为斯文哭,
流泪还因國统愁!
英雄江湖知多少,
豪杰气慨冲斗牛!
还望真才实学客,
道德文章少应酬。
艺术方面,于绘画、书法造诣尤深。擅山水画,写生及于域外山川,不拘一法。人物画取法白画之白描画法,于李龙眠、仇十洲、陈老莲诸家之外,开一新路,曾得到张大千的赞赏。书法方面,植根于文字,而行草书则融入明末诸家豪纵韵趣,自成一格。
其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并且精通梵文。饶宗颐和季羡林齐名,学界称“南饶北季”。
西湖有情,香江有义。从杭州到香港,作为记者的我,多年来一路追寻,去拜访一代国学大师饶宗颐,往事历历在目——
空缺了6年之久 西泠印社推出新掌门
不会忘记,对社长已空缺了6年之久的西泠印社来说,2011年12年13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在西泠印社第八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上,饶宗颐当选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刘江当选执行社长。这一海内外瞩目的百年文人艺术社团再次拥有了掌门人。
饶宗颐先生,1917年生,广东潮州人,后定居香港,是蜚声中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家。他学贯中西,著作等身,通晓多种语言,在传统文史研究和考古学、人类学及艺术、文献等多个领域均有精深研究。除治学外,精通琴诗书画,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曾多次举办书画艺术展,出版书画集多种。擅山水画,书法植根于金石文字。
饶宗颐历任香港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著名高校教授和法国远东学院院士等职,曾获法国法兰西学院颁授的“汉学儒莲奖”、法国文化部颁授的高等艺术文化勋章、香港特区政府颁授的大紫荆勋章、香港艺术发展局颁授的“终身成就奖”等多种奖项。2011年7月获国际天文联盟批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0017的小行星被命名为“饶宗颐星”。
西泠印社创立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团,也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专业学术团体,在国际印学界地位尊崇,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创立百余年来,西泠印社精英云集,名家辈出,近现代史上精研文史、雅擅丹青之卓然大家,多数为西泠印社中人;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先后担任西泠印社社长。
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长启功于2005年去世后,社长一职空缺;西泠印社常务副社长郭仲选于2008年去世后,也未进行增补。由于西泠印社是卓具盛名的国际性文化艺术社团,历任社长均为大师级人物,故继任人选也必须为具有较高资历和名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师级人物,兹事重大,海内瞩目。近年来经多方举荐、征求意见,杭州市领导更是从西泠印社社团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多次给予具体指示。为此,西泠印社举行了社长(扩大)会议,提出第七任社长的建议人选。饶宗颐的当选,也进一步印证了西泠印社这一文人艺术社团对传统文化血脉的尊崇,彰显了西泠印社所倡导的艺术与学养并举的文化理念。在当代文化环境下,饶宗颐与西泠印社的这一结合,尤其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第七任社长上任 他在香江仰望西泠
不会忘记,那是2011年12月16日,从杭州到香港,我一路追寻,去拜访一代国学大师饶宗颐。
那天,位于香港德辅道西81―85号的香港潮州会馆高朋满座,“西泠印社聘任饶宗颐教授为第七任社长颁证仪式”正在这里举行――简朴、隆重而喜庆。杭州与香港同仁济济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海内外文化艺术界的喜事。
上午11时,饶公出现在我们面前――白发,白眉,清瘦,一路微笑着走来,年逾九旬的他分外精神。
落座后,当饶公听说本报今日整版报道后,便以文章为题,欣然为本报读者提笔写下“孤山不孤,西泠不老”,并对现场的宾客们说:世界的西泠永远不会老。
在香港,饶公是名人,也可算奇人,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人称“业精六学,才备九能”。然而,谁会相信,这位香港中文大学名誉教授,美国耶鲁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日本京都大学、北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客座教授的大学问家,竟是从广东潮州走出来的一名初中生!
就是这位令人敬仰的饶公,在经学、宗教学、佛学、文学、甲骨学、考古学、史学等领域均取得极高成就,在诗词、书法、绘画、音乐诸领域均有极高造诣,精通六国语言,著作逾千万言……
饶公出任西泠印社社长,海内同庆。此时,此刻,掌声伴随笑声,所有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人们,向饶公送上最真诚的祝福。
“祝饶公寿比南山。”在一片掌声中,饶老还接受了杭州市委、市政府专门定制的贺礼――一方产自福建寿山的上乘石章,色泽华美,质地温润。西泠印社谨以此石,一祝饶公寿如金石,二愿百年西泠印社与饶公的缘分也如金石一般传诸久远……
“好古游六艺,作草嗣二王。”有心的饶公也为西泠印社准备了一份特殊礼品,他亲笔书写的这幅八尺对联,苍劲有力,自然流露,正是饶公对书法艺术的诠释。
热烈的掌声中,香港大学原副校长,饶宗颐学术馆馆长李焯芬院士代表饶公致辞:全社社员们要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襟,要把西泠印社放在世界的视野之中,让人们共享这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代表西泠印社向饶公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饶先生杰出的学术成就和深厚的艺术修养,不但契合西泠印社“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的宗旨和建设“名家之社”、“天下之社”、“博雅之社”的目标,更将有力地促进西泠印社“国际印学中心”建设,对进一步提升西泠印社文化品位,扩大国际影响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尽管饶公当时已95岁,但身体健旺、思路清晰,他笑言,自此与西泠印社结缘,对西泠印社和印学会更倍感兴趣。如果把百年印社西泠的“人文”二字倒过来就是“文人”,周代铜器里的文人不是指写文章的人,而是说具备最高道德的人。我们的古人很推崇这种具有道德力量、特立独行的人。
鲜花伴美酒、欢声伴笑言。中午时分,饶公十分高兴地与大家共进午宴,一起为百年西泠举杯:孤山不孤,西泠不老。
饶公来杭州履新 96岁为西泠题字
不会忘记,那是2012年6月29日,上午10时不到,坐落于孤山南麓的西泠印社社史厅“柏堂”前已经簇拥了来自全国的媒体。这一天,西泠印社第七任掌门人、国学大师饶宗颐前来履新。在此驻足的游客,除了欣赏湖山美景,增添许多好奇和期待:究竟需要怎样的气度,才能掌起百年名社的帅印?
正午时分,一辆中型巴士停靠在圆洞门前,一位满头银发、清朗瘦削的老人被家人缓缓抬上轮椅。
96岁的大师,通透喜乐,从容淡定,面对众人的致意,做得最多的动作是抱拳回礼,从印社门口到“柏堂”不到20米的石板路,行了足有5分钟。
这段路,饶公并不陌生。上世纪80年代,他曾在著名文字学家曾宪通先生等人的陪同下访问杭州。
再度来杭,已接任西泠印社社长的饶公,心中又有了另一番情怀和使命。“我就倚老卖老,为印社题几个字,如何?”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老人缓缓起立,脱下外套,踱到方桌前,润墨挥毫,写就四个苍劲大字:“播芳六合”。一缕文脉,就以这样的方式,得以绵延传承:“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我们的国家如今繁荣昌盛、可上天下海,令人感到骄傲。”
临别前,饶公还主动邀请社员合影留念。老人又对身边的人耳语了几句,希望在西泠印社前单独留一张影。少顷,人群自动后退,让出一块圆形空地,饶宗颐面对镜头,十指微微交叉,颔首微笑。
此刻温情,刹那永恒。
那是2012年11月5日,95岁饶宗颐作品首次亮相杭州被赞“惊心动魄”。
那日,饶宗颐先生为西泠印社壬辰秋季雅集“百年西泠·翰墨春秋”大型系列活动贡献了一场“艺聚西泠饶宗颐社长书画艺术特展”。这是继饶公以西泠印社社长的身份在6月28日举办“海上因缘”饶宗颐教授上海书画展之后的又一举措。
由于这次展览特别有意义,所以饶公希望展品必须极具特色。这次展出了饶公历年创作的38幅巨幅书画作品,因多数作品尺幅远超一般展览场馆层高,此前多未公开展出,因而首次公开亮相在西子湖畔,意义非凡。
“这一批书画,绝大多数是第一次公开展览。在选取作品时,我有机会目睹其中一部分,只能够用"惊心动魄"四字来形容自己的观感。”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馆长李焯芬表示。
展出的饶公作品中,国画包括融入西北地区实际观感体验的西北山水、取法于敦煌线描的白描人物、常作题材巨幅墨荷、以中国传统笔墨描摹海外风光的景物写生等;书法有饶公录前人诗文之作、书自作诗词、临摹崖碑刻等内容,也包括了当年6月29日饶公二进西泠印社时在柏堂内书写的“播芳六合”4个大字,以及这次专门书写赠送给西泠印社的“蹋天一磨”书法条幅。
陈振濂表示,饶公那无所不在、喷薄而出的文人风骨与学者风范,在书画的点画晕染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西泠印社壬辰秋季雅集有此一展,足可称是锦上添花、灿烂辉煌。“这次展览不但展示了饶宗颐先生这位学界泰斗学艺双修的精深境界,也为当代书画艺术的传古和开新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范本。”
那是2017年4月8日,“西泠印社创社四君子暨历任社长书画篆刻作品展”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开幕。那天,已逾百岁高龄的西泠印社现任社长、学界泰斗饶宗颐先生现场为“西泠学堂”题字揭牌。
同时,这也是西泠印社文物典藏首次在香港举行的大型展出,由“印学重镇志同结社——创社四君子”“西泠巨擘一代宗师——历任社长”两大单元构成,共展出西泠印社文物馆藏和香港集古斋多年珍藏的书法、绘画、篆刻印章及印稿等105件作品,堪称一部西泠印社百年简史。
西泠印社和集古斋共同举办这次展览,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中国书画篆刻艺术的独特魅力,还使我们感受到艺术家们高尚的艺术情操和博大的人文情怀。西泠印社和集古斋的此次合作,体现了内地和香港共同探寻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基因的良好愿望,为浙港两地的文化交流展开了新的篇章。
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副馆长邓伟雄代表饶宗颐致辞表示,作为一个文化研究者,我的梦想是中国文化的复兴。我肩负第七任社长之责,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展览,进一步推进西泠印社打开世界之窗,对中国优秀文化与艺术推陈出新。
西泠学堂启动仪式同场举行,饶宗颐先生亲自题字揭牌。西泠学堂由西泠印社与香港集古斋共同创办,将邀请西泠印社社员及艺术家开展教育培训和有关书法篆刻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展览后,西泠学堂系列教育及文化推广活动继续在港举办,浙港两地文化艺术领域的合作交流开启新的篇章。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