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做一个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港口”
——新春,推荐四本书
2018年02月20日 08:39:20 来源: 杭州日报 潘宁

  这些书可以读一下,在悠长的假里。

  有生之年,我们所能记住的美好的文字究竟有多少呢?

  记住美好的文字是奢侈的,艰难的,它们是散兵游勇,是星光乍现,是石沉大海,是遗忘,是遗忘过后的辗转反侧,那些美好的文字是琐碎记忆中的一记绝响。

  我们能时断时续地记住这些美好的章节,在悲伤的时候,在愉快的时候。空虚的时候它们如同大风来袭,瞬间能填满所有的罅隙。

  有些文字,它们替我们瞭望了所有的远方,它们甚至成为我们的足迹,成为我们的手掌,在那些我们可能终身都抵达不了的地方,那些文字替我们抚摸过那里的河流、大地和山川。

  “做一个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港口”。

  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一个梦想。但通过读书,我们可以。

  推荐之一

  《北极梦:对遥远北方的想象与渴望》

  (美)巴里·洛佩兹/著 张建国/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世界过于广袤

  那些文字,它们替我们瞭望了所有的远方,它们甚至成为我们的足迹,成为我们的手掌,在那些我们可能终身都抵达不了的地方,那些文字替我们抚摸过那里的河流、大地和山川。

  世界过于广袤,我们对那些终身都不可能抵达的地方心存畏惧、神往以及不可避免的偏见。譬如北极。北极是什么?北极是北极之光的源泉吗?我们从那些照片上欣赏过那些不可描述的绿光,如同上帝经过天空时遗留下来的绿色裙袂,或者是劲风接近最愤怒的时候,刻意留给我们的形状。

  我们为之神魂颠倒的未知世界,需要有更理性而科学的文字来引领我们去感知。

  虽然从翻译的文本来看,这并非是一部令人完全满意的著作,但也不失为一部较为全面的有关北极题材的作品。从洋流、冰川、土壤,到动物、植物、鸟类,再到土著居民、探险者、科学考察家、开发商……洛佩兹用百科全书式的记录,全面审视这块土地的历史与现状,重塑我们对北极的认识。

  作者想让我们重新关注这片土地上的具体事物,以及沉淀下来的文化。我们无非需要穿过冻原,观看风拂动低矮的桦树叶和柳树叶,聆听迁徙驯鹿的蹄子发出的噼里啪啦声。

  推荐之二

  《去飘流》

  沱沱/著

  新星出版社

  在沱沱托起的江城里

  “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

  这是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起首的一句。有一这天下午,一个叫“沱沱”的重庆人从这浩荡的江声里浮出水面,他感动了很多人。

  一个人,单凭一个人,是不可能无缘无故感动很多人的。他必定有来处,必定有故事,他的身后,江水鸣响如钟声,一座城市,正缓缓上升。

  这个叫“沱沱”的重庆人出了一本书,书名叫《去飘流》,那是由几十幅彩铅画和文字组成的作品。那些画,沱沱画了整整十四年。

  十四年前,人们对于文字的专注力还是很强大的,没有微信,没有微博。碎片式的、东拉西扯的表达方式,要过了整整十年以后,才会造就一场全民噩梦。那个时候,沱沱开始在博客里面细腻记录他的梦和关于重庆这座城市的一切,“江水、索道、轮渡、老房子、街道、树林、旧厂房”,他的文字带有少年气息,莽撞血性结实,“血肉连着筋骨”,而他的画更类似于梦境的呈现,令人想起王小波写过的诗,“大团的蒲公英浮在街道的河流口/ 吞吐着柔软的针一样的光/我们好像在池塘的水底/从一个月亮走向另一个月亮”。

  沱沱就这样将重庆这座山城从江底缓缓托起。

  缓缓托起,他用了十几年的时间。重庆是重庆人的重庆,但在那些文字与画中,重庆和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乡、童年和生活气息叠合在一起,最忧伤和最欣喜的情感很多时候往往如出一辙,它们有着惊人的相似,在沱沱托起的江城里,它们不期而遇,悲欣交集。

  推荐之三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

  (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著

  林俊宏/译

  中信出版集团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谁喜欢“未来已来”这样的说法呢?很多人甚至连民国之前的历史都没有搞清楚,就这样听见未来如同夏天的雷声一样隆隆逼近过来,不知道是喜是悲,是应该欢呼还是应该目瞪口呆。

  烈日下,有人愿意在上海博物馆排六小时左右的队伍,为了看一眼来自大英博物馆的珍藏。有人迷失在马云的无人超市里面,那种迷失,或许是对技术的激烈膜拜,或许是怅惘于再也无法遇见让人怦然心动的收银女孩。

  过去令人怀念。人类在对历史的回望中找到自我。但是,有人明确地告诉我们,未来已来。这中间失去了平稳地过渡,像陆地与深海之间突然失去了逐渐抬高的海岸一样。未来是洪水猛兽,直接撞击过来。

  回避不了了。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阿尔法狗无情击败棋手。微软机器人小冰出版了首部诗集,“阳光失去了它的玻璃窗”——更多的人类完全还不知道那些迷离的充满意象的当代诗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机器人又一次毫不留情地干掉了我们。

  我们似乎再也不能把“未来”这个话题丢给专门搞互联网的人了,我们刷着手机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各种便利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其实每个人已经与这个提前到来的洪水猛兽脱不了干系了。

  曾经在等高铁的时候,在一本书里读到这样一个句子,“做一个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港口”。这种古典主义的情怀在当下还能实现得了吗?虚拟世界是这样的,我们不必出发,就可以抵达。这种看起来似乎可以为所欲为的“未来”就要来了,我们不免紧张激动,恣意或者彷徨。

  推荐之四

  《六神磊磊读唐诗》

  六神磊磊/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以最不艰深的方式

  不记得哪位大咖留下一句话,那些回避困难的阅读的人们,不要和他们谈人生,他们是不会进步的。

  困难的阅读。大意涵盖了艰深、生僻、晦涩,让人不可企及。它们与通俗的阅读之间有着天然的敌意。

  所以,你看,替六神磊磊这部作品捧场的,几乎没有什么高远的学者,都是以通俗面貌示人的网络江湖上的牛人,当然,六神磊磊也是从网络世界里混出来的——这也是对的,他们抱团取暖,在难懂和读不懂的文本之间,杀出一条温柔的小路。

  这本书以最不艰深的方式,把整个唐代的诗歌递给了我们。

  “伟大的时代往往都是这样开启的:当门被推开时,并没有什么大动静,大家尚在沉睡。只有光照进来之后,人们才被惊醒,发出赞叹的声音。”

  它适合所有怕麻烦的人阅读,它与“学术”二字背道而驰,因此省去很多因为知识结构不完善而引发的阅读障碍,唐诗几乎是中国人的启蒙读物,我们几乎是背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那些通俗的诗句长大的,然而,在各自成长的道路上,又因为唐诗而分化出两极——一部分人永远只知道“白日依山尽”,他们在这座山前止步了,而另一部分人则走得更远一些,他们走向李贺,走向陈子昂,走向卢照龄,走向那些更冷门一点的诗句,譬如“世事浮云何足间,不如高卧且加餐”。

  六神磊磊的书至少会让那些止步不前的人,在唐诗的辉煌中走得更深远一些。

 

标签: 北极;洛佩兹;江城;重庆人;重庆;白日依山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