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杭州两万多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 马上就要为一种小动物倾巢出动
2018年03月21日 09:25:48 来源: 都市快报 记者 胡信昌

  小朋友的养蚕笔记   周纪明 摄

  爱写作的狮子

  天气一热

  春暖花开,杭州两万多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马上就要为一种“神秘小动物”集体发狂。这一神秘动物就是蚕宝宝,小学三年级的科学课有一项规定动作就是要孩子们养蚕,观察蚕的一生。这项作业对家长的难度就是要在全城搜索蚕宝宝的口粮“桑叶”。

  桑树的嫩芽 刚吐出就被摘光了

  黄女士的女儿,今年读三年级,这个学期,学校科学老师给她女儿发了凤仙花、蚕豆、绿豆的种子,另外还有一张纸,上面有密密麻麻的蚕宝宝卵。黄女士像藏宝一样的,把蚕宝宝放在了冰箱里。天气冷,暂时还不能把蚕宝宝孵化出来。黄女士和同学家长商量了,等天暖和再说。

  “蚕宝宝的卵一发下来,家长群里就有人在担心桑叶了。杭州主城区三年级学生有两万多,这么多人养蚕宝宝,桑叶会很缺,去年小区边上有一株桑树,嫩芽稍微吐出一点,立刻就被摘光了。”黄女士说。

  昨天,我们问了7位三四年级小学生家长,他们都说孩子接到了养蚕宝宝的任务。而一位小学四年级孩子妈妈,更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吐槽——“杭州人,只要家有孩子读过三年级,谁家会没养过蚕宝宝呢?说起蚕宝宝,谁家没点疯狂的往事啊。”

  这位妈妈说,他们家养蚕宝宝是去年4月份,女儿的作业。刚孵化出来的蚕宝宝,就像针尖大小,用牙签或者羽毛转移蚕宝宝的时候,稍微不小心就被戳死了。

  慢慢地,蚕宝宝长大之后,就要开始为“口粮”发愁。“我们学校老师还好,发了蚕宝宝的卵后,定期会给学生发一些桑叶,我们女儿每次都会小心翼翼擦干,然后放进保鲜袋里,保存在冰箱中。擦干是为了保存得更好一点,蚕宝宝吃了也不会拉肚子。

  “不过,老师给的口粮也是很有限的,蚕宝宝大起来后,吃起桑叶胃口很好,都有沙沙声,所以自己还要想办法。家附近的一个小区有棵桑树,爷爷奶奶经常去薅羊毛——其实就是去偷桑叶了。后来我们还通过万能的淘宝买桑叶,不过,也是有点不放心,桑叶都不大新鲜,班里还有同学的蚕宝宝吃了淘宝上买来的桑叶,遭遇‘灭门惨案’的。所以我们买了桑叶之后,都要洗过,然后晾干,再保存起来。桑叶价格倒是不贵,20多块钱有一千克左右吧。买来之后,几个同学可以分一下。

  “那时候为了找新鲜桑叶,真的是两眼放光啊。三八节出去搞活动,看到野外的一棵桑树,恨不得扑上去立刻采。还有家长,打车去石桥路上的农科院,偷偷采摘桑叶。”

  找桑叶虽然苦 但收获更大

  吐槽之外,收获也不少。几位家长说,养蚕宝宝,不仅是一个科学观察,也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生命教育。

  有位家长讲了个小故事——女儿喂养蚕宝宝时,把一只蚕宝宝落在了纸盒外面,不小心踩死了,孩子人生中第一次面对了生命的消失,害怕、自责了好长时间,哭了好久。

  “幸亏前两天刚看过《生和死》,我解释了蚕宝宝会在她心里活很久,再教她喂养蚕宝宝要更加细心,引申到爸爸妈妈把她养大不容易,女儿终于泪止。这个教育的过程对我们也很有触动。”

  胡先生家的女儿,今年读三年级,也收到了老师发的蚕宝宝卵,去年,他已经让女儿养过蚕宝宝。“女儿挺喜欢,平时我们主要是靠女儿自己照料蚕宝宝,写观察日记,这也是培养她的责任心,对女儿也是一种锻炼。今年打算继续好好养,为了养好蚕宝宝,我还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桑树,不会再为缺少桑叶担心。”

  三年级下还要种凤仙花

  除了养蚕宝宝,三年级下学期的同学们,科学作业还要种凤仙花。

  昨天,杭州一民办小学的学生家长“快乐妈妈”说,今年开学,除了蚕卵,学校老师还发了凤仙花、花生、绿豆、蚕豆的种子。老师规定,凤仙花和蚕宝宝是必须得做的作业。我们的蚕卵不小心丢了,这两天我们在淘宝上买了蚕卵,还是五彩的蚕,女儿很期待。不过最近天气冷,蚕卵还在冰箱冷藏着。

  “快乐妈妈”说,这个学期,科学实验多了很多,但女儿还是很开心的,她拿来了花盆、玻璃碗,分门别类地种了下去,一颗种子也不肯浪费。3月8日,凤仙花种子种下去,到了3月17日,也就是上周六清早,凤仙花冒出了小小绿芽,女儿兴奋得不得了。“她爸爸好不容易周末可以睡会懒觉,都被孩子狠狠地摇醒了,就为了宣布凤仙花发芽了,她爸爸一脸的敢怒不敢言,我在旁边看得笑死。”

  昨天,“快乐妈妈”还给我们看了她女儿的其他成果。一只玻璃碗里,几张餐巾纸吸满了水,几颗花生在上面,已发芽,长出了三四厘米的叶子。

  另一团湿润的餐巾纸上,四五颗蚕豆已经发芽,长出了绿色的叶子。这段时间,女儿每天都按照科学书本上的要求,记录生长的数据。

  “我们女儿从小就喜欢做些小实验。这些植物种子大部分是女儿自己完成,我有时候也会动手帮忙,也是补点童年乐趣。我们尽量让孩子自己动手,有时候不太完美的作业我们也交上去了。

  抓来的蝌蚪都变成了癞蛤蟆

  春天除了养蚕宝宝,种凤仙花,很多小学生还喜欢养蝌蚪。“这只是拓展性作业,不硬性规定,但是孩子们的劲头都很大。”一位家长说。

  昨天,汪女士给我们看了她儿子刚抓来的蝌蚪,乌黑的蝌蚪,放在一个蓝色大水桶里。汪女士无奈地说,别看蝌蚪现在看上去萌萌的,但其实这些都是癞蛤蟆。

  “去年儿子也到小区附近的沟里抓过蝌蚪,10多个蝌蚪,放在小鱼缸里,儿子当个宝一样。慢慢地,蝌蚪长出了后腿,身体的颜色也变了。我的天啊,这哪里是什么蝌蚪,都是癞蛤蟆。我在朋友圈里发了,大家都说,看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但儿子死也不肯把这些蝌蚪放掉。最后,蝌蚪变成了小癞蛤蟆在家里蹦来蹦去。”

  吴女士也给儿子养过蝌蚪,她说,身边很多朋友孩子在养蝌蚪,我突发奇想也给儿子养一个。还是回湖州老家时,才抓到了一个蝌蚪,像个宝一样装在矿泉水瓶子里,带回杭州。过了10多天,突然发现,蝌蚪身体颜色变了,还长出了腿来,原来是癞蛤蟆,马上就扔掉了。

  九莲小学科学老师郑海华说:“以前也有学生抓来过蝌蚪,我们不提倡同学们去养蝌蚪,因为蝌蚪是比较难养的,自来水氧气少,养不活,蝌蚪不同时期吃不同的食物,小学生也搞不清楚,最后很容易养死掉。很多家长和同学搞不清楚癞蛤蟆蝌蚪和青蛙蝌蚪的区别。其实我们见到的纯黑色的蝌蚪,长大后都变成癞蛤蟆。而比较少见的身体偏灰色的蝌蚪,以后才会长成青蛙。”

  三年级开始

  学生要亲眼看看动植物的一生

  长江实验科学科目的胡老师说,三年级开始孩子确实要观察很多动植物。比如养蚕宝宝,是三年级下学期科学课第二单元的作业,从卵孵化开始,到一龄蚕,不断蜕皮,不断成长,最后变成蚕蛾的过程,全过程要60天左右。这是要让同学们能直观看到动物的一生。相应的,第一单元,要同学们种凤仙花,是要记录植物从种子到发芽,到成长开花结果的过程。

  “三年级上学期,同学们都学过了动植物的一生,知道会出生、发育、死亡。三年级下学期是让同学们亲眼能看到动植物一生的变化。相当于植物选了凤仙花作代表、动物选了蚕作代表。这也是一种生命教育,同时也是在锻炼孩子的观察探究、动手能力。”

  胡老师说,至于观察蝌蚪,三年级课后作业有涉及,学生自己有兴趣可以去观察,没有硬性要求。包括种蚕豆,也是选择性的项目,同学们可以按自己兴趣来决定做不做。

  “等气温达到15摄氏度到20多摄氏度,就可以养蚕了。至于蚕宝宝口粮‘桑叶’的问题,据我所知,大家都是相互分享自己的桑叶。桑叶有的是网上买来的,有的是小区附近采摘到的。总之,对于养蚕,同学们都还是非常开心的。”

标签: 蚕宝宝;蝌蚪;桑叶;癞蛤蟆;家长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