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从烈日当空到闷热夜晚
记者跟随疾控捕蚊人走村串户 小小蚊子哪里逃
2019年08月08日 05:52:01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李文芳 水蓝薇 县委报道组 刘斌


CshKH11LB-2AKHSkAAMO-EjP8co683.jpg

在居民院子的水缸里,刘钦梅发现了蚊子幼虫。记者 李文芳 摄

浙江在线8月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李文芳 水蓝薇 县委报道组 刘斌)“蚊子!”

随着省疾控中心传防所“疫情侦察兵”刘钦梅一声低呼,我们循声小跑了过去。只见刘钦梅手持小电筒照向一口水缸,缸内的景象令人头皮一阵发麻:上千只孑孓(蚊子幼虫)密密麻麻蠕动着。刘钦梅兴奋异常,右手持捞勺一舀,左手拿吸管一吸,再往塑料瓶里一收,黑乎乎的孑孓便统统“落网”了。

烈日当头,汗湿如泼。这是盛夏里极为平常的一天,也是省疾控中心传防所40多位“疫情侦察兵”们最为忙碌的时候。

盛夏,万物生长,也暗暗孳生着蚊子、苍蝇、蟑螂等病媒生物。为了最大限度地将靠病媒生物传播的疫情扼杀在摇篮里,这些“疫情侦察兵”深入全省各地,频繁出动,密切掌握病媒生物密度及活动规律,并对相关疫情进行风险评估与研判。

这是一项令人难以想象的工作。酷暑的热浪,脏污的环境,不分白夜的节奏,随时可能被携带病毒的蚊虫叮咬的风险,每一条挑出来,都足以令人望而却步。出于对这份工作的尊敬与好奇,我们兵分两路,在杭州滨江和丽水缙云,跟着“疫情侦察兵”深入农舍、猪圈等地去抓蚊。

CshKH11LB-6Aemb-AAR1y6y8voY289.jpg

猪圈里,姚立农(左一)捕获按蚊。拍友 柳丽海 摄

烈日下

翻开水缸觅孑孓

7月25日上午10时,滨江浦沿街道新浦社区,烈日将水泥地面炙烤得白花花,手触地面,一阵灼痛。街道上几乎没什么人,一位老人拿着蒲扇懒洋洋地出门,一碰日光便立马缩回了屋。

村内沿河一侧,有块久未修葺的小树林。刘钦梅一会儿“噌”地跳上垃圾堆左右观望,一会儿小跑着冲向小滩污水池低头寻觅,“火眼金睛”下,两处孳生孑孓的废旧水缸无处遁形。

娴熟地将孑孓用吸管装入塑料瓶后,刘钦梅电筒不离手,跟同事一前一后往民舍里走,边走边往四下观察。当看到路面下水道时,二人费力翻开石板往里瞄,一旦发现孑孓,眼睛都发起光来。

与我们长衫长裤的“全副武装”不同,刘钦梅短袖T恤、牛仔裤,戴一顶黑色鸭舌帽。“我们平常都会涂些防蚊液,今天走得急忘记了!”刘钦梅说,这次她的主要目标是白纹伊蚊,就是俗称的花蚊子。

刘钦梅是90后,来自四川。与印象中的“川妹子”不同,刘钦梅瘦瘦黑黑的,一点也不柔弱,甚至有点“刚”。“我大学专业是动物学,但没当成兽医!”刘钦梅笑着说。

2018年,刘钦梅入职省疾控中心传防所,从事病媒生物监测与防控工作,成为新生代“侦察兵”。“蚊子是夏季最为猖獗的传染病传播媒介。白纹伊蚊会传染登革热,三带喙库蚊传染的疾病主要是流行性乙型脑炎,致倦库蚊主要传播丝虫病,按蚊则会传染疟疾……”刘钦梅边说边往一户农家走去。

“光哥!快,拿瓢来!”在这户人家院内的水缸中,刘钦梅再次发现了孑孓,并大声呼唤同伴施旭光。“你们看!呼吸管细长的是库蚊孑孓,呼吸管短粗的是伊蚊孑孓,另外它们的游动方式也不太一样。”我们往缸里看,只觉得乌泱泱一片,分类起来还真不容易。

“这是在干什么呢?”这户人家的老人走出来问。一听是来“抓蚊子”的,老人连连道谢。“平时要多多动手清理积水,这样就清除了蚊虫的孳生地,蚊虫密度就会降低。”刘钦梅科普道。

刘钦梅告诉我们,进村入户,像“侦察兵”一样翻找伊蚊孑孓,是为了测算布雷图指数。布雷图指数即平均每100户住宅内,有伊蚊孑孓孳生的积水容器总数。布雷图指数在5以下,属于安全范围;大于5有传播风险;大于10有暴发风险;大于20意味着一旦有输入病例,就可能在该地区造成登革热的流行。“布雷图指数是评价一个地区伊蚊密度的指标,可以预测登革热传播风险。”

蚊子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虫卵、幼虫、蛹、成虫,整个生长过程只需15天,且大多是在水里。这户人家的水缸里,一些幼虫已经开始羽化,两三天后就可能四处叮人了。“家里的蚊子,一般都是在家蓄水缸、水培植物或废弃水容器内养成的。”刘钦梅边说边跟同事合力将这坛脏水倒掉。

出了院子,阳光越发强烈了,可捉蚊的脚步却不能停下。直到晌午,刘钦梅和同事才收工回到实验室,小心翼翼地把收集到的伊蚊孑孓放入专门器皿中,喂上糖水,养了起来。“养至成蚊后,再进行检测。”刘钦梅告诉我们。

还没来得及歇歇脚,刘钦梅又接到了蚊媒监测的新任务。“这个七月,我已经走了八九个市县了。”

月夜里

撑起蚊帐当“诱饵”

傍晚7时,丽水缙云东方镇址墩村,另一波捕蚊人出动了。

是夜,群山环抱的址墩村气温不算太高,只有29度,却闷热异常。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姚立农带队的“疫情侦察兵”忙碌了起来。这位从事疟疾监测工作三十余年的老专家专程前来指导基层捕蚊工作,他们的目标是按蚊,一种传播疟疾的蚊子。

暗夜里,蚊子的“热情”高涨。工作人员拿着支架,刚准备搭蚊帐,便挠起了胳膊。好在大家手脚利索,在姚立农的指导下,十分钟不到,蚊帐就被支起。它远看像个白色的集装箱,细细看来是双层纱帘,内层接地,外层悬空约30厘米,内层帐内放了一把座椅。当地疾控中心见习生主动请缨,进入内层蚊帐,充当“诱饵”。

“蚊子会循着人的气味飞进内层和外层的隔间,落在帘子上,我们就可以进入隔间捉蚊,人待在内层也不会被咬到。”姚立农解释说。

“我们会在蚊帐里,轮流待上三四个小时。” 姚立农说,由于按蚊的活动高峰在深夜,按蚊监测工作要通宵达旦。在蚊虫繁殖高发季,全省每个县(区)一个月需要开展四次左右这样的监测。

“在蚊帐里充当蚊子的‘猎物’是什么感觉?”我们好奇地坐进蚊帐。顿时,一股闷热袭来,没坚持多久,就“逃”了出来。

搭好蚊帐后,姚立农向大家演示如何安装捕蚊吸管。“你们看,这个管子底端是内凹漏斗状,有个小口,在上面盖上纱布,塞进木塞,插入橡胶管,橡胶管另一端与玻璃吸管相接。要是看到蚊子停在墙上,就用底端将它扣住,嘴在玻璃吸管这头吸气就好。”

“猪圈在什么地方?我们过去吧!”看着大家都装好了捕蚊吸管,姚立农发话了。此时,我们不禁小声嘀咕:“去猪圈里用嘴吸蚊子,这能行嘛?”没等我们回过神儿,捕蚊人便各自拿起吸管,顺着田间小路向猪圈进发。

昏暗的猪圈中,姚立农手持照明灯,寻找墙上、柱子、砖头上的蚊子,锁定目标后,用吸管一端轻轻罩住,再一口吸入。

“啪”,猪圈的灯亮了,暖黄色的灯光洒向近30平方米的空间,猪圈内的蚊虫一阵狂飞。

“抓到按蚊了,你们快过来看看!”经验丰富的姚立农一逮一个准儿。“灰白色,四肢长,停靠墙面时成一定角度。”每捉住一只按蚊,姚立农都会和围上来的工作人员科普按蚊的特征。

“我这边有一个!”“你看这只,大长腿!”年轻的捕蚊人跃跃欲试,每抓到一只按蚊,都激动得叫出声来。

猪圈的地面被饲料、稻秸等覆盖,我们也跟着捕蚊人深一脚浅一脚地抓起蚊子。偶尔抬头看看干得热火朝天的他们,脖颈和侧脸的颗颗汗珠被灯光照得亮晶晶。

半个小时后,捕蚊工作结束,大家走出了猪圈。“猪毛啊,饲料粉尘啊,稍不注意,都吸到嘴里咯。”姚立农笑着说。步入田间,身上的汗臭味混杂着猪圈的味道,还是令人不适。

57岁的姚立农早已习惯这漫长的夜与蚊子的叮咬。“现在的工作环境已经好太多了,以前就穿着短裤在露天处,做名副其实的人肉靶子。”姚立农回忆说,当时自己拿着捕蚊吸管,蚊子就停在腿上,他就将管子贴在腿上,“吸溜”一下把它吸进来。

一个通宵的忙碌后,我们的腿上满是被蚊虫叮咬的红包。姚立农看看我们,笑着说:“抓到喝饱了血的蚊子,我常和同事们开玩笑——这是我们‘亲生’的蚊子。”

这晚的辛苦没有白费,数不清的按蚊在玻璃管中飞舞,作为“战利品”的它们将被带到实验室,供当地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观察研究。

在路上

严防死守阻疫情

练兵千日,用兵一时。

对捕蚊人来说,疫情发生前,他们是“侦察兵”,疫情发生后,他们就成了“消防员”,冲向一线,与看不见的敌人做斗争。

“嘀嘀嘀……”省疾控中心传防所孙继民科长的手机接连响起,台州、仙居两地相继上报登革热病例。这个周末,他原本想陪陪刚满周岁儿子,看样子,计划又泡汤了。

看看窗外的艳阳天,孙继民拎起在办公桌上备好的行李箱,与其他3位同事一起,立即向两地进发。

6月至9月是蚊子繁殖高峰期,又正值暑假,东南亚旅游热度持续,我省输入型登革热病例增多。据省卫生健康委法定传染病疫情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全省共报告登革热160例,是2018年同期的5倍多。每一起病例的发现,就像不断拉响的警报,令这群疫情“消防员”丝毫不敢松懈。

孙继民告诉我们,一旦某地上报一例登革热病例,他们就要马不停蹄到达现场,像“侦探”一样,抽丝剥茧,确定病人五天内活动范围,掌握当地蚊媒密度,搜索是否有本土化病例的发生,还要到这名患者去过的地方,进行方圆600米的蚊子大排查、大消杀。

“比如,病人去过6个地方。我们就要在这6个地方分别划定600米半径的核心区域,挨家挨户翻找小型积水容器,了解幼虫孳生情况,直到将布雷图指数降到5。一般要进行持续25天的监测,直到没有新发病例,这场‘战斗’才宣告结束。”

孙继民所在的科室,都是80后、90后,男女生比例平均。酷暑时节,他们与其他科的战友一起,奔走山野、置身蚊虫之中,与传染病打着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正是因为“侦察兵”与 “消防员”的无缝转换,以及一代代疾控工作者的坚守,我省才得以“严防死守”住蚊媒生物相关传染病:

2001年,我省达到消除丝虫病标准,彻底阻断了丝虫病的传播;2017年,创建了全国第一个无蚊村;2018年,实现消除疟疾本地感染病例并通过国家消除疟疾评估;目前,乙型脑炎控制在罕见水平。

但传染病没有国界。对疾控工作者而言,新的挑战始终就在眼前。

记者手记

  这里的战场静悄悄

  “小心,别染上登革热。”

  听闻我要去采访捕蚊人,一位朋友半开玩笑地说。

  套上长衫长裤,涂上防晒霜,喷上驱蚊液。即便前期做足防备,可深入现场带来的视觉、听觉及感觉,都足以成为我记者生涯里,极难忘却的记忆。

  疫情跟病情不一样,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敌人。跟这个对手过招,就要踏入到最脏的地方,闻最臭的味道,还要与各种虫蚊鼠蜱面对面。

  人们不愿踏足的地方,却是捕蚊人的战场。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像被“隐身”,极易被人遗忘。

  这些皮肤黝黑的人,一年当中有一大半时间奔波在基层,余下的时间则埋首在实验室里。疫情来了,他们变身“消防员”,与家人一个月不相见。疫情走了,他们变身“侦察兵”,防患于未然。

  省疾控中心传防所所长陈恩富谈起自己从事了32年的急性突发传染病防控工作,仍旧激情澎湃。交流中有个细节,令我印象深刻。

  他告诉我,在丽水景宁大山深处,有个鼠疫监测点,已经存在了近70年。即使现在交通改善,从景宁县城出发,开车仍需要一个半小时才能抵达,村里与外界唯一的联通是一架斑驳的石桥。

  这几年,村民陆续搬出村庄,但这个鼠疫检测点依然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每个月有一周到两周时间,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会在这里值守。傍晚放笼子,凌晨抓老鼠,随后解剖、取样、检测,日复一日,做着连当地农民都觉得无法承受的苦累工作,坚守着一份保护人民健康的初心。如今,已经延续了将近四代人。

  “浙江在1951年消除了鼠疫,但老鼠可能携带的鼠疫菌等病原体依然存在,只要有老鼠在,发生疫情的风险就在,就不能有丝毫放松。”陈恩富说:“遇到疫情,我们要第一时间冲在最前面。让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受传染病的影响,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职责所在,使命必达。”这也是这几天的采访中,最让我感动的精神。

标签: 蚊子;防蚊 责任编辑: 施菲菲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hznews/201908/W020190808268792933702.jpg

记者跟随疾控捕蚊人走村串户 小小蚊子哪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