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杭城有初中生暑期“打卡”八十六个景点和场馆
和父母“边游边学”,亲子关系不断拉近 各种场馆“打卡”越来越流于形式?不!
2019年08月16日 07:54:44 来源: 杭州日报 记者 王洁

  小石和小柴

  小石和妈妈

  “研学旅行”这个词,学生们应该都很熟悉。早在去年,浙江省教育厅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校外实践教育活动,将在全省中小学内推广。

  暑假,正是研学旅行的最佳时间。杭州观成实验学校学生石芸菲,这个暑假就在全国多个城市走过了86个旅游景点和场馆。小姑娘说,有时间还想继续走下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为了“打卡” 两个家庭跑遍五大古都

  石芸菲是观成实验学校一名新初一的学生,7月初到学校报到时,学校向学生们发起了一个倡议:“带着爸妈去打卡”。学校老师还制作了一款手机APP,“打卡”地点有图书馆、电影院、体育馆、博物馆及旅游景点5大项,学生们每到一个地方,可以和家长一起拍一张亲子照,同时还可以把体验的所想所感传到APP上。

  小石把倡议带回来后,石妈很支持。“女儿长大了,现在别说一起出游,一起拍亲子照都要扭扭捏捏。这次‘带着爸妈去打卡’是一次不错的享受亲子时光的机会。”石妈笑着说,好久没有全家人一起出游了,她还怂恿石爸也请了个年休假,同时还约上了女儿的同学柴家悦一家,来一次说走就走的亲子行。

  两个家庭一起策划,最终确定了“郑州—西安—洛阳—开封—南京”的古都行,在行前,两个学生还一起在网上搜资料,制作出了一本厚厚的旅行攻略。

  “槑花堂”怎么念? 从走马观花到边游边学

  “以前我们的出游很休闲,就怀着到此一游的想法走马观花。但这次孩子们的精、气、神很不一样。”石妈说,每去一个景点之前,两个孩子都会认真拿出事先准备的资料预习一番。如在开封府的“槑花堂”,石妈故作不解地问女儿:这匾额上写的是什么字?“槑是梅的异体字,所以这也叫梅花堂。”小石自信地解释。

  一圈旅行下来,很多变化正在两名学生身上潜移默化地发生。“因为走了很多历史景点,这让女儿对中国历史充满了兴趣,空下来她还会用我手机上的‘学习强国’看中国通史。”石妈说。

  柴爸也提到,这次旅行感觉和孩子的距离更近了,从原来硬拉着儿子去博物馆到现在儿子拉着他四处“打卡”,觉得儿子像中学生了。“他会带着我一起查资料,和我一起讨论各个君王的特点。”

  放眼看世界的同时 也是在拉近亲子距离

  这两年,暑期要求学生去博物馆等场馆“打卡”的现象越来越多,为此,各类第二课堂场馆经常出现排长队的现象。打卡,似乎成了一种“形式”。

  然而,“带着爸妈去打卡”在观成实验却成为一种风靡全校的活动。校长李洁坦言,相比于传统的“打卡”作业带有强烈的任务性质,观成实验在当初提出倡议时,就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不硬性要求次数,二是不固定形式。而且,“打卡”的地点不再局限于有限的几个场馆,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全国甚至全世界心仪的地点,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主观积极性。

  “暑假就应该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放眼看世界,开阔自己的眼界。观成的‘打卡APP’上,学生们每到一个点,还可以附上一段文字,可长可短,这也是研学旅行的一种收获。”这次活动中,学校特别强调了“带着父母”,在李洁看来这很重要。“初中孩子即将步入青春期,家长的角色很关键,这样的亲子旅行恰好可以拉近亲子距离。融洽的亲子关系也可以更好助力孩子成长。”

标签: 打卡;旅行;学生;亲子; 槑花堂;浙江省教育厅;全省中小学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hznews/201908/W020190816284824565781.png

杭城有初中生暑期“打卡”八十六个景点和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