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杭七中的高中生,用手中笔记录城市变迁的故事
高楼林立处,曾是荒地茅草屋
2019年10月03日 07:18:58 来源: 钱江晚报 记者 沈蒙和 通讯员 戴欣怡

  杭七中高三(8)班学生徐舒杨作品

  杭七中高三(8)班学生周雪怡作品

  浙江在线10月3日讯(记者 沈蒙和 通讯员 戴欣怡)在高中生的画笔下,“新富春山居图”会展开怎样的画卷?他们会怎样记录这飞速发展的70年?

  来自杭州第七中学几名同学的作品,让钱报记者眼前一亮:他们有的画漫画;有的画山水画;还有的将艺术与技术紧密结合,用平板电脑绘图。除了风格迥异,这些画的构思也各尽精巧,既有结合家中几代人的故事进行讲述,也有以传统手工艺匠人为主线串联。

  对这些不满18岁的高中生而言,70年的时间跨度很难有切身体会,但通过长辈们的讲述,他们从几代人生活中,抽取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细节。在这种视角中,杭城的变迁特别具有一股真实的烟火味。

  “30年前,爸爸从老家来到杭州读书,学的是医学,学校在转塘,就在我如今就读的杭七中附近。他回忆,那时转塘全是大片的稻田,我真是难以想象。”杭七中高三(8)班学生徐舒杨说。父女俩的学生时代,恰好见证了这座城市30年间的巨大变化。

  徐爸爸记忆里的转塘,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放眼望去是大片的田野、老旧的农村房屋和学校、未经规划的河道土地。学校被一条小河围绕,河水浑浊。所以,转塘留给他的印象并不美好。到杭七中就读后,作为过来人的爸爸自然会跟女儿讲起转塘的过往。对徐舒杨来说,曾经的一切是那样的不可思议。她眼中的转塘,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杭七中、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浙江音乐学院……这些美轮美奂的校园,将整个转塘点缀得像艺术的天堂。

  因此,徐舒杨试着通过两代人对转塘完全不同的记忆,通过过去与现在画面的对比,来展现城市的变化和美。

  “我的画中,左边是30年前爸爸读书时的场景,到处是农田和破旧的房屋。然后画面向右过渡到今天的转塘,各大艺术院校、地铁建设、象山艺术公社的之江青年艺术节等等,现代艺术如今在象山与自然环境相互交融,成为新时代杭州的一张名片。”除了城市发展,徐舒杨更想把转塘日渐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在画中展现出来。

  “我想用绿水青山间的艺术表现,反映城市巨大变化,期冀更美好的未来。”小姑娘说。

  高二(11)班何子桓的“新富春山居图”,灵感来自爷爷对五六十年前钱江新城的描述。“听爷爷说,过去钱江新城是一片荒地,杂草丛生,晚上走路,像爷爷这样平素胆子很大的男生都觉得慌兮兮的。当时爷爷一家住在茅草房里,每当下雨的时候,雨水就会漏下来,房里特别潮湿,容易感冒得病。”

  爷爷描述的钱江新城,让何子桓有点懵,感觉和如今完全对不上号。“根本没有公交车来这片荒地,要出门,必须走很长一段路才能坐上车。”何子桓说。现在的钱江新城,已经成为杭州现代化的象征,已经是一张城市名片。“从这些变化来看,我觉得杭州真的算得上是品质生活之城了。”

  除了从长辈处获得素材,当代高中生也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素材,他们自己其实就是城市飞速发展的最好见证者。

  高二(8)班的邵若栩从小生活在滨江区,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樱花大道”的变化。“我小时候,这里不过是一条很窄的水泥路,还要过汽车,十分拥挤。后来改造,路旁种满了樱花树,新建了塑胶跑道,开辟了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路面变得宽敞漂亮。现在,这里成了杭州的网红景点,经常有人来打卡。平时我们路过,也觉得赏心悦目。”

  高三(8)班学生周雪怡选择的绘画对象,是传统手工艺者。画面正中那位正在制伞的老人,是以爷爷的一位朋友为原型的。

  “这位老人和我爷爷是一个村子出来的,从小就跟着父辈学制伞,借以糊口。他的手比同龄人大许多,因此摆弄起伞来显得很笨拙,要好两天才能做出一把伞骨。”周雪怡说,后来,那位制伞老人到西湖边卖伞,还带了几个徒弟。“其实,我从来没有见过他,只是听爷爷的描述,觉得他一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那双手长满老茧的大手,做出来的伞,一定要比机器做出来的有味道。”周雪怡在画作中展开想象,“在这个技术革新、机器逐渐取代人工的时代,像伞匠这样可敬的手工艺人仍然还有很多,他们秉持祖辈代代相传的传统技艺,一丝不苟地生产,并把这些技艺承给下一代。”

标签: 学生;作品;杭州;画笔 责任编辑: 吴珂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高楼林立处,曾是荒地茅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