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金华 正文
金华奋力续写新时代改革开放新篇章
2019年05月14日 10:36:15 来源: 金华新闻网-金华日报 黄晓华

  金华日报5月14日讯(记者 黄晓华)已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改革开放走过“四十不惑”,进入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代,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代。

  改革没有局外人,发展没有旁观者。面对“一山放过一山拦”的艰难跋涉,置身这场必须“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的接力跑,金华继续演绎着一幕幕“春天的故事”:

  推进“无证明城市”改革、企业开办“零见面”等率先探索,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走深走实;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积极投身全省“四大”建设战略,为共建都市区持续赋能;义乌国贸综合改革试点推出升级版——国贸改革试验区建设启航,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破解都市区共建瓶颈依靠改革,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呼唤改革,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需要改革。跨过纪念改革开放40年的里程碑,金华人民凭借“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干劲,积极投身改革开放攻坚战的火热战斗,奋力续写新时代金华改革开放的新篇章。

  “最多跑一次”未有穷时

  以更多创举展现金华作为

  浙江被称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最多跑一次”改革是这片改革热土新锻的金字招牌。而这其中,金华也不断探索走出特色改革之路。

  上世纪90年代,金华就开国内简政放权风气之先。2018年,全市“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到100%,所有事项能够“网上通办”,64%的民生事项实现“一证通办”。“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警医邮”等创新做法,更为改革蹚出新路。今年以来,金华深化数字化转型推进“无证明”改革,让群众办事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得到省领导车俊、袁家军、冯飞批示肯定。

  犹记2016年底省委首次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有人心存疑虑,这是不是太极端了?但在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推动下,金华上下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主动担当、攻坚克难,推动这项改革一步步从理念化为实践、由承诺成为现实,将信将疑变成声声称赞。

  “最多跑一次”改革在给群众带来获得感的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改革创新的无限可能,并给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带来诸多启示:

  它让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在群众立场谋划推进改革,以群众感受确立改革标准,由普通群众评判改革成效,根据群众意见不断改进提升,我们的改革就会有旺盛生命力。

  它雄辩地证明,只要认准目标、不留退路,充分调动起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人争当实干家,再复杂的系统工程也能找到科学实施方案,没有出路也能蹚出一条新路。

  它向我们昭示,改革永无止境,不能轻易止步,摒弃对改革主旨的粗浅认识,摒弃改革无法再深化拓展的消极态度,把改革中的先进理念、科学方法、优良作风嫁接复制到更宽更广的领域,就能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果、开辟新境界。

  改革未有穷时,“最多跑一次”改革还有多大空间,如何为这块金字招牌提升成色?今年,金华对外宣布全域实施无证明城市,大力推动部门间“最多跑一次”改革,再次抓住改革深化过程中的堵点、痛点。从出生到死亡,数不胜数的证明久为群众诟病。短短两个多月,金华通过采取数据查询、部门核验、申报承诺、直接取消等方式,已梳理出“无证明”清单2729项。部门间“最多跑一次”改革方面,东阳已建立部门间办事“最多一星期”限时办结工作机制。

  企业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直接受益者,改革的红利仍在持续放大。金华作为深化企业开办“零见面”改革试点,通过开发运行“零见面”平台,商事登记率先进入了“键对键”审批时代,这不仅简化了流程、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企业开办的综合成本。全面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从赋码备案到竣工验收审批“最多100天”,今年要实现“最多90天”。与此同时,今年金华被列为全省企业投资工业项目“标准地”数字模块建设示范点,要求实现“标准地”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线上管理,稳步推进“标准地”招商,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金华还在积极推动“最多跑一次”向公共服务领域延伸扩面,让公共服务领域所有行使公权力的机构都参与进来。根据群众的需求和呼声,金华在卫生、教育、科技、民政、社保、交通、文旅、公用事业等领域采取创新举措,回应百姓所需所盼,提升都市区软实力。

  改革要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就是要坚持开门搞改革,让群众全过程参与改革设计、监督改革落实、评判改革成效。近年来,金华积极开展民主党派“同心促改革”活动,通过现场体验、明察暗访、面商座谈等方式,多领域多形式多层次开展专项民主监督,累计向政府相关部门沟通监督情况50余次,发现和解决各类问题120余个,有力地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地见效。

  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殊为不易,改革深化过程中还有更多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如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字化信息平台系统“一张网”,为无证明城市及数字政府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如何夯实改革基础,围绕公民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做好梳理归集“一件事”,推进跨层级、跨部门流程再造、限期办结?如何提升改革站位,把“最多跑一次”改革与“三服务”活动、与全市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与力戒形式主义提高机关效能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改革优化作风、以作风保障改革?

  “最多跑一次”让群众要跑的路越来越短,干部要跑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金义都市区建设任重道远

  以项目推动共建破题见效

  今年市级机构改革中,单独设置了市委改革办,并加挂两块牌子:市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市金义都市区共建办公室。后者尤能体现金华的市情和特色,其职责是强化都市区共建发展的政策研究、综合协调、督促落实等。这块牌子,回应着全市各地共建图强的强烈呼声,也隐含着县域经济向都市区经济转型的时代逻辑。

  事实证明,当今时代,竞合已是大势所趋。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提出,金华的中心城市形态是组团式城市群的形态。自2005年市第五次党代会作出“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决策,到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赶超发展、浙中崛起”要求,再到市第七次党代会奏响“走在前列、共建金华”强音,去年又明确了“打造增长极、共建都市区、当好答卷人”工作总要求,共建都市区是历届市委一以贯之的战略部署。

  10多年来,在全市干部群众的接力奋斗中,共建金义都市区的顶层设计日益完善,《金义都市区规划纲要》等一批规划完成修编,三条廊道建设启动,九场硬战全面打响,市域轨道交通等一批标志性工程落地实施,八婺共建的步伐坚实而矫健,都市区同心圆的向心力越来越强。

  但是,跳出各自为战的思维定势,实现从县域经济到城市经济、都市区经济的转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老百姓对都市区共建的获得感、认同感、凝聚力,也绝非靠喊口号就能形成的。

  百舸争流,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环顾省内三大都市区及国内同类城市群的发展,金华从理念到行动、成效都还有不小的差距。杭宁温三地的迅猛发展自不待言,日前市共建办组织相关市直部门赴佛山、株洲考察长株潭一体化、广佛同城化情况,对当地发展成就颇为震动,并从中得到不少启发。

  建设现代化都市区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题中之义,是落实全省“四大”战略的重要行动,也是实现浙中崛起的根本之策。当前,共建都市区迎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等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内外环境等方面的诸多挑战,不论承接机遇还是突破重围,都需以博大胸怀、坚韧之志锐意改革,改思想理念、改体制机制、改发展模式……

  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是共建都市区的有力保障。要强化组织领导,科学决策部署都市区共建重大事项,专项落实推进各领域重大项目和举措,发挥好行业局长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形成畅通、专业、高效的协商机制。

  一体化规划体系是共建都市区的龙头引领。要抓住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机遇,编制好《金义都市区规划》《金义一体化规划》,推动专项规划“多规合一”,形成指导推进都市区共建的大蓝图。

  项目化推进是共建都市区的主要抓手。要围绕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都市区内部互联互通、全域共建共享目标等,要重视共建项目谋划,加强项目政策创新,围绕重点项目清单,举全市之力狠抓推进,确保抓一个成一个。

  重大平台是共建都市区的基础支撑。要发挥好义乌国贸改革试验区和金义都市新区的主平台作用,加快金华科技城创新平台项目落地,加快创新区域合作共建机制,切实发挥平台的辐射带动作用。

  任何目标的实现,靠的都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一点一滴的拼搏实干。“打造增长极,共建都市区,当好答卷人”,是全市党员干部必须走好的赶考路,也是一方建功立业的舞台。宏图已经绘就,我们必须拿出实打实的行动和举措,推动金义都市区建设不断取得实质性突破,让全市人民共同的都市梦变成现实。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永不停步

  推动重点领域改革纵深突破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是一张动态的清单。老问题解决了又会出现新问题,新的问题总会催生新的改革。

  义乌,这个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弄潮儿,就是在不断出色完成改革任务中将改革一步步向纵深推进。

  2011年3月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这是我国首个经国务院批准、在县级市实施的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和我省首个经国务院批准的综合改革试点。

  义乌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啃下一块又一块改革“硬骨头”,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2014年11月1日,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正式实施;2015年5月,设立浙江义乌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交换站;2018年 3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联合下文,同意义乌市开展市场采购进口贸易机制创新,实施进口贸易便利化改革举措……历经7年多时间的探索,义乌新型贸易体制基本形成。

  但这并非终点。今年1月初,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框架方案》,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升级,方案明确了试验区范围为“义乌市全域+金义都市新区(金东片)+多点”,意味着国贸综合改革不再仅仅是义乌一家的大事,更是关乎提升都市核心区能级、促进县域联动、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大事。试验区建设将带来允许先行先试、充分给予授权、赋予发展空间三大红利。一个多月后,义乌国贸改革试验区管委会挂牌之时,试验区建设5年实施方案和今年着重要做的12项重点工作已一一明确,义乌国贸改革以“无缝对接”之势踏上新的征程。这就是改革弄潮儿的干劲和速度。

  凭借深厚的改革创新基因和扎实的改革创新成果,金华一直被称为“出经验”的地方。奋楫新时代、改革立潮头,铺展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份满满当当的改革清单,今年经济体制、民主法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事业体制、生态文化体制、城乡一体化体制等领域的改革任务已经明确。这些改革任务中,不少都体现出深化细化的趋势。

  如信用体系建设是新时代金华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化改革中牵一发动全身的重要内容,也是金华打响标准地和无证明城市等改革品牌的重要支撑。今年金华将围绕信义金华建设,创新“信义金华”应用服务体系,建设一流的信用信息服务中心,构建“信义激励、数据银行、一城通惠”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机制,力争在多个行业领域应用服务上实现新突破,全力打造信义和美之城。

  又如,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将继续深化“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创新,加快建设基层善治体系,建立文明创建法治化长效化机制,建立健全基层协商民主方式,全面推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及信访工作机制,继续深化“基层治理四平台”和“雪亮工程”建设,推动基层事务在线运行、协同处理、闭环管理。

  “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清晰的改革线路图背后,是一项项具体而繁杂的工作,也可能会遇到一块块难啃的硬骨头。我们既要当改革的促进派,更要当改革的实干家,用改革创新的妙思妙笔、殚精竭虑的大干苦干,由一份简明扼要的改革清单,演化出一篇繁花似锦的改革开放大文章。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让我们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历史自觉和时代担当,勇立潮头、奋勇搏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标签: 改革开放;最多跑一次;金华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