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嘉兴 正文
放弃几十万年薪 80后妈妈竟然选择到嘉兴乡下种花
2017年10月06日 10:26:42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宋彬彬 通讯员 吕伟

  浙江在线10月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宋彬彬 通讯员 吕伟)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奔波于喧嚣中的我们,总在用这样的歌曲聊以慰藉。那么,你向往的生活到底长啥样?有人说,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人说,是开上爱车,带着爱人,奔向远方;有人说,所谓向往的生活,就是和喜欢的人一起做喜欢的事。

  她们做到了。 她是朱海凤,他是项智能,她是他眼里的“小朱”,他是她心目中的“项哥”。几年前,因为都爱花,小朱放弃了多年打拼争取到的经理职位,回绝了多家公司抛来的高薪offer,与他北上江苏闯荡。两人结婚后,为了共同的梦想,一起来到桐乡农村种植绣球花。

  今年,绣球花大卖,销售额超过200万元!

  当幸福来敲门

  她说,努力的姑娘运气不会差

  秋染大地,每一处风景,都妙不可言。黄的赛金、白的胜雪,朵朵菊花竞相绽放,阵阵桂香沁人心脾,沿着320国道前往崇福镇,在城郊村路口拐个弯,沿着一条乡间小径而去,便可寻得小朱家的绣球花基地。

  朱海凤就在这里种花,环境超棒有木有~

  见到朱海凤时,她正猫着身子,在一片小树林里忙着给绣球花培土、装盆,手里还不时拍照,发朋友圈,她说,“不经常在圈里发发动态,一不留神客户就丢了。”

  对于如何开发新客户、留住老客户,小朱可谓经验十足。14年前,她在武汉上大学,读的是城市园林艺术专业,课余之际,她经常去找兼职,做一些商品零售的活儿。久而久之,她不仅能种花养草,辨别植物,还掌握了其他同学所不具备的销售技能。

  人无我有。正是这个从社会上自学来的技能,为小朱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大学毕业以后,朱海凤只身一人从武汉来到千里之外的浙江海宁。“15个小时,第一次坐那么久的火车。”忆及过往青春,有辛酸,有委屈,但更多的是收获。她说,而后每当幸福来敲门的时候,她都暗自庆幸,自己的付出终于有所回报,努力的姑娘运气不会差!

  到海宁后,她进入当地有名的浙江发展园林海宁分公司工作,看准她擅长销售,公司安排她当销售业务员。头一次,她就被安排独自一人前往河南郑州出差,她遇到不懂的问题就打电话请教,然后对照名单挨个拜访客户,一趟下来,新开发了两个客户。

  到了2007年,朱海凤已经从单一产品的区域经理升为公司签约客户经理。

  正是在这些打拼的岁月里,朱海凤遇到了生命中重要的人——项智能,浙江虹越花卉的一位中层管理干部。项智能所在的公司经常到朱海凤那里参观学习,他们都爱花,经常一起探讨交流,最终走到了一起。

  爱情甜似蜜,在事业上一往无前的朱海凤,在爱情里更加勇敢。2010年,她辞去经理职位,进入项智能就职的虹越公司,恰好当时虹越在无锡有个2万平方米的花园中心项目需要人前去开拓,朱海凤便与丈夫一起北上,帮公司开辟新的市场。

  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刚到无锡,朱海凤一度愁得睡不着觉,相比过去,她需要思考的问题更多,怎么样让产品跟上当地的市场、怎样把人员培养好、怎样拓宽市场等等。最终,她还是凭着一股子勤奋劲和钻劲,打开了局面。如今,在花园中心,小到一粒种子,大到价值两三万的盆栽,都成了香饽饽。

  珠联璧合

  栽下变色花,让生活多姿多彩

  项智能在产品管理方面经验老道,朱海凤则是销售领域的精英,他们又都懂花爱花。这样的两个人走到一起,可谓珠联璧合。

  小朱说,选择创业,并非心血来潮,更多的是出于现实生活所迫。"在我选择创业之前,有一些公司抛来橄榄枝,用几十万年薪请我们一起搞园艺,但为了家庭和孩子,我们还是决定要自己出来单干。”原来,她们的两个孩子长期跟随爷爷奶奶在金华生活,经常不在身边,又到了读书的年纪,这让她们十分忧心。就这样,朱海凤和丈夫一起辞去工作,开始自己创业。

  创业之路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起初,夫妻两人手里只有10来万的启动资金,去哪里种什么,这让他们犹豫很久。项智能的校友徐杰在桐乡屠甸镇种植了50多亩的月季,徐杰推荐他们到崇福镇城郊村的农创园创业,那里租金低,配套设施完善,而且还提供住房。这让朱海凤和丈夫心动不已,最终,他们在农创园租下20亩地种植绣球花。

  “其实像美国、荷兰、日本等国家,绣球花运用得很广泛,但目前国内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花海旅游的兴起,绣球花的市场会越来越开阔。”朱海凤说。

  说干就干。他们注册了桐乡祯辰花卉有限公司,仔细研究绣球花的种植技艺,同时通过网络加快推广,拓展市场。朱海凤告诉小编,目前苗圃里面有100多种绣球花品种,很多都是直接从国外引进的。而且销售渠道也是通过微信,一传十、十传百,用好口碑赢得稳定的市场。说话的几分钟里,小朱的微信已经有数百条未读消息,有的是客户咨询绣球花种植问题、有的是要找她下订单......

  林下绣球也这么美~

  一头扎进花海,是怎么也出不来了。用这句话来描述这对80后夫妻,一点也不为过。虽然业务精湛,但她们经常会选择让自己归零。对于绣球花,最关键的是扦插技术,它生长的最佳温度则在15~25℃之间。得知露天环境更利于绣球花生长,夫妻俩又积极争取,将大棚后面的那片小树林承包下来,种上10亩绣球花,开辟出林下绣球苗圃。“树荫正好可以为绣球花遮挡过强的阳光照射。”

  此外,朱海凤还利用夏季的淡季时间,花钱上培训班,学习关于插花、花卉布置等技艺,她暗暗告诉自己,不仅要会种花、卖花,还要能教会别人如何将颜色各异的鲜花组成美丽的图景,这是随着休闲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等衍生出的新需求,也是很大的一块蛋糕。

  她已经尝到甜头。金华的一家生态农庄找到她,要引进一批绣球花,对农庄整体环境进行升级,她一揽子搞定,不收一分钱设计费。而这样的大订单,让她获益匪浅。前不久,朱海凤还作为新居民创业典型被推举为崇福镇妇联执委委员。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她们的绣球花通过网络销往全国各地,今年以来销售额已经超过200万元,产品也广泛应用到庭院、切花生产、花海工程等领域。

  采访结束,临近放学时间,朱海凤赶紧跑去学校接孩子。如今,她白天和丈夫在农创园里种植绣球花,晚上辅导孩子写作业,在她看来,和喜欢的人一起做喜欢的事情,这便是她向往已久的生活。

标签: 幸福;绣球花;智能;崇福镇;浙江;花海;桐乡 责任编辑: 汪江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100637718977597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