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贸易指数发布会现场。 记者 王心怡 摄
6月7日上午,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举办之际,宁波面向全球发布“16+1”贸易指数(CHINA-CEEC Trade Index,CCTI)。该指数是海上丝路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进出口贸易指数、出口贸易指数和进口贸易指数构成,从“中东欧16国”和“分国别”两个维度衡量我国与中东欧16个国家间的贸易发展水平,反映我国与中东欧16个国家间的贸易发展变化趋势。
商贸往来,无疑需要背后有强大的数据做指引和支撑,这也是供应商们最迫切的诉求。
香港企业家杨良栋已经不是头一次参加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了。这回,他要把一款名为“ILGEZEEM”的蜂蜜味啤酒从拉脱维亚酿酒厂带到中国,带到宁波来。这款酒入口回甘清润,是拉脱维亚最受欢迎的啤酒品牌之一。
而让他做出这样的决定,得益于他之前看到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背后的一连串活跃数据。得知宁波面向全球发布“16+1”贸易指数,他更兴奋了,希望能为拉脱维亚的产品在宁波找到长期代理商。
2012年4月,在中方倡导下,中国-中东欧“16+1合作”在华沙起步,“16+1合作”顺应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需求,为双边关系及互利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16+1合作”机制建立6年以来,双边合作不断深入,2017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进出口额超过680亿美元,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超过15%,“16+1合作”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跨区域合作机制。
早在2014年,宁波航运交易所副总经理、大数据中心主任冯扬文和团队研究海上丝路贸易指数时,便发现中国与中东欧贸易各项指标一直在上升。尤其是近几年,宁波和中东欧各国间的商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宁波航运交易所针对中国与中东欧经贸参与者的实际需求,便着手研发“16+1”贸易指数。
波兰国际问题研究所亚太问题分析员马尔钦·普什霍德尼亚克曾表示,在与中国发展关系时,中东欧16国有不同的兴趣点和竞争优势,与这些国家加强合作,需要考虑它们的不同特点。为此,“16+1”贸易指数还按照16个国家的国别设置了研究粒度。
“16+1”贸易指数以2015年3月为基期,基点为100,数据来源自海关月度进出口贸易数据,采用国际通行的发展指数计算方式编制而成,由宁波航运交易所在每个月的27日对外发布,遇法定节假日顺延。
目前,以这样的计算方式编制而成的指数,在国内尚属首例。
数据显示,2017年,“16+1”进出口贸易指数平均值同比上涨16.12%;而2014年至2017年,我国与中东欧国家进出口贸易额在中欧贸易中的比重由7.55%上升至8.73%。
“16+1”贸易指数学术支持单位——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雪兵解读时指出,波兰占比最高,2017年占比为31.34%;斯洛文尼亚增速最快,2017年与2014年相比增幅达到45.85%;而克罗地亚等国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低基数和高增长,又给我国与其进出口贸易带来巨大的发展潜力。
此外,通过“16+1”贸易指数相关数据,董雪兵还看到了中东欧国家优势产业贸易明显活跃,比如2017年我国与立陶宛的“光学仪器”进口贸易额增幅达到了142.69%,这与立陶宛光学研究的悠久历史以及在光学领域的领先地位是分不开的。
董雪兵说,一个个鲜活的数据为从事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间贸易、投资、运输等领域的市场参与者把握市场动态提供方向和视角,为金融和学术研究机构研究我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发展情况提供信息参考和趋势判断,也为政府部门评价‘16+1合作’的实施效果和宏观政策调整提供重要依据。
“16+1”贸易指数,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一个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标志性产品,它不仅向中东欧16国展现了“共商、共建、共享”框架下的“中国智慧”,也为推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提供了标准化产品。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