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宁波 正文
国际城市之林 宁波如何拥有一席之地?
2019年04月08日 07:27:54 来源: 宁波日报  

  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推进城市国际化工作调研。(周牧云摄)

  宁波,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正朝气蓬勃地走向国际舞台。

  通达天下的“洋洋东方大港”,越来越四通八达的交通设施,更具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愈加受到欢迎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不时擦肩而过的“洋面孔”……

  这一切,指向一条面向未来的宁波发展之路:国际化。

  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对于宁波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建设“一带一路”枢纽城市,极为关键。

  2016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对我市城市国际化推进工作开展跟踪监督。2018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力量围绕宁波推进城市国际化建设情况开展调研,对照宁波城市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标国内先进城市,找差距,议对策,加大推进我市国际化工作力度,加快形成新时代宁波全面开放新格局。

  找差距议对策凝聚共识合力

  宁波外贸进出口持续向好;发布“海上丝路贸易指数”和“16+1贸易指数”;APEC商务旅行卡、领事认证办理走在全国前列;国际友好城市增至102对,率先在全国实现中东欧16国“友城全覆盖”;还成功举办了APEC相关会议、“16+1”系列活动、中国—中东欧市长论坛、亚洲艺术节……

  “国际范”,逐渐成为宁波向世界递出的一张全新名片。

  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促进部长级会议在宁波举行。(丁安摄)

  从2013年底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决策,出台《宁波市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行动纲要》以来,我市积极推动城市国际化各项任务落实,开放型经济在我市国际化发展中的龙头作用进一步凸显,“一带一路”港航物流枢纽地位和港口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国际化人才加速集聚,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国际人文交流亮点频现,“一带一路”及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门户区建设初见成效,城市品质、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市民和在甬外籍人士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为积极助推我市城市国际化工作,2018年,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专题调研组,对照宁波城市国际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围绕我市各项国际化指标完成情况开展调研监督,与政府及部门一道找差距,议对策,补短板。

  调研组选取深圳、杭州、青岛、大连、厦门等同类城市作为比较对象,通过分析反映国际化发展水平的数据指标,进一步明确宁波在同类城市中的相对位置,从而更加明晰城市国际化的优势和短板所在。

  调研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民宗侨外工委组织召开系列座谈会,广泛听取相关职能部门、人大代表、荣誉市民、在甬高校留学生和外籍教师、专家学者等的意见建议;走访宁波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同来自美国、俄罗斯、荷兰、法国、韩国、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摩洛哥、尼日利亚、海地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师生座谈交流,了解他们对宁波城市国际化的看法,以及外籍人士眼中宁波的魅力和需要提升的方面。

  调研组还赴乌镇、义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当地国际化工作情况,积极学习借鉴当地先进做法和经验。在广泛学习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我市城市国际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2018年11月,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主任会议听取了我市推进城市国际化工作汇报和专题调研报告,并研究提出了意见建议。同时,梳理形成《关于我市城市国际化工作推进情况的报告》,向市政府提出工作建议,为市委有关城市国际化工作决策提供参考。

  城市国际化工作还受到人大代表的积极关注。2018年、2019年,市人大代表陈跃鸣连续两年在市人代会上提出《关于提升宁波国际化医疗服务水平的建议》和《关于加快建设国际化人才汇聚高地的建议》,受到建议办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年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陈跃鸣等15名市人大代表联名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制定〈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决定〉的议案》,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强化相关立法和监督工作,作出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的决定,以国际化标准加快打造“名城名都”。

  端稳港口“金饭碗”补齐国际化平台短板

  城市国际化,离不开殷实的经济发展“家底”。宁波已经加入“万亿GDP城市俱乐部”。人均GDP进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2018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8576.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突破500亿美元,实际对外投资额突破百亿美元;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跨境电商井喷式发展,进出口总额破千亿元等,这些均是可圈可点的成绩单。

  然而,国际化城市应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汇聚的枢纽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高地。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调研发现,我市在商业活动、人力资源、信息交流、文化体验等国际化评价指标方面,与国际国内先进城市相比差距较大。特别是宁波的第三产业占比、外资金融机构数、引进全球500强企业数、国际会议(展览)召开次数、外籍常住人口数、外籍人口占比、机场出入境旅客数、航空货邮吞吐量、机场可达境外通航点等国际化指标在五个计划单列市中处于末位。

  ——宁波服务业的比重不到50%,与国际城市61%的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

  ——宁波外资金融机构数15家,截至2017年底共引进全球500强企业数58家,落后于深圳、杭州等城市。

  ——国外旅客自空港直接入境宁波比较少。截至2017年底通过宁波机场可达17个境外城市,国际航线23条,没有洲际客运航线,而杭州机场可达境外通航点49个,深圳可达38个。

  ——目前在宁波举办的国际性活动太少,除中国—中东欧博览会外,其他活动及展会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还不够大。2017年我市国际展会数为32场次,仅为青岛157场次的五分之一。

  调研组针对性地提出,宁波要补齐国际化平台的短板,打造“一带一路”投资贸易中心。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公司,积极引导跨国公司增强开放平台功能,在引进国际高端要素、带动中小企业走出去、促进城市国际化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举办更多的国际性大型活动,着力引进一批综合性、行业性的高端国际会议。

  港口发展上,宁波也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显示,宁波舟山港航运综合服务体系方面与新加坡、香港等航运中心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宁波也没有国际航运组织设立的办事机构,而伦敦有15家,新加坡有6家,服务能力的差距成为宁波还无法进入国际港口城市第一梯队的关键弱势。

  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一带一路”是当前宁波最大的机遇。宁波推进城市国际化,必须把开放型经济和港口这一“金饭碗”端得稳而又稳,把融入“一带一路”的重大项目抓得实而又实。要打造“一带一路”港航物流中心,实现宁波舟山港与内河港、内陆无水港协同发展,打造海铁、江海、陆海多式联运体系,增加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航线。着力做强海上丝路贸易指数体系,不断提升全球影响力,大力发展航运金融服务业,集聚各类航运中介机构,强化供应链管理创新,增强国际资源配置能力,把宁波舟山港打造成为全球一流的现代化枢纽港和航运服务基地。

  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补齐国际化环境短板

  2018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举办的2018宁波·尼斯嘉年华短短7天引来约15万人次客流,成为中外媒体的关注焦点。文化与旅游成为我市加强对外交流、展现古丝绸之路历史“活化石”的重要载体。

  尽管如此,宁波的国际化环境还存在短板,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亟待提升。

  “老外”感受中国文化。(丁安摄)

  短板一:很多在我市的外国留学生和外籍教师表示来宁波学习、工作前对宁波的了解不多,说明目前我市国际知名度仍然不高。国际媒体对宁波的报道数量不多,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影响力和品牌效应还不够,城市形象缺乏明确的辨识度。

  提升建议:要制订并实施面向全球的城市形象宣传计划,以音乐、戏剧、美术、影视、动漫、书展等为载体,打造和引进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提升城市文化气质,并以此为纽带推进国际文化交流,使宁波东方大港、“海丝名城”、商贸都会的城市形象更加鲜活生动。

  短板二:在外籍人士眼中,宁波是一座宜居的城市,但是在国际化生活环境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国际化语言环境方面,餐饮服务从业者外语水平较低,影响就餐交流;交通出行上,公交车及站点缺少双语信息和报站,导致外籍人士较少选择公共汽车出行;一些公共场所和景区指示牌上的外语翻译规范性和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国际化基础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也存在短板,专门招收外籍人员子女的学校匮乏,外籍人士多样性的医疗需求还不能得到充分满足。

  提升建议:要着力打造国际化语言环境,重点路段、场所和单位要增设双语标识或外语语音服务系统,所需经费要编入政府年度预算由财政予以保障。对重点公交线路增设双语站牌和双语语音报站。同时要加快补齐国际化基础教育的短板,根据外籍人才引进情况,适度超前谋划,科学合理布局,抓紧在外籍人士集中区域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国际学校。将涉外高端医疗纳入区域卫生规划,推动公立医疗机构的涉外特需医疗服务向国际医疗服务转型,逐步与知名保险机构建立国际医疗费用结算体系。

  短板三:推进城市国际化工作,人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一是人才,二是人流。数据显示,外籍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方面,发达国家达到10%,纽约、新加坡等国际大都市更是超过30%,宁波这一数据为0.1%,与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在我市的8000余名外籍常住人口中,长期在甬工作的仅3000余人,以国家外国专家局外国人分类标准区分的高端外国人才仅800余人,国际人才总量亟待扩容。

  提升建议:要出台有关推进宁波人才国际化的实施意见,从外国人才招引和推进本土人才的国际化培养两方面入手,努力形成我市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引进来方面,大力推进外国人才分类认定,吸引外国优秀留学生在甬就业,建设国际人才创业创新园,面向海外选聘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到我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设置“海外引才大使”,对引进外国人才予以税收补贴和资助,积极向上争取出入境便利政策试点,设立外国人才公共服务专窗,建立外国人才协会、俱乐部。本地培养方面,建议针对企业家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系统开展国际化能力培养,扩大人员国际交流便利,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着力打造国际化人才集聚高地。

标签: 国际化;宁波;工作;外籍人士;差距 责任编辑: 汪江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nbnews/201904/W02019040826869260642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