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衢州 正文
绿色金融助力“活力新衢州 美丽大花园”建设
2018年07月26日 07:56:46 来源: 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科学探索 集成创新

  打造中国绿色金融“衢州模式”

  衢州市金融办主任 陈国华

  衢州市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结合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状况,科学探索切合实际的绿色发展模式,侧重金融支持传统产业绿色改造转型,以“大花园统领、大平台集聚、大数据支持、大服务联动”设计出全面的、可操作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顶层框架,并明确当前绿色金改的核心工作是不断探索创新打造以“标准+产品+政策激励”为基础的“衢州模式”,全面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

  构建绿色金融地方标准是绿色金融改革的基础。衢州加强与中国诚信信用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围绕“传统产业绿色改造转型”目标,建立具有衢州特色的绿色项目、绿色企业识别方法,7月18日在北京通过专家论证会。下一步将在识别过程中加以完善。

  创新金融产品和优化金融服务是推进绿色金融改革的动力。推动传统信贷工具绿色化转型,发挥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绿色发展的主体作用,充分运用金融杠杆作用和多种融资渠道,分类支持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达到转型升级的目的,完成央行等七部委交给衢州的试点任务;加快发展绿色债券市场,拓宽绿色产业低成本融资渠道;丰富绿色保险产品种类,运用市场化机制有效管控绿色项目环境风险;优化金融服务,改造办事流程,实现金融领域的“最多跑一次”“零跑腿”,营造最佳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基金引导作用,引导新兴产业(高新企业)走直接融资渠道,通过基金合作、发债和金融招商引资,促进大项目资金来源多元化,为衢州“大花园”建设提供充足资金保障。

  政策激励是推进绿色金融改革的有力保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绿色金融改革上升到“1433”战略体系内容,作为“大花园”建设的两大支撑之一。出台《关于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50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专项资金5亿元。将财政性资金竞争性存放工作与绿色金融改革、衢州“大花园”建设、国资公司发展有机结合,充分调动银行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将绿色金融改革工作纳入市对各县、各部门和各银行业机构的年度综合考核体系,形成建设试验区的工作合力。

  小处着墨 多点突破

  探索“渐进式”绿色金融改革路径

  衢州银监分局局长 周林海

  自我市获批“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来,衢州银监分局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支持传统产业绿色改造转型”为重点,小处着墨、多点突破,按照“渐进式”改革思路,完善工作机制、培育绿色产品、创建专营机构、开展监测评价,推动经济、金融两大领域同步开展供给侧改革。

  绘就绿色金融“衢蓝图”。制定衢州绿色金融发展三年规划,连续三年下发绿色金融“行动年、深化年、提质年”活动方案,出台包括机构培育、专项考核、联动协作等一系列绿色金融工作制度,推动监管、机构等多层面发展绿色金融机制逐步健全。

  培育绿色产品“衢品牌”。出台绿色产品评价标准和相关文件,建立绿色产品库,吸纳入库11大类134个产品。开展“绿色金融十佳产品评选”活动,通过授牌表彰、印发绿色宣传册等方式,有效扩大绿色金融的社会效应。其中第二届“十佳产品”评选,首次将绿色保险、基金、债券纳入了评选。

  创建绿色银行“衢体系”。出台绿色专营机构标准,升级打造“4+X”专项工作机制。制定规章制度,建立“绿色+特色”的专营机构双色培育体系,打造层次分明、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绿色银行体系。目前,辖内绿色金融试点行20家,分局开展绿色金融示范行评审工作,打造绿色专营机构衢州样本。

  打造绿色监管“衢平台”。完善分层监测统计系统、开发绿色发展效果评价,构建集统计监测、监管评价于一体的绿色监管综合平台;出台制度,搭建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工作联动体系,凝聚绿色发展的内外部合力。

  一年多来,衢州的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更高了。下一步,分局将进一步引领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加速创新、加快转型,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为衢州绿金改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绿色金融 本色担当

  农行衢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吴渭云

  绿色是农行行徽的颜色,发展绿色金融是农行本色担当。我们紧抓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的契机,积极探索绿色管理机制,创新推出绿色金融产品,助力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较好发挥了国有大行的引导示范和主力军作用。

  以机制建设为支撑。成立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制定以“绿色投放、创新发展、流程覆盖、系统升级、品牌推广”五项计划为核心的绿色金融“点绿成金”三年行动计划,以战略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以“四专”建设为核心。专配信贷规模,未来五年提供500亿元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设立专营机构,率先成立绿色金融事业部和绿色专营支行;打造专有流程,将绿色理念、标准和方法贯穿到信贷客户管理全流程;出台专项考核,对经营行设置绿色信贷、模式创新、社会效益、绿色监管、绿标准确性等五大考核指标。

  以产品创新为抓手。创新推出“五水共治贷”“美丽乡村贷”“特色小镇贷”等一系列绿色金融产品,累计投放贷款近30亿元,助力绿色生态建设。先后发行全省农行首单绿色产业基金1.5亿元、“浙江‘绿水青山’专项信贷资产证券化项目”3500万元,资金全部投向绿色项目。

  以风险防控为保障。积极构建绿色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开展信贷风险监测和压力测试,加强绿色信贷跟踪监测评估。坚持差别管控,做好“减法”和“加法”,扶持绿色产业加速发展,“两高一剩”行业贷款余额占比下降7.3个百分点,绿色信贷余额占比上升3.14个百分点。

  以一周年为新起点,继续积极参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践,多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全力开启新时代绿色金融改革发展新征程。包括完善绿色服务体系,立足绿色金融事业部和绿色专营支行,做好绿色金融管理体系建设,全力打造绿色金融服务“主力军”。突出绿色服务重点,实施“绿色信贷+绿色投行”,引导资本参与自然生态、绿色环保、运动休闲、智慧应用等“四大本底”建设。提升绿色服务品质,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努力突破化工、特种纸等设限行业用信政策的“瓶颈”,推进企业向绿色循环低碳转变。打造绿色服务优势,推进绿色银行建设,抓好绿色金融人才培养,为更好服务绿色金融夯实基础。

  聚焦“两山”转化

  全力推进绿色金改创新试验区建设

  人民银行衢州市中心支行行长 周丽

  一年来,紧抓国家绿色金改试验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大花园”建设为统领,围绕“传统产业绿色改造转型”工作重点,整体探索“两山”理念在金融方面的实现方式,助力加快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崛起。

  “理论研究+顶层设计”明确方向。牵头《衢州市“十三五”绿色金融发展规划》编制和绿色金融重点课题研究,提出30余条意见建议。成立4个研究小组,出台文件,将绿色信贷纳入宏观审慎评估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综合评价;与财政等部门配合,以30%的比重将“绿色金融发展指标”纳入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评价指标体系。全国率先开展绿色信贷数据统计评估,受到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高度肯定。

  “机构改造+产品创新”强化重点。引导金融机构加快绿色转型,全市农信系统率先开展绿色银行改造,银行机构实现绿色金融事业部(专营支行)全覆盖。将“环保一票否决”纳入信贷管理全流程,推广“五水共治”贷、排污权质押贷、合同能源管理贷等产品,形成91个绿色金融助推绿色发展的“衢州案例”。通过创新应收账款供应链融资、互助型担保基金等方式,重点支持畜禽粪污资源化无害化利用,获人民银行研究局充分肯定。

  “产融结合+渠道拓展”担当引擎。推动泰隆商业银行成功发行全国首单15亿元小微企业专项绿色金融债券,稠州商业银行成功发行首期15亿元绿色金融债券。创新设立 “科技金融风险池”“绿色金融资金风险池”,以及绿色产业基金,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源流向绿色发展领域。

  “基础设施+流程优化”夯实基础。坚持“每个传统行业都有绿色改造机会”,初步构建具有衢州特色的绿色企业、绿色项目评价标准体系。建立绿色信用信息共享机制,让企业信用可量化、有价值。主动把“最多跑一次”理念融入到绿色金改全过程,有力助推最优营商环境建设。依托数字经济和智慧产业,以大数据技术全面推进绿色金融监测指标体系和智慧支付工程建设。

  下一步重点探索形成“市场化运用、商业可持续、可复制推广”的绿色金融“衢州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统一”。

  “小而美”的绿色金融“衢州实践”

   省农信联社衢州办事处主任 吴通政

  绿色金融对农信系统来说是一个全新领域,无固定模式,也缺乏具体评定标准,衢州农信不等不靠,主动谋划,先行探索,明确“让绿色更普惠、让普惠更绿色”新理念,设计“一二三”重点项目推进图,开展绿色金融的“六大行动”,把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紧密结合,探索打造“小而美”的绿色金融发展新模式,开创“绿色金改”新局面,为“绿色金改”落地一周年献礼。

  首先解答绿色金融“怎么看”?从思想理念上解决内动力不足。国家设立绿色金改试验区就是鼓励先行先试,需要“自下而上”的基层创新和探索。发展绿色金融必须要有商业可持续性才有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发展绿色金融必须先舍后得,就像做普惠金融一样,从短期上看是在做大量别人不愿做、不屑做的事,但是从长远来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发展绿色金融要有这样的高度和情怀。

  其次是绿色金融“怎么办”?发展绿色金融是一个全新领域,衢州农信的目标定位就是打造“小而美”绿色金融模式,全力打造 “衢州实践样板”。

  重点以“六大行动”落实“一二三”为要件的项目推进图。

  “一”是指突出“让绿色更普惠、让普惠更绿色”核心,二者互相支撑、相辅相成。只有绿色了,普惠金融才能更安全,更持续;只有普惠了,绿色金融才能更便捷,更有获得感。

  “二”是指坚持“标准统一和一行一品”两大原则。基本标准由衢州办事处牵头统一制定,同时鼓励辖内六家法人机构,因地制宜地开展创新实践。

  “三”是指探索构筑三大绿色体系建设。包括绿色银行体系、绿色信贷体系和绿色普惠服务体系建设。

  “六大行动”即绿色信贷行动、绿色支付行动、绿色信用行动、绿色扶贫行动、绿色公益行动、绿色共建行动。

  “让绿色更普惠,让普惠更绿色”,在思想理念、目标定位、项目推进中展现蓝图, 我们更需要多“自下而上”的基层创新和探索,衢州农信作为首个“吃螃蟹者”,也将继续前行,开辟农信领域发展绿色金融“新境界”。

  加速保险与绿色经济深度融合

  人保财险衢州市分公司总经理 兰卫平

  一年来,人保财险衢州市分公司积极响应绿色金融改革的号召,努力探索“保险+服务”模式,通过一系列创新,加速保险与绿色经济的深度融合,助力我市社会治理模式转型和各项民生事业发展。

  全国首推安环保险“衢州样本”。2017年,在市区首推安环保险。首批试点71家化工生产及危化企业,保障从业人员2万余人,提供第三者风险保障达104亿元。安环保险在提供风险保障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参与投保企业过程风险管控服务,引入包括清华大学等四家第三方专业风险管理机构,为企业开展培训、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等服务,既降低化解行业风险隐患,又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更解决行政管理力量不足等短板。安环保险得到了朱从玖副省长及国家安监总局充分肯定。

  电动自行车保险助力绿色出行。2017年5月1日《衢州市市区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实施后,公司主动参与推进我市首部地方立法落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电动自行车保险承保工作,三个月攻坚,在集中上牌期间为市区25.3万辆电动自行车系上“安全绳”,承担保险责任近133亿元,这一保险模式也获得朱从玖副省长的批示肯定。

  生猪保险龙游模式在全市稳健推进,持续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提供最佳解决方案。2017年参保生猪219万头,无害化处理率100%。从源头上解决了病死猪乱抛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病死猪流向餐桌的食品安全问题,为我市病死猪管理提供最佳解决方案。

  食品安全责任险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支农惠农服务乡村振兴。在巩固传统农业保险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特色品种,2017年新推莲子保险、油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为种植户撑起“保护伞”。

  面对绿色保险标准缺失、绿色保险专业能力建设和绿色保险理念普及教育有待加强等短板。在探索实践绿色保险业务的同时,公司不断致力于服务能力建设。大力推进保险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践行“跑腿精神”,开通微信承保理赔、提供公益诉讼等服务,为落实“最多跑一次”,打造中国营商环境最优城市,打响“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全力发挥国有骨干保险公司的作用,为衢州市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绿色金融;衢州;创新;保险;试验区;金融;绿色信贷;改革创新;绿... 责任编辑: 丁慧刚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