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绍兴 正文
兰亭不仅有“书圣”,还有篆刻“鼻祖”
2017年04月01日 10:29:12 来源: 绍兴晚报 记者 周能兵

  在前天举行的第33届兰亭书法节兰亭论坛上,全国各地的书法家们都由衷赞叹论坛主题“致敬缶翁”。作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海派”代表,西泠印社首任社长的昊昌硕(别号老缶、缶道人),之所以让书法家们如此折服,是因为他集“诗、书、画、印”于一身,融金石书画于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巨匠、“文人画最后的高峰”。专家们认为,兰亭论坛向大师致敬,体现出兰亭文化的真谛:追求、包容、创新。

  兰亭是双圣之地

  都知道兰亭是书法圣地,那是因为王羲之在兰亭写下了千古行书《兰亭集序》。但很少人知道,中国的篆刻鼻祖、著名诗人、画家王冕生前在兰亭一带活动,死后也葬在兰亭。在书法家的心里,兰亭就是“双圣”之地。

  绍兴兰亭书法研究所研究员陈德洪告诉记者,中国真正意义的篆刻是从绍兴的王冕开始的,他自写自刻,成为中国篆刻鼻祖。王冕不仅是诗人、画家,他也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善于创新,成为一代篆刻大家。

  篆刻史上最著名的篆刻家也是绍兴人,他就是赵之谦。赵之谦的篆刻成就巨大,对后世影响深远。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家都从他处受惠良多。他是一位在正、行、篆、隶诸体上真正融合北碑的典范;在篆刻上,他广为取法,融会贯通,以“印外求印”的手段创造性地继承了邓石如以来“印从书出”的创作模式,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绍兴的徐三庚,也是一代篆刻大家,他精于金石文字,善篆隶,他的纤细流丽、飘逸多姿的篆刻艺术,在赵之谦外另辟天地,影响到日本等国。

  陈德洪说,从这个意义上说,绍兴不仅是书法圣地,也是篆刻的圣地。

  兰亭是学术包容之地

  因为兰亭也是中国篆刻的圣地,兰亭书法节期间,适值吴昌硕先生逝世90周年,兰亭书法博物馆联合吴昌硕纪念馆特地推出“致敬缶翁——吴昌硕的艺术与当代印人的篆刻创作”展览,在这场集书画、篆刻于一体的艺术展上,除了吴昌硕的书画篆刻外,还汇聚了30位当代印刻人的篆刻印品。这些印品均为当代篆刻大师所作,既是对吴昌硕先生的尊敬与承继,又体现了中国篆刻技艺延绵不绝、后继有人的蓬勃生命力。

  “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原与吴昌硕风格迥异,但兰亭论坛聚焦篆刻艺术“致敬缶翁”,体现了兰亭对书法艺术的更高学术追求,体现了兰亭文化的包容性和艺术创新精神。

  陈德洪告诉记者,兰亭文化不仅是“二王”书法,它不应局限于任何流派,它是一个载体,这次兰亭论坛,是兰亭精神的回归,是兰亭文化学术的包容性和对艺术追求的呈现。

  兰亭是文化创新之地

  绍兴在继王羲之后,出现了许多书法大家,有元代的书法大家杨维桢、明代的徐渭、晚明的倪元璐、清代的赵之谦、近现代的徐生翁等,一代一代书法大家不断,绍兴堪称书法圣地,这些书法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开一代书风。

  “从这个角度讲,兰亭文化是创新文化,‘二王’书法开启千年书风,是从隶书到章草到行书的传承和创新,是中国书法创新的典范。篆刻艺术离不开书法艺术,它也是跳出了魏晋风流,创造出另一个新的天地。”第五届兰亭奖获得者、我市著名书法家娄东昇这样说。

  娄东昇认为,兰亭文化应该是丰富、多元、多角度地诠释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兰亭文化向大师致敬,就是对学术和艺术的追求,兰亭文化传承创新要走向更大天地,走向体现当代世界艺术水平的新高地。

标签: 兰亭;篆刻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040150483315624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