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绍兴 正文
一眼千年!新昌发现30多座古墓葬
2018年07月20日 14:15:14 来源: ​绍兴网-绍兴日报 陈琪

  墓葬现场。

  经过两个多月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新昌县大明市新区南山路考古发掘项目接近尾声。本次考古共发掘出从三国吴五凤二年(255)到明代的古墓葬三十多座,古墓葬群时间跨度千余年。从古墓葬群清理出土三国时的铜镜、银饰品、青瓷钵,东晋时的青瓷虎子、碗、古钱币,唐代青瓷盘口壶、乾元重宝和开元通宝,宋代青瓷罐、魂瓶、元丰通宝等文物。

  墓葬群遗址位于新昌县羽林街道山头里村附近。昨日,记者来到考古发掘现场进行采访。

  发掘的文物。

  踏勘中发现古墓葬,可惜被盗严重

  5月14日,新昌博物馆文保工作人员在大明市新区南山路工程施工前进行踏勘过程中,在山头里段发现两个疑似古墓的盗洞,于是立即上报省文物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第二天,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海明来到现场进行实地踏勘,初步判断有三四十座古墓葬,于是现场确定新昌博物馆负责抢救性考古发掘,由省考古所专家李晖达领队,聘请专家张恒、陈锡淋等7人成立考古发掘队。

  从两个盗洞位置进行考古发掘,发现这里的墓都是唐墓。“墓室保存较完整,但是陪葬品已经被盗墓者一扫而空,而且唐代的墓葬形式已经由前朝的厚葬转为薄葬,葬品相对较少。”新昌博物馆考古现场负责人石青介绍,现场考古最后发掘出了10座唐墓,但是都有盗洞痕迹,有的墓葬还出现多个盗洞,其中甚至有盗墓者留下的矿泉水瓶。

  据悉,本次考古发掘项目共清理出古墓葬30多座,仅有两座宋代墓葬保存完好,未出现盗洞。

  发掘的文物。

  三国纪年墓,年号错了!

  本次发掘中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墓穴,为三国吴“太元五年”墓葬。

  “有绝对纪年的三国墓,在新昌还是比较少的。”张恒介绍说,该墓葬纪年显示为太元五年,但在历史上,太元这个纪年只用了两年,即公元251年到公元252年。所谓的太元五年应该是五凤二年。

  “之所以出现‘太元五年’,我们推断,当时新昌交通闭塞、信息滞后,连更改年号这种大事情也不知道,才会出现纪年改了三次,而墓葬依旧沿用原纪年的情况。”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一座三国纪年墓葬仅墓室就有7米长,此外,还有8米长的排水沟。

  这座三国墓被盗墓者三次光顾,但是墓室内还是出土了铜镜、银饰品、青瓷钵等文物。

  “就规模而言,这座三国墓葬应该属于中型墓里的高规格墓,这说明墓葬主人较有身份,应为名门望族或官宦之家。”张恒认为,由于三国吴五凤二年前后的史料记载较少,目前,墓葬主人的具体身份还在考证中。

  排水沟。 见习记者 陈 琪 摄

  10座唐墓集中排列,全省罕见!

  本次考古发掘的古墓葬,虽然没有发现墓志铭等能证明各墓主人身份的物品。但是出土的文物丰富了新昌三国到明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墓葬形制发展的研究资料。譬如,此次发现的东晋墓葬中,带有“永和十二年”铭文与“石”字铭文的墓葬封门砖,就是新昌姓氏变迁的实物资料。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古墓葬群中有10座唐代墓葬并排排列。“如此数量的唐代墓葬被集中发掘在全省都是比较少见的,一般唐墓都只有一座两座被发掘。”石青介绍,初步推测,这10座并列排布的唐墓属于一个家族。

  记者看到其中3座唐墓前有砖砌成的“N”形排水沟。“这说明排水沟的摆设也更讲究风水了。”石青表示,本次唐墓的考古发掘将丰富对唐代墓制形式的解读,考古工作者对当时墓葬的民间风俗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尤其是家族墓方面的风俗习惯。

  “考古发掘不单是发掘地下文物,更主要是通过考古发掘了解各时代墓葬形制、葬俗及相关历史文化信息,它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新昌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文物进行鉴定、拓片等工作后,将在新昌博物馆陈列展出。

标签: 考古发掘;古墓葬;新昌 责任编辑: 赵娟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8072051766595728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