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有一种红火叫乡村集市
2018年02月15日 11:40:29 来源: 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记者 李平

  乡村集市年前人气爆棚,年货交易尤其活跃。

  在台州农村,有一个日子叫做“市日”,有一种人山人海叫做“赶集”。

  乡村集市,是传统的乡村市场交易形式。

  尽管网购、快递已经深入农村,买卖东西点点鼠标就可完成,但在台州很多乡村集镇,赶集依然是一种很重要的商品交易方式。

  关于集市,各地都有约定俗成的日子,比如温岭市石桥头镇是农历逢四逢七,临海市东塍镇逢二逢七,椒江区东山村是逢一逢六……乡镇有大集市,村庄有小集市。最会生活的家庭主妇,知道集市上有着最新鲜的农产品,精明的摊贩对乡镇里的每个集市日都如数家珍。

  春节临近,集市更是成为老百姓置办年货的第一选择,乡村集市也比平时更加红红火火。

  集市商品琳琅满目

  2月12日,农历十二月廿七是临海市东塍镇的集市日,路边的摊子在东塍镇府前街上绵延了数百米,田头新采的蔬菜、手工编织的扫把、刚出锅的干果炒货以及来自批发市场的实惠衣物……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街上水泄不通,在这里汽车这种交通工具是个累赘,陷在人群中寸步难行。

  当天上午9点半左右,记者来到东塍集市赶了个“市日”,亲身体验乡村集市的热闹。

  以前,集市是农民将自家多余物资销售出去,或者换取自己需要物资的主要渠道。现在,集市这个功能并没有改变。

  对于一些小农小户来说,集市依然是他们销售自家农副产品的最佳选择,铺张塑料纸就是摊位,三轮车就是现成的“店面”。

  豆面是东塍镇特色农产品。东塍镇后金村的金大爷今年家中做了3000斤豆面,都是依靠赶集来销售。农历逢二逢七在东塍摆摊,逢三逢八去小芝,人气旺的时候,一天能卖出上百斤,少的时候也有几十斤。

  集市中,中老年人以及家庭主妇是主要的消费群体。他们热衷赶集,因为集市上有着最新鲜、实惠的农产品。同时,赶集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社交活动。

  家住椒江建设新村的王琴平时买菜就近去万济池菜场,但到了农历初一初六,她就会叫上女儿开车带她到椒江沙田赶集。“集市上的东西新鲜便宜,超市、菜场土鸡蛋15元/斤,集市只要12元,在菜场买3两小白虾的钱,在集市能买到4两。”而当女儿没有空闲时,王琴则约上自己的姐妹,骑着自行车像旅游一样结伴去赶集。

  当然,集市中也有一些年轻人的身影。80后上班族詹洁刚住进椒江远洲丽廷小区不到半年,就已经掌握了附近东山菜场的集市攻略。“赶集日的性价比很高。带鱼和梅童鱼等最新鲜的海鲜,只有集市这一天才有,其他时候没这么新鲜和便宜。”

  年货是节前集市交易热点

  过年少不了大鱼大肉,当然也少不了最普通的水果蔬菜、炒货糖果,年货生意,是春节前集市里的大热点。

  芝麻糖、烤米糖、花生糖,是台州春节的传统零食。

  每到农历11月-12月,临海人谢小昌夫妻俩就开着货车,载着一口大铁锅和材料在临海到处赶集。到点了,就现场支起大铁锅,倒入香浓的糖汁和松脆的炒米……等到糖汁与炒米融合,香喷喷的炒米糖出锅了,味道和种类也多种多样,有甜的、微甜的;有传统烤糖、黑米烤糖、小米烤糖……光顾的客人一拨接一拨,挑上一两种,每样都称上一两斤。记者等上许久,才能见缝插针地聊上几句。

  今年50岁的谢小昌告诉记者,自己学这门手艺已经有25年了,但平时夫妻俩都在外面打工,唯有过年这两个月回家做烤糖生意。“过年吃烤米糖是台州乡俗,生意好做,两个月能赚2万左右。”

  春节假期,出来练摊的还有不少年轻人。他们开着小货车,或面包车,或私家小汽车,车后座和后备箱里会摆水果、鞋袜、衣衫、背包或手工艺品……

  “85后”无锡青年居磊从事的是快递行业。春节放假之后,不爱宅家的他,就和朋友一起开着小货车出来练摊,摆摊卖水果。“就是觉得好玩,在家休息挺无聊的,出来赶集人多热闹,看着心情也好。”还是新手的他,不太会吆喝,客人上门就报个价。

  “我们赚的也是薄利,砂糖橘进价7块一斤卖8块,赚钱的时候有,亏钱的时候也有。卖相差的水果,晚上拿回家当晚饭,算是减肥餐。”集市摆摊对于居磊来说,更像是一种生活体验活动。

  赶集专业户集市轮流转

  在乡村集市上,除了自产自销的农户,还有很多以赶集为生的职业赶集户,他们常年赶乡村的大集,以自己的生活圈为核心,周边大大小小几十个农村集市中,都会有他们的身影。

  东塍镇吴三兴摆摊已经有十多年了。一年到头,他都在赶集做生意,卖的是中老年人服装。

  现在他根据临海市各乡镇集市日的不同,在东塍、大田等5个地方租下固定的集市摊位,每天轮流不会落空。

  吴三兴坦言,现在摆摊没有以前好赚钱,摊位费上涨,消费群体减少。“早几年,一年能赚七八万元,现在只有两三万元。以前摊位费是按天收, 一天也就四五元,现在摊位费是一次性上交,不管你是不是每次都来,算下来每天成本要四五十元。”

  安徽青年江颖以摆摊为职业也有5-6年时间了,卖的都是挂钩、打火机等日常小玩意,或者小鸡发卡、指尖陀螺等小玩具,流行什么就卖什么,都是从厂家直接拿货。

  在他心中,也有一张临海的乡镇集市时间表,哪天哪个乡镇有集市,他就开着电动三轮车去赶集。

  “如果哪里有大型庙会,我也会跟着大家包车去外地赶庙会,分摊一下油钱。”他说。

  对于赶集生意,拼的就是便宜,比店铺便宜,比网上便宜。“网上卖20元的,我这里卖10元,网上卖10元的,我卖5元。”江颖说,摆摊做的是微利生意,看人气也看天气。

  当然,赶集人最怕遇到的是下雨天。一旦遇到下雨天,顾客少了生意就没有。

标签: 集市;东塍镇;菜场;生意;农历;年货;炒米;台州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