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一株茶树带来的乡村经济裂变
2018年04月13日 09:39:50 来源: 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陈伟华

黄瑞兵在生产车间内加工制作茶叶。

  中国台州网4月13日讯 鳞次栉比的民房,干净整洁的村道;远处山明水秀,层林尽染,近处树木青葱碧绿,充满生机……4月3日,在温岭市大溪镇,海拔520多米的滥田湖山上,记者遇见了台州市方山云雾茶业有限公司掌门人黄瑞兵。

  四代人种茶,痴心不改情一片

  披着雨雾行走,在滥田湖村,呈现在眼前的是这个村典型的山、林、田、溪、桥共存的村落景观和自然风光,满目森林绿葱葱,到处一片生机盎然的生态景象。方山云雾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园就坐落于村内,占地360亩。

  “沙沙、沙沙、沙沙……”只见山上栽种着一株株茶树,茶叶摇曳在春风里,不断发出响声。一位位采茶姑娘、大嫂腰系小茶篓,灵巧的双手上下掐动,不停地将摘下的朵朵嫩绿新芽放进篓内。当天,山上的采茶女有30人左右,黄瑞兵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她们。

  在一望无际的茶园间,隐约可见农家小院,这就是黄瑞兵的家。其内除开办农家乐外,还专门设有茶文化博物馆。2014年,“方山云雾茶”成为我市唯一获得“浙江老字号”殊荣的茶叶品牌。

  为了传承、弘扬茶文化,黄瑞兵建起茶文化博物馆,向游客展示茶叶的历史及其发展,并经常举行茶艺教学和展示等活动,从多个方面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在馆内,喝的不仅仅是茶,还有文化。

  黄瑞兵介绍,滥田湖村的生态环境极佳,明初时期,就有僧人在方山上栽培茶树,到现在有500多年历史。因茶树处在滥田湖自然生态区海拔520多米的山上,长年云雾缭绕,后人称之为“方山云雾茶”。

  “我家四代都是种茶人,我爸爸是一名茶艺精湛的老茶农,他对茶叶制作有着特殊的情感。我原本在外面做生意,后来阴差阳错进入这个行业。”黄瑞兵说。

  1939年,黄瑞兵的爷爷黄米正在滥田湖村大面积种茶,开发成片条栽茶园并获得成功。1956年,他的姑姑黄文香依托茶园,建起温岭第一家初级制茶厂,并使用机械炒茶,盛极一时,惠及乡里。之后黄家茶园历经浮沉,获得过“温岭茶叶名出方山,方山茶叶因雾而香”的美誉,也曾因为经营维艰一度荒废。

  2006年,黄家第三代传人黄瑞兵,返乡重新打理茶园。他成立了公司,开始走上品牌发展之路。“剑岩牌方山云雾茶”先后获得全国名优农产品(北京)展销会金奖、浙江农业博览会金奖,还被授予“浙江老字号”称号。现在黄瑞兵的儿子,也接过接力棒,参与到这支队伍里。

  “我家四代人在滥田湖村种茶,时间长达半个世纪,发生的故事很多,有些被我整理成资料,收藏在茶文化博物馆里。”黄瑞兵说。

  办起“茶文化周”,带动乡村休闲产业

  “依托方山景区,带动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和村民致富,这是我回老家种茶的初衷。”黄瑞兵说。

  当天是他们采茶的最后一天。为保持茶叶的品质,他们坚持“一年一摘”。

  种植、采摘和制作三个环节,与茶叶的最终品质息息相关。所谓的明前茶,指的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这时候的茶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同时,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所以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

  记者走访时得知,为使乡村振兴战略在滥田湖落地生根,做深做细做透茶文化,带领身边几十户村民共同种茶致富后,黄瑞兵发动村民,兴办温岭市首届“茶文化周”,以采茶节大型文艺活动的形式,从多个方面向游客展示了方山茶文化。

  “茶文化周是发掘、展示茶文化的一种方式。平时,我们还经常开展茶艺教学和展示活动,组织采茶技能大比武。游客参观茶文化博物馆时,通过陈列的文章和物件等,能够了解中国茶的历史及发展历程。”黄瑞兵说。

  在他的带动下,滥田湖周边逐步形成了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以农家乐餐饮服务为延伸,涵盖休闲、娱乐、文化等多方面的新型乡村经济产业模式。


标签: 茶树;茶叶;乡村振兴;乡村经济;茶文化;茶园;茶艺;明前茶 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