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台州 正文
民间藏宝人的喜与忧
2018年06月14日 14:47:47 来源: 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记者 陈伟华

  台州府城刺绣博物馆展厅一角。

  廖春妹收藏的清孔雀三品文官补服(上)和民国红缎地彩绣加官晋爵枕顶(下)。

  永宁书画博物馆建筑面积不大,仅500平方米。对于馆长金也来说,收藏古书画,是他沉甸甸的使命。

  据市文物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台州现有博物馆38个,其中民营博物馆28个。民营博物馆逐渐成为台州展示文化遗存、传递民族记忆之地。

  记忆,因收藏而鲜活

  在临海市天宁路、巾山山麓,有一座“刺绣博物馆”,馆主叫廖春妹,专注收藏已有32个年头。

  6月12日,记者走进这座博物馆。馆内常设展厅1个,1690平方米;临时展厅4个,800平方米。除了摆放在常设展厅的322件固定藏品外,还有一些在临时展厅频繁更换的展品。

  廖春妹的收藏生涯,从1986年开始。一天,自小喜欢刺绣的她,到临海杜桥老街买线。闲逛之中,她看到一位老太太放在谷箩里的绣花肚兜,这肚兜针法匀称紧实,显得精致靓丽。

  廖春妹赶紧上前问老太太卖不卖肚兜,多少价钿,老太太回答“5块钱”。廖春妹听后,连价格都没还,就把5元钱递给她。老太太特别开心,对廖春妹说:“如果你要的话,我家里还有,下次集市带来卖给你。”从此廖春妹走上收藏之路,并且一发不可收。她还梦想着未来建自己的博物馆,让台州刺绣成为台州一张颇具含金量的文化名片。

  在收藏的同时,她还将数千件民间刺绣作品进行分类整理,编著了《中国民间刺绣——肚兜篇》。该书出版后,被国家博物馆、清华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图书馆等收藏。

  2015年11月20日,廖春妹创办的第二家博物馆——台州府城刺绣博物馆开馆,建筑面积达3500平方米。该馆免费对外开放,通过不同的功能区块,成为民间刺绣文化文化对外展示和交流的一个窗口。

  “廖春妹的收藏,从探访台州民间刺绣艺人,到遍访江南、京津、闽粤、川渝、湘楚及中原地区的各大名绣,更是把视野扩大到广西、云南、贵州等少数民族的特色刺绣领域。”浙江省文化厅原副厅长连晓鸣评价说,“其藏品不仅有皇家和官宦人家的,还有草根和民间的,更有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其绣品之丰,门类之全,地域之广,涉及民族之众,在浙江至今首屈一指。”

  而早在2013年,廖春妹就在椒江区前所椒北大街建起了首家刺绣博物馆,虽然没有第二家规模大,但当地人争先恐后来参观,试图找回旧时台州刺绣的回忆。也有很多外地人慕名而来,甚至有人组团前来。

  这两个博物馆,馆藏总数达到9000多件,藏品跨越明、清、民国,涵盖四大名绣及全国各地其他绣种,涉及衣饰、肚兜、荷包和枕顶以及婚庆服饰等类目。

  资金是建馆的“拦路虎”

  有一种博物馆,没有人山人海的参观者,没有戒备森严的安保,其内可能只是一座宅院或一间屋子,但其中的藏品或许价值连城。拥有者不是某个公立机构,而是某个人——这种属于个人的藏宝库,就是“民营博物馆”。

  博物馆是公益性事业,收藏者的藏品一旦作为博物馆的展品,就不得买卖。开办民营博物馆,全凭收藏者的一片痴心。

  “我们原来只维护一座博物馆,觉得没多大问题。现在运营两座博物馆后,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大。一年所耗费用高达近百万元,全靠台州市绣都服饰有限公司的运营来补亏。下阶段,我们将尝试探索‘以馆带产、以产护馆’的发展路径。”台州府城刺绣博物馆负责人陈培伟说。

  记忆,同样也是永宁书画博物馆最想留存的东西。对于馆长金也来说,收藏古书画,成了他沉甸甸的使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一不小心,许多精品书画就会消逝在历史的尘埃里。虽然他的博物馆建筑面积不大,仅500平方米,当下因资金紧缺,无力再扩建或添置新设备,但他喜欢泡在自己的博物馆里,时常更新古今书画、收藏动态和画家介绍等。书画博物馆,成为他心灵休憩的港湾。

  宁静悠远的佛像、气韵生动的陶瓷、积淀丰厚的铜器……浙江启明艺术博物馆,地处三门县新城区,是一栋占地15亩的四层青砖仿古建筑。它由周星伟投资9200万元建造,2013年底对外开放,总建筑面积1.1482万平方米,分为佛像厅、陶瓷厅、青铜器厅、金银器厅、杂项厅和珍宝厅。

  忆及建馆经历,周星伟口气中略带激动,又有一丝酸楚。

  周星伟创建“启明博物馆”的想法始于30多年前。1980年,他在亭旁供销社收购站从事废品收购工作。一次在收购过程中,他发现了一把精致的剑柄,剑柄一面刻有“蒋中正赠”字样。颇有眼力的他经过查询、比对,初步判定这是民国时期蒋介石赠给黄埔学生和得力部将以及有功人员的随身短剑,又名“中正剑”。后经专家鉴定,这柄“中正剑”确属抗战时期文物。此后,周星伟开始接触收藏。

  1992年年底,时任三门县文化局副局长的周星伟,果断地作出决定:辞职经商。放弃“铁饭碗”,成为“淘宝客”,这在当时令好多人难以理解。

  在下海的20多年里,周星伟一直痴迷收藏老物件,走遍中原、西北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搜寻、收藏各式文物。随着相关知识和人脉的积累,加之独到的眼光,他收集的文物越来越多,数量达到数千件,这为“启明”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建博物馆是很“烧钱”的,周星伟开始四处筹款。三门县政府在新城区划出15亩地支持他。但好景不长,运营博物馆的高昂成本,很快就将他的喜悦一扫而空。

  全体工作人员的薪酬要90万元,加上日常维护、巡展等开支,一年下来运行经费需要200万元左右。这让周星伟心生焦虑。

  与周星伟经历相似的还有临海国华珠算博物馆掌门人雷国华。“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情,不要去麻烦别人。”事隔多年,每当回忆起父亲临终前的这句嘱托,雷国华还是禁不住热泪盈眶。收藏宝贝,需要钱;聘请员工,需要钱;安保服务,需要钱;博物馆运营,同样需要钱。办馆之路,个中甘苦,冷暖自知。

  即便如此,这些藏宝人都没有放弃。或许,在他们心中,藏品就是他们的爱人,而保存藏品的宅院就是值得守候一生的家园。

  以馆带产,以产护馆

  台州民营博物馆以“文化惠民”为理念,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着眼“教育是博物馆的第一要义”“青少年是主要受众群体”等视域,围绕宣传、展览、讲解、教育和志愿者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让逛博物馆不知不觉成为市民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尤其是近年来,我市民营博物馆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各地民营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然而,一些民营博物馆在发展中遭遇了生存困境。市文物处处长任志强称,这种现象在全国不少地方都存在。

  对此,台州府城民俗博物馆的黄大树有很多想法。他推出了“婚庆节”等传统民俗节庆活动,使博物馆具备“造血”功能。

  “博物馆的运营,我们坚持走公益性路线,但是通过一些文创产品的开发与销售,获取博物馆自身的收支平衡。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将民营博物馆打造成一个高品质的旅游景点。”黄大树说。

  而周星伟也给“启明”开出了“以馆养馆”的良方:“我们在博物馆建筑底层引进文化娱乐项目,通过营利手段,来解决博物馆的生存问题。”

  对于“启明”未来的发展,周星伟早有打算。“作为公益性非盈利民办博物馆,政府的支持必不可少,但还得自己有‘造血’功能。”他表示,“启明”将结合自身的特长拓宽办馆思路,以博物馆为平台,打造“展览+产业”的文化综合体,最终形成收藏交易、融资投资、创意开发和制作发行等多形态的文化产业链。

  为打造良好的办馆环境,我市专门建立了扶持机制,于今年2月2日出台了《台州市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办法(试行)》,明确扶持措施,强化规范管理,建立补助机制,为非国有博物馆提供资金支持,激发民间投资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引导非国有博物馆建设健康发展。

  “文件规定,对民间自筹资金建设并对公众免费开放的非国有博物馆给予一定的建馆补助;个人和民营企业租用国有资产作为馆舍,或利用现存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老旧厂房、仓储用房、历史街区、旧有商业用房、老旧民宅村落等资源,进行功能改造创办设立博物馆,可享受租馆补助。市文广新局将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对符合条件的非国有博物馆进行资金补助。另外,除了拥有办馆所需的藏品外,还需要藏家资金和精力的投入,惟有这样才能建成有特色的博物馆。”任志强介绍。

  如何突破资金短缺困局?如何增加民营博物馆的人气,让民间文物“大白于人间”?该行业有识之士给出答案:“游客既可享受一条龙的商业服务,又能欣赏馆藏展品,这才是民营博物馆最佳的发展模式。”

  “以馆带产、以产护馆”,是我市民营博物馆可以大胆尝试和积极探索的路径。

标签: 博物馆;台州;民营博物馆;刺绣博物馆;展厅;藏品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